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沟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描述的是川中蜀道艰难如斯.
四川盆地,三国时期古蜀国之所在,四面群山围绕,山势雄伟险峻,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东之江汉平原,南之云贵南疆,西之青藏高原,北之陕西关中,交通极其艰难,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营造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信仰,仙道信仰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川人民风淳朴,敬畏天地,相信天地寰宇间有天帝神灵,深山大泽有精灵鬼怪,无数神仙鬼怪的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
凤凰山,是大巴山山系的支脉,位于川东北重镇-绥定(即现在的达州) 的北面,山势不高,绵延舒缓,因其峰似凤凰而得名,相传它本就是一只凤凰所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山借助凤凰的灵气孕育的山色葱茏,如翠如玉.
山顶有祠,名“凤凰祠”,前殿供奉神鸟青凤,正殿供奉百鸟真人张子常.
后院有一参天大树,名“大沧梧”,四季长青,**人方能合抱,如虬龙般四面散开的巨枝向地面伸出无数根须,粗细不等,无数珍禽异鸟穿梭其间,传说神鸟青凤就居住在里面.此树无人知其年代,老人们说从儿时记事起就是这样,那是每个人童年游戏的乐园.
县志记载,张子常原为凤凰山中砍材的樵夫,家境贫寒,无钱娶妻,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爱鸟,常教真人爱鸟护鸟,真人孝顺,谨尊母命,一日上山砍柴,见一大鸟与大蛇相争,大鸟力竭,其势甚危,遂掷柴刀,击中蛇身,大蛇负疼而逃,真人抱伤鸟回家,母子悉心照料此鸟,痊愈后放归山林.此鸟即灵禽青凤,后幻化人形报恩,与真人结为夫妻,共伺老母,母亲去世后,夫妻二人遂上山结庐修炼,若干年后真人大道得成,与其年的三月初三白日飞升,其时凤凰山百鸟来集,彩霞漫天,金光笼罩,仙乐飘飘,空中有声告绥定城:“张氏有子,字子常,今日修成大道,赐号百鸟真人.”
一时绥定城满城轰动,全城百姓倾城而出,扶老挟幼,拜节真仙飞升遗迹,绵延数里,络绎不绝,以至州府不得不出动官兵维持秩序,以免出现混乱.州府迅速上报朝廷,皇帝龙心大悦,说本朝出现仙人飞升是国家吉祥的象征,对绥定府大加褒奖,下旨免绥定府境内三年赋税,州府主官教化百姓有方,俸禄加倍,建凤凰祠以纪念仙人.
从此,每逢三月三,绥定城内老老少少,上至高官下至黎民,全家出动登临凤凰山瞻仰圣迹,祈祷神仙赐福,此后形成传统,遂成一年一度的登高节.
话说这一年,距离张真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千百年了,现在又是一个朝代的末年,朝廷腐败,贪官盛行,烽烟四起,百姓民心思变,苦不堪言.
其间几度朝代的更替,有如凤凰山上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对于修真者而言,世间的繁华兴盛一如桃花,看似真实,其实虚幻;看似长久,其实短暂,桃花年年红胜火,年年看花人不同,惟有凤凰山青青如旧,如一只不老长生的凤凰,俯瞰着绥定城几度沧桑变化,俯瞰着世间万象变迁.
又是三月三了,凤凰山上桃花红如火,李花白似雪,青草绿如碧,油菜花象一匹匹金色的缎子随处铺满山间,空气中弥漫着万物复苏的气息.天蓝如洗,云白似棉金色的阳光为天地铺洒着和煦的色彩,这副绝美画图是人间任何画家无法绘制的,它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上天对世人的怜悯与恩赐,净化着末世人们的焦虑与烦躁.
难得的好天气,难得的好景致,难得的好心情.
人们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兴致高涨,呼朋唤友,邀兄携弟,全家总动员,齐齐登临凤凰山.一些富裕的人家还雇了滑竿,抬了家中的老人与病人,一起分享这短暂的快乐.一时间,绥定城内家家关门闭户,万人空巷,人满为患,入声鼎沸,谓为奇观.
半山腰,土地庙前,更是热闹,卖水果的,卖凉茶的,卖小吃的,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更有一处耍猴戏的,里外挤的水泄不通.
单说这一处卖凉茶的,摊主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少妇,面容矫好,粗衣布裙,正忙着烧茶,旁边一个浓眉大眼的布衣少年帮忙打着下手,一个七八岁的红衣女孩儿跑来跑去,为客人端茶递水.
这小女孩儿长的甚是可爱,红扑扑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象一只欢快的小鸟在茶桌间飞来飞去,看她穿戴应是穷人家的孩子,可是头上却插了一支金色凤钗,栩栩如生,凤口衔了一颗红色珠子,煞是好看.
几张桌子坐满了人,来了去,去了来.
惟有一个奇怪的客人,青衣长衫,三十来岁,一碗茶喝了半天,就是坐着不走,不象是来登高的,倒象是来专门喝茶看热闹的,听他口语不是本地人,正宗的中原口音.川人好客淳朴,摊主人也不撵他,任由他久坐.
这时,路口噔噔跑来两人,十三四岁,看穿戴应是主仆,气喘吁吁,边跑边喊:“凤儿,凤儿,来晚了,对不起哟.”青衣人闻声看去,眼睛不禁一亮.
红衣女孩儿见是二人,不禁欢喜,拍手叫道:“昊哥哥,怎么现在才来?太阳都爬到竿竿上了!虎儿哥哥早就来了.”
“没的办法啊!”仆人模样的少年急急的说,“少爷昨天又被老爷打了,叫他背书,他不背,还说什么四书五经没有用,结果被老爷打了个半死,关在屋里不准出来,不准他今天上山,我们好不容易才溜出来,路上人太多了人,都被挤扁了!”
众人闻此不禁莞尔一笑.
“呸!敢叫你乱嚼舌头!”小主子被揭了短,甚是气恼,抡起小拳头,朝小厮一阵乱打,小厮故做夸张状,边喊饶命,边往女孩儿边躲.
显见这主仆二人平时嬉闹惯了,混没有上下尊卑之分.
一时间几人闹成一处.
原来着几人均是山下凤凰村的小伙伴.
女孩儿叫凤儿,因她出生时有百鸟来集,丹凤长鸣,故取此名,稍长后其父经商归途中被强盗所害,家境从此败落,遂与母亲靠卖凉茶为生,虽村里人大多善良淳朴,常相扶助,但毕竟孤儿寡母,甚是可怜.
布衣少年叫吴小虎,十三岁,家境殷实,家有一哥一姐,他排行老三,其性朴实.
这主子少年就不简单了,叫张天昊,长的剑眉星目,天庭饱满,鼻梁挺拔,小小年纪就给人英气勃勃的感受,那小厮叫张来福,是他家老管家的孙子,与他同一天出生,他二人既是主仆更是玩伴,感情甚是要好.
这张天昊是村里首富张员外的独子,聪慧异常,私塾里的先生常常被他难倒,后来员外请了许多城里有名的书生秀才来教他,却也是教他不住,此后对儒家学说再不感兴趣,遂对仙道之学心生向往,常常跑去凤凰祠与道士们谈经论道,抱回些丹经道臧之类的道书,结交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当然,经常给骗的七晕八素,他却也乐此不疲.
为此张员外夫妇又惊又喜,又气又怕.
惊喜的是此子聪慧如此,如神童降世,说不定张家今世要出一个状元;气的是他偏偏不学好,正经学问不去好好学,偏要去钻研些黄老之学精怪之术,这世上那有什么神仙啊?我活了六十多岁也没看到半个神仙啊,连个鬼魂也没遇见过也;怕的是儿子如此发展下去要离家出走,寻仙访道,再不,就是给那些江湖骗子拐走.....
夫妻二人每念及与此都要泪湿衣襟.
他二人中年得子,看此子如命根子一般,幼时舍不得动一根手指头,现在也只好用家法伺候,以期儿子能学好.
可是啊,这世间的事情又有几件是遂了芸芸众生的心意?
该来的终究要来,该去的也终究要去.
人各有命,命中注定他们的儿子要走入仙侠与神佛的世界,他们的儿子是不会做一个普通人的.
奈何,奈何...
(本篇完)
------------------------------------------
后记:
我的家乡四川达州有青山一座,名“凤凰山”,有正月初九登高的习俗,原是纪念唐代诗人元稹的,元镇在绥州(即现在的达州)任官时,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其年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回京,绥州百姓扶老挟幼以相送别,登高望远,送元稹背影离去,此后遂形成了正月初九登高的传统,每逢此时,达州城万人空巷,齐登凤凰山,场景谓为壮观.
我写此小说,原是玄幻修真,亦是杜撰出来的莫须有的人物,莫须有的朝代,莫须有的空间,和莫须有的故事情节,之所以点出了我家乡的实名,亦是有一点儿私心,因我家乡一直想办一个国际登高节,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就想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介绍一下.
本章中登高节的场景即是我家乡登高节的实景.
如有家乡父老见此文章,万望口下留情,我文笔有限,文采枯涩,见谅了.
(修改于2006年6月5日星期一晚上20:25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_7615/c29064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