那么准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阅读大量的书籍吗?这仅仅是一种方法,但它不是最佳途径。当然,阅读对于演讲是有益的,可是,假如演讲者试图将书中的“成品”思想作为自己所有并迅速地表达出来,那么这里面似乎缺少了什么。也许,听众不能准确地指出这种演讲所缺乏的东西,但演讲者必然不会获得听众的热烈响应。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证明这点:
前不久,我为纽约市银行的高级官员讲授一堂公共演讲课。当然,他们的时间都安排得特别紧,所以他们发现,要想在演讲前做精心的准备,或者按自己构想的那样去准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会从自己的思想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判断,能够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生活阅历去看待事物。因此,在这种习惯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积累着演讲的材料和经验,但他们自己却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常常是一叶障目。
这群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在周五晚上的五点至七点。有一次,我们指定一位在城镇银行工作的男士杰克逊先生做一次发言。当晚他四点三十分就到训练场地。不知道他会为我们带给什么样的演讲呢?走出办公室时,他先在报亭买了一本《福布斯杂志》;接着,在去联邦储备银行培训的地铁上阅读了一篇文章,名为《你仅仅有十年的时间取得成功》。事实上,他的兴趣并不在这篇文章上,但为了找到一个话题应付此次演讲,他不得不这样做。
一个小时之后,杰克逊上台发言了。不言而喻,他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将这篇文章令人信服而饶有兴趣地讲述给大家。
那么,演说的结果或者该说这种注定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显然,杰克逊并没有充分消化和吸收这次演讲的内容,他所做的仅仅是复述原文,所以,在演讲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自己所具备的真正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言谈举止清楚地看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能幻想着让听众为之震撼呢?由于他在演说中不断地提到自己阅读的这篇文章,而且还提到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观点如何如何,使这次的演讲者变成了《福布斯杂志》,而不是他——杰克逊先生。
所以,针对这种情形,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亲爱的杰克逊先生,我们对文章的作者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不在我们身边,而我们也无缘与之探讨。我们所感兴趣的是你本人以及你自己的观点,请说出你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在演讲中,你所要展示的是你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建议你下周重新以这个题目为话题,发表演说。你可以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然后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若同意,你就要用自己的经历加以证明;如果不同意,也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出你反对的理由。但愿这篇文章能够成为你自主演讲的开端。”
杰克逊先生认真吸取了我的这个建议,重新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来,他发现自己真的与这个作者的观点不同。
我想下次演讲,他绝对不会重蹈覆辙,不会像上次那样坐在地铁里敷衍了事。相反,他会努力地丰富自己。最初,他的头脑或许会像孩童一般单纯,但现在,他就像孩子们的身体一样,不断地发育成长。不知不觉中,他对自己的成长感到吃惊。当他看报时,头脑里或许会瞬间闪现某种想法;当他与朋友一起探讨这个演讲主题时,某个事例也会不期而至。在这充满神奇色彩的一周时间里,在他不断地思索下,这个主题得到了深化和提升,其广度也不断地扩展,内容更加丰富、翔实。
没过多久,当杰克逊再一次以这个主题发表演说时,他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矿藏和财富一样,阐发了与作者大相径庭的观点。因而,他的演讲自始自终都不是复述。有时,意见相左可以说是对演讲者的最大激励。
同一个人,两周之内,就同一个主题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演讲,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但这却是正确的准备使然!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从中能够理解到,演讲前准备与否将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效果。
弗兰先生是华盛顿特区公共演讲班的一名学员。一天下午,他要进行一场赞美首都的演讲。演讲前,他只是在未加思考的情况下匆忙地搜集了一点事实材料,而这些材料是从哪来的呢?它们都来源于一家报社发行的压缩本小册子。而这上面的事实听起来都十分干涩、生硬,且没有一点逻辑性。在加上他对这个演讲主题准备不够充分,因此,他很难调动自己的激情。他自己都认为这场演讲没有多少意义可言,整个过程都平淡、乏味。
又过了两个星期,有一件事使弗兰颇为触动:在公共停车场上,他的车被偷了。于是他立刻飞奔到警察局报案,并且许诺破案后必有重谢,但这些都是徒劳无功的。警员们坦诚地说,处理这种案件,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一个星期前,这些人还在街上闲逛,手里拿着粉笔,因为弗兰先生停车超时十五分钟而给了他一张罚单。想到这里,弗兰先生被这些整日繁忙而又无暇抓捕犯罪的“粉笔警察”激怒了。他开始愤愤不平起来,他有话要说,而这些话并不是报社印刷的小册子上的语言,而是从他那活生生的生活经历中流露出来的。这是人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它真正将弗兰先生的感情和信念唤醒了。在对华盛顿溢满赞誉之词的演讲中,虽然弗兰的言语并不怎么顺畅,可现在,他只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对警察的怨言可以喷涌而出,就像处于活跃期的维苏威尔斯火山那样。这样的演讲基本上不会失败,因为它是经历与感悟的完美结合。
演讲前的准备工作
那么,演讲前的准备就意味着将一些完美无瑕的辞藻连缀成篇,然后背诵下来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演讲前的准备就是把偶发的、对你没有大意义的思想汇集起来吗?这自然也是错误的。演讲前的准备工作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结合,是将你的个人思想、观点、信念和冲动结合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拥有这些思想和冲动,有时它们甚至会在你的梦境中蜂拥而至。也正是因为它们,才构建了我们完整的人生。但是,它们就像海岸上沉睡的卵石,总是沉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准备就是一种沉思、回忆,选择一个对你最有吸引力的东西,然后加以润色、加工,使它们浑然一体成为属于你的完美工艺。或许,这听上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事实上它是很简单的。你只需要聚精会神地思索片刻即可做到。
迪瓦特·默德的演讲创造了精神的诗篇,那么他在演讲前是怎样准备的呢?
在我选好一个主题之后,我会把它写在一个大信封的外面。我有很多这类的大信封。在我读书看报时,如果看到了那些对这个演讲主题有意义的东西,我就会将它们塞进这个大信封。同时,我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接受布道时,只要我听到对我有启发的语言,我就会立刻把它记下来,然后塞到相应的信封里。当然,有些材料会在信封里呆很长时间,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不会受到惊动。但当我要做演讲时,我会充分地利用平日里积累下来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也就拥有了充足的材料来论证我的研究成果。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查阅我的演讲资料,只要对它进行一些适当的取舍或补充,它们就将永不过时。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5_75436/c420711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