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期到今天,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断过酒。逢年过节,亲友聚餐,总少不了喝酒。喝酒,总不能对着酒瓶吹吧?所以需要就用到了酒杯。在古代,酒杯被称作“爵”。爵比现在的酒杯看上去可要高端多了。
爵是最早的酒器,出现于尧舜禹时期,流行于夏、商、周三代。爵的前端有流槽,方便将酒倒入口中,后方有尾,中间为装酒的杯,下面有三足。有的爵上还带有两个圆柱,有的则不带。
爵
商朝早期,爵的流槽通常长而狭窄,扁体平底。中期,流槽逐渐变宽,爵体由扁平变成圆体了。到了晚期,爵体变低变宽,爵柱后移,而平底爵逐渐消失。
西周时期,爵的形体高低不一,但流槽的前端大多高于后端,且三足多为刀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青铜器的高速发展,爵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并且用处越来越广。无论是祭祀鬼神,还是婚丧嫁娶,抑或是宴请宾客,都会用到爵。
事实上,先秦时期人们饮酒并非仅仅用爵,有时候还会使用到角、觚、觯、觥等酒器。
(析父丁青铜觯)
喝酒也要讲礼仪。如果是国君给臣子赐酒,臣子就要离席,向国君拜两次,并行稽首之礼,然后恭恭敬敬地接过酒爵,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定后,不能直接饮下,而需要先祭酒,然后要与国君干杯。自己先喝,自己喝完,国君才喝。待国君喝完之后,才将酒爵交给侍者。如果是臣子侍奉国君喝酒,按照礼仪,喝三杯即止,等喝完第三杯,臣子就可以恭恭敬敬地退去。古人上殿时,通常要脱去鞋子,所以退出时,要跪着取鞋,然后到堂下的隐蔽处穿上。穿右脚时左脚要跪下,穿左脚时右脚要跪下。
其实,爵不仅仅是酒器,同时也是礼器。商周时期是古代礼仪制度的发展巅峰,青铜器不仅是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藏礼于器”,能通过它来“明贵贱,辨等列”,在各种祭祀和宴饮场合,青铜器的区分使用可以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爵作为礼器的证据,记录在《礼记·礼器》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贵族们饮酒可以用铜爵,草根们就随便用什么喝吧。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商代灭亡与酗酒有很大关系,因此周代建立后是不鼓励喝酒的,所以在当时社会,饮酒不是关键,用什么饮才是关键。
这就使爵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爵位的渊源,周代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诸侯国又分为卿、大夫、士等不同爵位,都是对爵的原始含义的重要延伸。在《礼记·中庸》记载“宗庙之礼,序昭穆(被祭者所排的次序)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宗庙祭祀时,要按照受祭者的身份地位来确定贵贱次序,这里的“序爵”,肯定不是比较大家的铜酒杯口径大小,而是比较所享受的级别待遇有什么不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8_78944/c4179150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