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的兵器都铸有铭文,铭文上都刻着纪年、监造者、主造者、制造者、铸造地等字样。不同国家的铭文有所不同,那么,秦国的兵器都铸有哪些铭文呢?
秦国的兵器分为中央铸造和地方铸造两种。根据铸造地的不同,铭文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由中央铸造的兵器,铭文依次为纪年、相邦(大良造)、武器名,或纪年、相邦(大良造)、工,抑或是纪年、相邦(大良造)、工师、工等。
商鞅于秦孝公十年担任大良造,并于秦孝公十三年监造戟,其铭文刻有“十三年,大良造鞅之造戟”。秦孝公十九年,商鞅又监造了殳,其铭文刻有“十九年,大良造庶长鞅之造殳,犛郑”。商鞅曾在秦孝公六年担任左庶长,大良造、庶长,这些均为爵位,犛郑为铸造地。
秦惠文王二年,相邦张仪曾监造戈,其铭文为“王二年相邦义之造西工封”。“义”即张仪,“西”为铸造地,“工封”是指工匠名叫封。
秦昭襄王元年,秦孝公的儿子公子疾被任命为相,由其监造的戈铭文为“元年相邦疾之造,西工师诚,工戌庛”。
第二类,由地方铸造的兵器,铭文依次为纪年、守(郡守)、工师、工等,如秦国的一把铜戈,其铭文为“十二年,上郡守寿造,漆垣工师乘,工更长齿”。上郡的郡守名叫寿,漆垣是铸造地,工师名叫乘,工更名叫长齿。在铜戈的另一面还刻着“洛都”,为传到洛都时加刻的。
为什么要在兵器上刻上相关人员以及铸造地的名字呢?主要是为了确保兵器的质量。兵器铸造好后,要上交监造者相邦或郡守进行验收,质量过关,才能刻上监造者、主造者、制造者的名字。如果经过验收的兵器依然不合格,政府就会根据兵器的铭文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没有质量问题的兵器要上交武库,而武库的职责则是分发兵器。但武库拥有擅自分发兵器的权力吗?其实,武库只有少量分发兵器的权力,如果需要分发大量兵器时则需要诏令。
作为王侯将相,往往会有自己的专用兵器,他们通常会在兵器上刻上专属自己的标志,如越王勾践专用的青铜剑,上面刻着“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个字。
此外,有些大家族也往往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为防止私人武装为非作歹,国家就要求他们在自己的兵器上刻上属于自己家族的标志。一旦犯事,这些家族就要对事情负责。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8_78944/c4179156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