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流年里,沉淀风情
倾城仙姿颜如玉
——《卫风·硕人》
西施浣纱,鱼儿惊其艳丽,跌落池底。
昭君抚琴,飞燕感于曲调幽怨,掉落在地。
貂蝉拜月,顿时明月无光,彩云遮月,仿若不忍露面似的。
玉环赏花,轻抚花瓣,哭诉身世,岂料花朵收敛美艳,枝叶垂下。
后人有言这四人的美貌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凡论起古代美女,总是要以她们四人马首是瞻。然而在那悠悠的上古和风之中,还有一位女子,风翩跹其裙角,水拂过其脚背,她的美犹如雕琢的玉石,剔透玲珑,记录于文字中。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中所赞女子便是庄姜,虽然这首《卫风·硕人》并没有具体的提到庄姜的容貌身段,对她的描述宽泛笼统的犹如河面上氤氲升腾而起的雾气,在诗歌的一开始,这位女子便拥有如同女神一般完美修长的身躯,身着锦衣的嫁去了他乡。
庄姜和太子一奶同胞,是邢候的小姨妹,也是谭公的小姨子,这样尊贵的身份,庄姜自然是养尊处优,所以她双手白嫩,皮肤细滑也是情理之中,少了民家女子的劳作和辛苦,庄姜自然懂得修饰自己,如何保持令男人一见倾心的容颜。
庄姜的出嫁是隆重的,她的马车停在城郊,她的马匹雄壮有力,不但如此,随性人员也是英武高大,所带嫁妆同样华美奢侈,那稠密的芦苇挺拔而坚固,那奔腾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这等的美人,怎么能让她多等待,君主应当及早下朝,前来迎接。
这些灵气十足的诗句像一朵朵永不凋谢的百合,穿越几千年依然静静绽放,散发着弥人清甜的清香。庄姜的“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还有谁的美能比得上?有人说有曹植的《洛神赋》中的甄洛,可读起来怎么都觉得那是庄姜的影子,如此一来,可以说庄姜确立了千古标准美女,她也配得上这个称号。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就是美人的意思。它的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由此可以想见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喜欢一种健康美——高大丰满、皮肤白皙作为评析美人的标准。
而与此同时代,古希腊当时流下来的女神雕像,无一不是高大丰腴,有着修长的双腿。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早先时候,都是这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比较吃香。究其原因,应该是那时候人们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人类寿命短,高大健硕代表着健康长寿,所以,成为人们的追求,也成为美的基本标准。
至于“白为美”的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承认、追求,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就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李敖在阐述女孩子美的五个字中就有一个“白”字。可见,“白”是中国一贯千年的审美观。作为齐国的公主,《硕人》中说了庄姜美的符合高大丰满、皮肤白皙这些,出身贵族、吃喝好,自然发育成长为高大,她不用去室外劳动,从来不经风吹日晒,自然白皙。如此说来,这在当时也是一种贵族的美。
贵族一般喜欢选择门当户对的婚姻,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过得好,过得幸福。中国自古都有这一风俗,至今还被流行着。作为齐国的统治者,庄姜的父亲齐侯公就给她找了门好亲事,嫁给卫国的卫庄公,依然是荣华富贵的生活。
娇贵的身份决定出嫁的排场,一国之君的爱女出嫁,肯定是一国最高规格的排场,《硕人》中的豪华场景就出现了,四匹雄健的宝马拉着装饰高级的车子驶往朝堂,连马嚼上都系着挂金的红绸,到处喜气洋洋,一路敲锣打鼓,陪同的女侍男傧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帅哥美女,汇聚成一条庞大的送亲长龙……
庄姜不但出身高贵,还很有着惊人的才华,这在先秦时候是难得的,也是少数以诗歌留名的女子之一。著有《燕燕》、《终风》、《柏舟》、《绿衣》、《日月》等,被收录到《诗经》之中。美女与才女说起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别却是很远,而她却同时拥有了。
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名,历来有才有貌的女子后半辈子的生活过得都并不好,几分落籍几多忧愁。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就是代表,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带着夫君赵诚明的记忆与遗物颠沛流离,没有归宿。
有人说上天是公平的,在给一个人幸福的同时也给了不幸福,尤其是对才色双全的女子。庄姜也没有摆脱这个怪圈。嫁到卫国之后就因为不能生孩子被卫庄公冷落,撇下她一个人在冷宫之中不管不问,和当时迎娶时的风光判若两日。当时的豪华阵容只能博得更多人的羡慕,哪会想到这场奢华的婚礼之后就是无比凄凉的命运。
虽依然高贵,但生活并不是高贵的身份就有了一切。似乎上天真是给她开得一个玩笑,把所拥有的统统收回。
命运的安排如此,当繁华褪尽之时,庄姜坚强地以写诗来慰藉自己,度过以后的许多岁月。不知这时候她又没有后悔生在贵族家,或者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可以让她再做一次选择,她会不会选择远嫁到卫国?人的命运无法掌控,特别是对古代的女子而言,命运没有选择的余地,时间也不会倒流。她已经走进了历史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命运。
在先秦那时代,女人想要在书里留名是件困难的事情,庄姜以才色双绝走进了《诗经》,成为歌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让后世无数人们研究玩味。每当提起她时候,这个高大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已经带着她的倾城仙姿与悲情故事站在字里行间,站在面前。
情杀“鸿门宴”,一段残缺不全的折子戏
——《齐风·南山》
一般来说,诗歌要是写的是一段历史,就很难说清楚历史的真相,《诗经》中关于姜家姐妹的真相可以从诗歌中窥探一二,但不是全部。我们权且当作舞台好戏来看,热热闹闹,有多少人在这同一个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着爱恨情仇杀故事。
回到历史的现场,齐国僖公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宣姜、文姜,姿容绝代,艳冠天下,是各国诸侯,世子追慕的对象。大女儿宣姜已到适嫁的年龄,齐僖公一番挑选,决定将她嫁给卫国卫灵公的儿子。谁知半道被她的公公卫灵公抢亲了,因为这个儿媳太漂亮了。经过宣姜的事的一闹,再通过口口相传,尚且待字闺中的文姜更是扬名四海,惹得人人瞩目,提亲者众多。
这一次齐僖公让文姜自己选择,最初时候她看中的只有郑国的太子帅哥郑忽,婚期在即,本该是一段天偶佳成的佳话,却没料到成为令当时的霸主父亲齐僖公无法抬头的笑料,并酿成了一件先于项羽“鸿门宴”的宴席杀人事件。
当时齐国正强盛,众多来提亲的诸侯太子们一半是为了文姜的美丽,一半是为了齐国的势力。文姜选中郑忽,这对郑国和郑忽来说都是绝佳之事,郑国人为此还做了一首诗歌称赞此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在《郑风》描述着这位贵公子夸赞意中人的品德容貌。在他眼中,意中人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不管再遇见多美丽的女子,他都永不会忘记意中人的品德和音貌。
这位贵公子的指代无疑就是郑忽,不过这只是郑国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郑忽不久后就以“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左氏传》)”为由单方面解除了婚约。
齐大非偶?齐国太强大了,不适合自己?是郑忽傻了吗?当然这就是托词,帅哥郑忽,是打探到文姜与她自己的胞兄有染。一个不爱美人的郎君,其实和我们的女主角已经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他打探出来的八卦消息迅速传播。
这应该是事实,一国在另外一国设置密探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说是立国之本了。齐国原本是建立在东夷之地上的国家,从首任国君姜子牙开始,就接受了东夷人的很多习俗,性解放便是其中的一种,齐国人在性方面大胆而直接,从不遮掩。兄妹情却发展成了儿女私情在先秦时期也很正常。
文姜自小自负美貌,怎么也想不到会被男人抛弃。父亲齐僖公为了遮家丑也就匆匆将其嫁给鲁桓公了。
作为父亲,齐僖公对这两个给自己丢脸的女儿又羞又恼。自己堂堂霸主,大女儿被一个老头子骗娶,小女儿又和胞兄搞私情,自己的脸面往哪搁。于是拒绝两个女儿的归省之路。其实也是生怕诸儿、文姜再继前缘。给自己丢人现眼。文姜15年不得归国,请将过去格式化,请将美好另存为。也只得安心做她的国君夫人。她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同与姬季友。鲁桓公十四年,父亲齐僖公归西,胞兄诸儿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襄公。文姜就想以前往齐国贺喜为借口,取得丈夫鲁恒公同意,来到阔别十八年的故乡,看望胞兄。
一直对文姜念念不忘的齐襄公听说她要回来,大喜过望,亲自到郊野三十里外迎接,此时齐襄公满身成熟气息,而文姜三十来岁的丰腴更如盛开的桃花,吸引得齐襄公心荡神驰,差一点在妹夫鲁桓公面前做出失礼的举动。
记忆被风沙吹散在这座看似永远不变的城,一点点的回来,当年那些在一起的画面,彼此相爱缠绵的画面,全都回来。
当晚,两人就迫不及待做他们十八年没有做过的事情。当然,齐襄公找了很多借口,比如说后宫的妃嫔们想与小姑见面等等,丢鲁桓公一个人住在驿馆里,冷衾孤枕,而等他再见到妻子文姜时,受不了她的春风满面,醉眼淫荡,怒从心起,狠狠地掴了她一巴掌,又说了几句狠话,大概就是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兄妹的奸情么?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并吩咐随从即日启程回国,不再做一刻停留。
文姜挨打是轻,但说到回去收拾自己自然大惊,连忙让人给兄长齐襄公说了。齐襄公脑袋一热,顿起杀机,你已归来,我必与你同在。他的借口信手拈来——设宴相送。在别人的地盘上,鲁桓公无奈,值得前来,在这场“鸿门宴”上,鲁桓公被齐国群臣灌得酩酊大醉。自然,宴席一散,齐襄公安排的一个叫彭生的人就对鲁桓公下手了。
一国国君杀死另外一国国君,在当时绝无仅有。齐国对外宣称是鲁桓公饮酒过度暴病。消息传来,鲁国悲痛,明知是被奸夫淫妇所害,但是鲁弱齐强,倘若贸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万般无奈,只好先行扶立太子姬同继位,即为鲁庄公。然后前往齐国迎回桓公的灵柩,并要求追查国君死亡的原因,要求齐国给一个交代。
追查的结果自然是彭生做了替罪羊。自古就是被利用之人出力不落好,出了什么问题屎盆子都会扣在他头上。彭生悔恨有加,临死关头,当着齐襄公、鲁国使者的面大骂襄公兄妹乱伦,害死鲁桓公,并发誓死后将变成厉鬼,向齐襄公索命。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齐都临淄,并继续往外传扬,很快整个天下就知道了。
传扬归传扬,姜氏兄妹好像并不在乎这些,等料理完鲁桓公的丧事之后,文姜仍然住在齐都临淄不回鲁国,而且夫君新丧,也不含泪守丧,依然服饰光鲜,与胞兄齐襄公共享良宵,我们已过了半个青春,那还有那么多沧桑去等到,赶紧拥抱、同车招摇,这些都被当时的诗人记录了下来,比如在《齐风·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yi)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诗中说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齐国的文姜就是从这里出嫁的,既然她已经嫁了,你为什么还想要她回来?既然已经嫁给了鲁君,可为什么还要和别人上床?而且还是明媒正娶的,玩什么会坏到这种地步?《齐风》中的是个斗士采集于齐地的民间歌谣,都是人民的真实反映,《南山》这歌谣就不像《郑风》中《有女同车》中的那些带有赞扬了,就是讽刺淫侯荡妇的大众心声,他们逆天乱伦,自行苟且,实属无耻。
《南山》诗歌似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笑话,带着一点市井民生的野趣味道,先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八卦。多少年来,有关文姜的这一段奇情艳遇,后世文人也是多数的在辞藻间婉转演绎,文人因为多是进入编制内部供职,一旦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就是各种直接露骨批判,就是秩序比爱重要什么的,失去的诗歌原有的味道,都没有这首诗歌天真大方,透露出无惧无畏的清淡气息。
《齐风》还有一首《载驱》也表达着齐国人民对二人的不齿。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簟(dian),方纹竹席;茀(fu),车帘;鞹(kuo),光滑的皮革。用漆上红色的兽皮蒙在车厢前面,是周代诸侯所用的车饰,可以看出他们乘坐着高档次的车。四匹雄壮的黑骏马拉着轻车,装饰豪华,文姜与兄长襄公在车中欢乐,路上的人看不到,二人也以为过路人也看不到他们,只顾在车中寻欢作乐,乘着车四处游玩。殊不知,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讽刺早已经满天飞了。
文姜能坚持住在齐都淄博,就是对那些讽刺的不在乎,她的婚姻则一波三折,引出谋杀国君的事件,引出那样不齿的乱伦秽行,轰动了全天下。甩一甩水袖风生水起,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影款款舞动,《诗经》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她的篇章,毁誉参半,她的荒唐事也足令人深思。
这一出残缺不全的折子戏还在继续。
多少红尘深景,几许丑闻,几多忧恨
——《齐风·猗嗟》
齐襄公杀死鲁桓公,造成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这事还没有完。故事中的人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
正当文姜、齐襄公兄妹两人在齐都临淄如胶似漆缠绵时候,那边鲁庄公吃不消各方非议,派遣使者来接母亲回鲁国去为父亲守寡。于礼法上,文姜新丧夫君,儿子嗣位,理应回国照顾一切,文姜拗不过公理,只得恋恋不舍地登上马车。但是心中实在舍不下胞兄,很有些后世唐代诗人王维送别的意味:“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王维的送别,人家刚走就问你还回来不回来了?文姜还没走就说好了回来的日期。当辘辘的车轮行驶到齐鲁之间的禚地时,文姜就有了新主意,命令停车不进,对鲁国的大臣说:“这个地不属于齐国也不属于鲁国,正是我的家呀。”
鲁庄公只好派人在禚地建造宫殿,让母亲在此居住。身为人子,也只能如此。齐襄公听说文姜滞留禚地,心领神会,也在禚地附近了一座离宫。两处美轮美奂的宫室遥遥相对,此后,姜诸儿频频“行猎”,目的地当然都是禚地了。史书上记载的次数很多,他们的相欢一次比一次光明正大,《左传》在记载这些时候毫不客气地批了一句:“奸也”。
虽然二人频繁相会,但齐襄公后宫没有正妻,为了中和与妹妹的风流韵事带来的非议问题,他决定向周王室请婚,求娶当时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室尽管败萎,但是规则还是有很多要坚持的,礼制上规定,王室的婚嫁要有同姓公侯来主持的。四处搜寻,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同为姬姓的鲁庄公头上。
鲁庄公会为他主持么?他的身份很是特殊:齐襄公是自己的舅舅,也是母亲的奸夫,同时还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这使得自己在婚礼上很是尴尬,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但母亲坚持让他主持,鲁庄公一时成为诸侯之间的笑料。
笑就笑呗!自古文人乱史外加意淫,你们哪知道政治家的手腕和思想。我能够这样做当然是有过站在国君高度上的考虑的。此后不久,鲁庄公得到了好处。就是齐襄公邀请他一起去讨伐卫国,也就出兵了,打赢之后,齐襄公把战利品全部送给了鲁庄公。这是拉拢措施,鲁庄公年少不知,顿时觉得舅舅待自己这么好,就把杀父之仇、母亲通奸给自己带来的困惑全抛到了脑后。
对此,鲁国人还没有说什么,齐国人就对他们的国甥看不过去了,做了首民歌《齐风·猗嗟》来讽刺鲁庄公。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文开篇就毫不掩饰地赞叹起来:生来就美貌啊!身材高挑又修长,额角宽阔又有型,美目张开向人瞟,那舞步真是妙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仅几句话,便把一个射猎高手给描摹得让人爱慕顿生、想入非非、无限向往。好一个艺高貌美的年轻君主,齐人感叹地说:“真不愧是我的外甥啊!”
全是对鲁庄公的赞美。
齐国人的称赞颇可以玩味的。几乎全世界都知道鲁庄公母亲与舅舅的那点奸情,父亲在齐国被谋杀。父亲死后,他年少即位,没有报仇,也没有能阻止奸夫淫妇的继续交往。鲁庄公还跑去为奸夫主持婚礼,惹人嘲笑。读读诗中的话就知道是嘲讽,鲁庄公虽然英俊还威仪有加,并且擅长射箭,却不能端正家庭,反而和杀父仇人相善。那里谈得上治国安邦!对于这样一个国君,齐人还要赞美他?难怪《毛诗序》说《猗嗟》是以美为刺了。《毛诗序》拘于时代有时候是乱盖了一些,但在这一点上,说的还是不错的。
《诗经》中还有一首《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车子归止,其徒如水。
笱,读gou,竹制的鱼篓;敝笱,破鱼网,这里比喻文姜。全诗说鲁庄公母亲文姜回娘家的情景,翻译一下就是,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鲲鱼心不惊。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鲢鱼心不虚。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雨。破篓拦在鱼梁上,鱼儿来往不惴惴。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水。诗中的“如云”、“如雨”、“如水”,写她的风光无限,讽刺着儿子鲁庄公的软弱无能,那么母亲文姜,是何等的欢乐了。
就这样齐襄公与文姜又疯狂爱了几年,两人经常四处游玩嬉戏,有时候常年不归,国政自然好不到哪去。而危机就必然在潜伏中激化。大夫鲍叔牙跟随公子姜小白出奔到莒国去了,管仲也跟着公子姜纠跑到鲁国去了。
不久,齐襄公被大夫连称和管至父所杀,立公子姜无智为国君。其实两个人杀他也不是因为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起因于两人奉命驻守在国土边疆,两人被派出去时候问了下外出戍守多久,齐襄公当时正吃西瓜,随口说了明年瓜熟时候吧。
到了第二年瓜熟时期,齐襄公正与文姜在外游玩没有回来,也根本忘了戍边将士的换防约定。恰好这个时候齐国边境有不少动乱势力。连称与管至父两位大夫想着该换防了怎么不换?要是出了问题是自己的还是下一届守将的?为了不担当这个责任,就私自回齐都淄博了。
但是私自撤防这种军国大事,可不是说撤防就撤防的,要是齐襄公追究下来,肯定是自己的罪过,可是现在已经回来了,齐国大环境也是人心离心离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漫游归来身心俱疲的齐襄公杀掉。齐襄公整天与文姜欢乐,哪有还手之力,于是被杀死。文姜有没有伤心史书中没记载,不知道,郎晓妾的意,妾懂郎的好。只是后来,是啊,关于爱情的事几乎都是提不得后来。
齐襄公死后的历史就很明了,鲍叔牙拥戴的公子姜小白与管仲拥戴的公子姜纠,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小白获胜,他没有记仇,反而任用仇人管仲为相,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诞生。
而这时的鲁庄公自然还是鲁庄公,年长了不少,不过政绩上并没有什么建树,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文姜在禚地待不下去了,自然回到鲁国,之后也一改往昔,成为儿子鲁庄公的助手,一心一意地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由于她手腕灵活,心思细密,帮助儿子处理了不少国家事务,在她之前不曾涉足的领域,声名鹊起,最值得一说的是还在长勺挫败了齐桓公的进攻!大千世界,许多不切实际或者实际的事发生了,又消失了,这都是常态。
春秋战国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里,姜家姐妹上演了一出出爱恨情仇杀故事,其实也是最好看的,摒除掉一开始知道带来的讶异,我们也许会一点点的来认同,这个世界这么大,很多感情,真的只能是冷暖自知。
脱下凤冠霞衣,将油彩擦去,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国雄大无比,几乎所有的人都忙着歌颂齐桓公的霸业去了,齐襄公与文姜的那些风流往事、鲁庄公的那些丢人现眼之事,渐渐地被历史遗忘,只是长存在《诗经》中被后人翻过来覆过去的研读,真真假假,自己睁大眼睛辨认。
谁说女子不如男
——《鄘风·载驰》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是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歌《卫风·竹竿》。她曾有个美好的少女时代,淇水边垂钓荡舟,城郊外骑马射箭,在她嫁到许国不止一次地怀念,就写下了这些曾经时光。
大概在许夫人的心目中,这些往昔故事都是甜蜜的回忆,她的少女时期,在淇水河边用长长的钓竿垂钓,那汩汩的泉水和欢快流淌的淇水都是她的伙伴,只是女大当婚,在许夫人成为一名明眸皓齿的姑娘时,也必须身佩环佩,做着小舟顺流而下,飘向那遥远的地方嫁为人妇,纵使再思念家人,遥远的路程也是无法令其归家。只能独在异乡为异客,黯然品尝孤独的滋味。
用那些点点滴滴美好的往事,来抚慰内心的忧伤。不愧为第一女诗人,不过她让后人记住的不是因为这些诗歌,而是她的爱国事迹。
许穆夫人是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小女儿,就是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那时候,诸侯林立的趋势已经呈现,而卫国只是一个中等的国家,必然有着亡国的危机,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耳濡目染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同时为国家的安危而担忧。
渐渐长大,许穆夫人继承母亲宣姜的基因,长得貌美多姿,也就有许多诸侯国前来说媒求婚。当时的情况是诸侯国之间的通婚联姻只是一种政治行为——亲善和结盟。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父亲决定把她嫁给许国的国君。
可是许穆夫人有自己的想法,《列女传·仁智篇》这样着记载许穆夫人生活给父亲的话:“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言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意思就是说,齐国是一个大国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
许穆夫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生活,她要嫁到齐国去,只是考虑到卫国的安危。但是卫懿公可能是对齐国有成见吧,坚持将她嫁到许国,成为许国许穆公的夫人,后世也就称她为许穆夫人。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当国王实在不及格,和宋朝的宋徽宗一样,王位做的实在不怎么样。卫懿公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鹤,历史上就流传有“卫懿公好鹤而亡国”的俗语。他也的确是应该养鹤而使得国家遭受祸害,天天和鹤待在一起,还给他们分封官职,完全不顾国家的军政大事。
卫国的大臣想起他父亲朔的恶行,对他也是十分的不服气。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日下。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看有机可乘,就在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这才慌了,调迁军队,征调民众,可是军民早已经和他离心离德了,狄兵攻入,卫国灭亡。卫懿公也死于乱军之中,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
许穆夫人闻讯噩耗,之后恨不能马上回到卫国救援,她去请求丈夫许穆公去帮帮忙,但是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一兵一卒,许穆夫人没有办法,只得携带自己随嫁过来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想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那之后就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官员和刚被拥立的自己的另一位哥哥戴公相见,紧接着就商议复国的计策。招来百姓整军习武,还建议向强大的齐国求救,帮助卫国。
但是随后赶来的众多许国大臣对许穆夫人颇有微词,不是抱怨她考虑不慎,就是嘲笑她徒劳无益。许穆夫人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当下怒不可遏,她胸中燃烧着火一样的焦灼,夹杂着火一样的愤怒。就写了一首后来闻名于世的《鄘风·载驰》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同时训斥这些无益的大臣: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仅;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祝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凡凡其麦。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新思,不如我所之。
可是看出,许穆夫人对他们说,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回到卫国是不对的,也不能让我改变初衷;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你们考虑上千百回的计策,也不如我回一次家乡有用。她的这种临危不惧令那一帮男人汗颜。
紧接着她用自己的慧智仁心去换齐桓公的浩浩肝胆。许穆夫人请来了齐国的帮助,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助战,一举打退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收复了失地。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以后又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的奔走号召有关。许穆夫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得以流传。《诗经》中能读到的有三篇是她是作品,除了《竹竿》、《载驰》外,还有一首收入《邶风》的《泉水》。《泉水》是写她的思乡,她对家园的依恋。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于,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遐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许穆夫人这位游子的字里行间中,是对卫国的怀念,对故国充满着炙热的感情,令人不忍释手。就好像那汩汩流淌进淇水的泉水,对于家乡的思念,许夫人一天也没有搁浅。
远嫁他乡的女子,只能接着出游的机会来派遣忧伤,就好像竭力救国的许夫人,但求速速到达家乡,才能一解她内心的惆怅。有关许夫人,历史留下不多,除了这三首诗歌外,对于许穆夫人,后人无从得知她更多的事迹,也无法领略她更多的风采。但她的聪明、坚强、美貌、坚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青史留名的第一位才女。
发动中国“特洛伊战争”的女人
——《陈风·株林》
历史上,因女人引起的风波及争议,夏姬不比任何美貌女子“逊色”,杜牧在《杜秋娘诗》中说:“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可见一斑。
也的确,同公元前7世纪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一样,围绕着夏姬这个女人上演了几乎一切:情爱,权力,战争,杀戮,阴谋,背叛,复仇……美女海伦引发的伟大的特洛伊战争是世界历史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而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特洛伊王子拐走了当时希腊王妃海伦,战争的结局也就导致了特洛伊王国的毁灭。
夏姬不但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与国家,还使当时的霸主之国楚国陷入不可挽回的衰落之路,并最终也亡掉了。这得从最初说起。
当时陈国有个大夫叫夏御叔,是陈定公的孙子,是个高级官员,在株林地方有块封地,娶了郑穆公的女儿为妻子,他的妻子因为嫁给了自己就按习俗从了丈夫的姓,改名夏姬。
夏姬是一个美艳绝伦的女人,和先秦之时所有的美丽的女人一样,美貌必然有出轨的举动。她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等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夏南。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夏南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但是看到妻子过于美貌撒娇就没有深究。
十二年后,夏御叔病亡,夏姬也就隐居株林。寡妇门前是非多,而夏姬又是出了名的绝色美人。夏御叔一死,那些平时在暗地里垂涎的男人就冒出来了。没有多久,经常进出株林的夏御叔好友孔宁与仪行父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经过两个人介绍,国君陈灵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夏姬知道漂亮的女人难免被权势男人视为玩物,而夏姬甘心充当这种玩物,并且反过来视权势男人为玩物,表现出了一种完全迥异的女性价值观。不过可耻的丑闻像是熊熊的山火在陈国肆虐蔓延,讽刺的歌谣在民间遍布流传——《陈风·株林》,后来被收编在《诗经》中。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
匪适株林,从夏南兮!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尽管如此,陈灵公和他的大臣们并没有就此收敛住前往株林的脚步。最初时候,陈灵公还不敢声张,总是寻找种种借口偷偷摸摸前来。毕竟,与臣子的寡妻私通对一个国王来说并不是件光彩的事。还有,夏姬的儿子夏南一天天长大懂事起来,可是,日子一久,他与孔宁、仪行父就肆无忌惮,不再遮掩了。同去株林寻欢作乐,他们君臣三人沉迷酒色的淫行成为陈国公开的秘密。因为陈灵公任命夏南承袭了他父亲生前的官职与爵位,执掌兵权,堵住了他的嘴巴和自尊心。面对君臣三人时常在朝堂上拿着夏姬的内衣嬉戏调笑,大臣们敢怒不敢言,选择视而不见。而民间的百姓可就炸开了锅,开始用歌谣嘲讽君主的失威败德,荒废国事。
“他们为什么兴冲冲地赶到株邑城外的郊野?只因为急着去见夏南。他们不是去株邑郊野吗?他们要去找夏南。驾着打车赶起四匹马,停车在株邑的郊外。架起轻车赶着四匹宝马,抵达株邑歇息吃早餐。”百姓们到处传唱,一个个交头接耳说夏姬的这些风流事。这就刺杀了夏南的心,因而心生厌恶,在陈灵公他们又一次来株林时候退入屏后。谁知道他们这次的话挑起了夏南的火气。灵公嘲弄仪行父说:“夏南长得真像你啊!”仪行父也大笑着反唇相讥:“夏南长得更像你啊,主公!”说完厅中三人拍掌大笑。
夏南羞恶之心再也遏制不住,就将夏姬锁于内室,从便门溜出来,吩咐随行军众,把府第团团围住,口中叫道:“快拿淫贼!”接着带领家丁,从大门杀进去,一顿砍杀,灵公当场毙命,亏得孔宁和仪行父从狗洞及时爬出去,不敢回家就逃到楚国去了。二人隐匿了淫乱的实情,只说夏南弑君,是人神共愤的事情,请求楚庄王发兵征讨。有志于天下的楚庄王偏听一面之词,决意讨伐夏南。
夏南和大臣们立太子午为新君,就是陈成公。为了抵挡楚国可能的发兵,去求助于晋国,而当楚国军队开到陈国城下时候,晋国军队还没有到来。陈国的大臣们一向害怕楚国,不敢抵抗,就打开城门,把一切罪名全都推在夏南身上,还带领着楚军前往株林杀掉夏南,捉住夏姬,送到楚庄王跟前,请他处治。
楚庄王一见夏姬颜容妍丽,心也就痒痒地动了心,准备收纳为妃妾。但楚王身边的巫臣发话了:“不能这样。君王召集诸侯是为了讨伐罪恶,现在收纳夏姬,就表明是贪色而战,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满足自己的淫欲,以后您说的话还有谁听呢?”庄王是一位志欲称霸列国的君主,在巫臣的劝说下打消了纳妃的想法。便将这个女人赐给了将军连尹襄。可是不久晋国与楚国开战,连尹襄就战死于沙场,艳福没享多久。连尹襄的儿子黑要没有替父复仇,反而与夏姬私通。这都是夏姬的美貌造成的。
关于夏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到公元前589年时候,雄才大略的楚庄王已经死去,晋国去攻打齐国,齐国被困而向楚国寻求支援。新登基的楚共王派巫臣到齐国援助。让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是,巫臣在这一次久没有再回来,他撇下大队军马不管,竟然趁出国之际携带全部家产,领着寡妇夏姬辗转逃奔到晋国去了。而巫臣的反叛楚共王和公子们根本不关心,反而狂怒的是大家都想得到的女人被他拐走的事实。没有什么比女人更能令男人发狂。他们遂将巫臣滞留楚国的亲族屠杀干净。
巫臣这个智慧高超的人为了一个女人,明目张胆的欺骗国君和同僚,抛弃了自己在楚国已经获得的地位、名声,不惜亡命天涯!还连累害死了全部族人。但是战争复仇远远没有结束,巫臣向晋王提出了著名的驱虎吞狼式战略计划:扶植楚国东部的吴国,由东面牵制楚国。计划一经提出,立刻“走马上任”。巫臣的儿子巫狐庸率领一队人前往吴国,着手训练军队,推广先进军事科技。不久之后,吴国的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入楚都,而伍子胥身后强大的军队正是巫狐庸当年一手训练的。
这都是夏姬的美丽惹的祸。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而男人们始终无怨无悔、连绵不断上阵。而夏姬和巫臣,终老在晋国是他们最后的结局。
《荷马史诗》中,面对海伦之美,贵族院的长老们感叹说为她再打十年仗也是值得的,而中国的士大夫们,对夏姬不可思议的美貌不是赞扬反而是恐怖。西汉文学家刘向在编纂《列女传》事后,这样指责夏姬:“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
他说夏姬的美一定是一种妖术。到了汉代阴阳采补学说盛行的时候,夏姬无疑成为采集男子精气的最佳代表。
紧接着的几本书,如《东周列国志》等将夏姬的所谓妖术大肆渲染,上升都色情的程度,可见东西方对爱、美等观念的差异。
西方将爱与美联系在一起,而东方人将美与恶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历史美女归结为了必定要带来极大的罪恶和灾难,而忽视了女性无法言说的难处……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8_78931/c417912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