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革鼎大明 > 第019章 挟寇自重

第019章挟寇自重

        因了孙慎这一出,倒是让张铭的心情不那么紧绷着了。

        这一夜平安无事的过去,并没有流民暴乱或行刺之事。

        毕竟有了过安生日子的盼头,谁还会去找死呢?

        清晨时分,胡松泉就带着七八个人在张铭帐外等候,这些人都是他昨晚连夜邀请的,听说能做书手,几乎人人雀跃,当场应邀。

        否则等开荒时,去种田么?

        张铭和他们简单的说了几句,大意无外乎流民造册之事多么重要,大伙儿要听从胡书办指派云云。

        这下就等于把胡松泉抬了起来。

        做为首先响应投降的胡松泉,能够获得这样的待遇,其意义自不待言。

        这些人里多半是童生,也有如胡松泉一般的秀才,识文断字是完全没问题的。

        给流民登记造册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难事。

        胡松泉一早就来求见,除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之外,还是来讨要纸张笔墨等物的。

        张铭满口答应下来,而且当成头等紧要之事,让他和丁春山一同进城采买。

        所动用的,自然是士绅们捐助的银两。

        处理完此事,张铭便带着孙慎、徐长贵二人去县衙,留高敏等人在营中。

        李县丞得知张铭前来,忙迎至二堂,他是本县人士,对张铭在此次保卫县城之战中的作用,更是心知肚明,因此对张铭颇为亲热。

        最重要的,还是城外流民尚在,一日不去,他便一日睡不好觉。

        张铭今天来县衙,有好几件事要办。

        因此方一落座,便对李县丞道:

        “昨日渠帅赛青龙毙命之后,犹有流寇猛攻城头,我等与之激战酣斗,从库中领取的鸟铳等火器,皆损毁不堪使用,便是连火药铅子也所剩无几。”

        李县丞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虽然有些为难,但犹豫片刻后,还是点头应道:

        “这也在所难免。”

        其实哪里有什么领取手续?当时乱哄哄的,高敏等人说个“搬”字,谁敢不从?

        但如今既然张百户给个说法,那他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最关键的,便是对上头有个交代罢了。

        至于上头信不信,那便不关他这个县丞的事儿了。

        说到底,他也只是暂时署理,用不了多久,朝廷还会派个知县来。

        那么自己何必要找不痛快呢?

        张铭见状笑了笑,接着说道:

        “某年轻识浅,对于朝廷如何安抚流民的规矩,所知甚少,但我想无论如何,总是要有所表示的吧?否则怎能体现朝廷爱惜百姓之意?”

        李县丞一听,就又明白了,他和旁边的王主簿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神里,读懂了一个意思。

        得,这位又是来捞好处的。

        在县丞看来,张铭绝不是出于什么好心,才会去领着苦差事。

        筑堡戍守也还罢了。

        开荒是那么好开的吗?

        何况是领着那么多流寇。

        县丞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做思忖状,片刻后方道:

        “按例,是要免除三年税收,还提供种子、农具、耕牛等物,但具体而言,还须上报有司,听候定夺。”

        “实话说,本人是极佩服百户的,但官场故事,自有分例,本人也做不得主呀。”

        他这便是踢皮球了。

        不是他不想给,而是他不想担这个责任,何况这其中又没有自己的好处,哪里肯轻易应承?

        张铭听他口口声声“故事”“分例”,便明白县丞是想雁过拔毛,当下冷哼一声,面色不快的道:

        “且不说事急从权,便是按照朝廷惯例,也当开仓救济,以免流民反复,否则事端一起,到底是我管束不力,还是旁的原因呢?”

        面对张铭这咄咄逼人的话语,县丞避无可避,旁边王主簿忙道:

        “士绅富户,不是已经捐助了许多粮食银子了吗?”

        张铭冷笑道:

        “所以两位是不打算管了?那好,某告辞了!”

        说罢,起身作势要走。

        李县丞心中懊悔,忙拉住张铭道:

        “张百户,何必如此性急?凡事慢慢商量,总会有办法的。”

        他还真不敢得罪张铭。

        虽然心里面给张铭扣了顶“挟寇自重”的帽子,可这会儿该服软还得服软。

        油水好处什么的,便不指望了。

        接下来便是讨价还价阶段。

        待好不容易达成一致,张铭这才笑道:

        “如此,我便代流民谢过两位了。”

        李县丞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道:

        “不敢当,不敢当!”

        王主簿见状只得打起精神道:

        “还请百户早日选定开荒之地,否则流民聚集城外,城内百姓不安,许多人更是不敢返回乡中。”

        张铭点头道:

        “这是自然,只要方才所说的物资齐备,我立即就带他们离开。”

        公事办妥,接下来便要去城南陈宅办私事了。

        到了陈家后,孙慎愈发神色紧张,看得张铭暗自好笑。

        同来的徐长贵不明所以,但总觉得两人怪怪的。

        因昨晚自己闹过笑话,所以张铭在见到陈宗楷之后,便直言不讳的道出此行的目的。

        陈宗楷有些讶然。

        不过见张铭郑重其事,陈宗楷便也认真起来。

        张铭还提出,须娟儿姑娘自己答应才行,让陈宗楷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也没有因此多说什么,唤来管家去后院询问。

        不多时,陈管家笑吟吟的回来禀报,说娟儿不肯明言,直说老爷做主便是。

        这就是愿意了。

        于是这件事便这么定了。

        因娟儿是家生子,并无身契,只等定个好日子,来顶花轿抬走便是。

        孙慎全程只是傻笑。

        “铭哥儿可曾看过本县地理图册?对筑堡屯垦之地,有什么想法么?”

        陈宗楷对此事颇为上心,看着张铭认真问道。

        张铭心里已经有合适的地方了,闻言便说道:

        “前者送女公子归家途中,经过一个荒废的村子,村子周围的田地都已抛荒,我想那里应该比较合适。”

        陈宗楷依稀也记得有这么个地方,低头回忆了一下,对张铭问道:

        “可是距陈家湾十几里外的沿江村?”

        张铭恍然道:

        “原来那村子叫沿江村吗?”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8_78449/c331863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