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少年帝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视察

周瑜如释重负地向刘辩汇报:

    “陛下,商会雏形已经搭建完毕。”

    “辛苦你了,公瑾。”刘辩道。

    周瑜顿时精神抖擞地激动起来。

    “为陛下效劳,是公瑾的荣幸。”

    刘辩点点头,看向周瑜。

    “陛下,请您为商会取一个名字。”

    “直接以洛阳为名,洛阳商会怎么样?”

    “好名字――”

    “朕不需要这些马屁。”

    “……”

    刘辩想了想,道:“皇家商人也加入商会中,不过不参与商会的管理。”

    周瑜一开始还有疑惑,皇家商人还需要商会庇护?

    少府背景这么强!

    不过一瞬间,周瑜就明白了,自己终究还是疏忽了。

    “遵旨!”

    刘辩放入皇家商人,就是希望充当耳目。

    同时,也在提醒周瑜,收买一些商会要员,为朝廷做事。

    商会来自各地,商人跟脚不在洛阳。

    怎么可能保证他们一条心?

    其中说不定还有各路诸侯的探子。

    因此,在商会建立之初,就该埋下钉子。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越多越好。这是睿智的表现。

    周瑜还很年轻,比起刘辩来,手段还很稚嫩,忘记了这点很正常。

    “去吧,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遵命!”

    出了大殿,周瑜浑身冷汗!

    他竟然犯了如此致命的错误,若不是陛下提醒,等出了事情,绝对不是他能够扛下的。

    “陛下未雨绸缪,我不如也。”

    周瑜叹息一声,就去弥补过失了。

    转眼便来到了7月,丰收的季节。

    报社成立了几个月,逐渐趋于成熟。

    在郭嘉的的忽悠下,刘辩决定去看一看。

    郭嘉喝着小酒,一路上摇头晃脑,非常高兴。

    自从跟了刘辩,他酒水就没有断过。

    “奉孝啊,你比朕过得还要潇洒啊!”

    如果荀彧在此,一定会谦虚两句,甚至有些惶恐,郭嘉可不会,他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陛下吃肉,臣喝汤。”

    说完,郭嘉又饮了一口。

    “好酒!”

    这种辛辣感,令人回味无穷。

    “奉孝,你知道朕为什么允许你如此喝酒吗?”刘辩淡淡地道。

    这倒是把郭嘉难住了,以他的俸禄,好寻常之酒,能喝很久。

    可是好酒绝对是郭嘉可望而不可即的。

    “请陛下明示!”

    “因为你饮酒有度,有公事,绝不喝醉,浅尝辄止,朕希望你记住这一点。”

    刘辩不反对喝酒,但是喝酒误事就不行。

    “臣遵旨!”

    郭嘉有模有样地作揖,抬起头,又咧开嘴洒脱起来。

    刘辩笑了笑,没有制止。

    二人在前,许褚和典韦带着一干护卫走在后面,立刻引起了报社人员的注意。

    郭嘉将刘辩带到报社“重地”,也就是负责誊抄报纸的地方。

    刘辩一看,就皱起了眉头。

    “陛下,可是有人不认真?指出来,臣罚他几天俸禄!”郭嘉大大咧咧地道。

    其实是在提醒手下人,努力认真誊抄,不要东张西望。

    “非也,奉孝你向来聪明,你猜一猜。”

    “唔――莫非是誊抄的不够工整?”

    刘辩摇了摇头。

    “效率不够高。”

    郭嘉挠挠头,道:“陛下,何为效率?”

    他看过这么多书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

    刘辩哑然失笑,解释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时辰内,誊抄的份数太少了。”

    郭嘉恍然,原来这就是效率。

    “陛下,可是要增加人手?臣这就去安排。”

    哪怕郭嘉再聪明,也难以理解。

    “朕要你想办法,不仅不增加人手,还要减员一半,工作效率还必须提高,你会怎么做?”

    郭嘉顿时傻眼了。

    不仅是他,就连在角落里誊抄报纸的蔡琰也愣住了。

    此时她女扮男装,众人看穿不敢戳穿。因为她是郭嘉带来的。

    郭嘉露出苦笑之色,他只是想做个好人啊!

    嗯,好媒人。

    “回禀陛下,臣无能为力。”郭嘉直接认输,非常干脆,

    刘辩没有因此而恼怒,反而更加欣赏郭嘉率直的性子。

    “在场之人,可有办法?朕有重赏!”

    郭嘉看向众人,一个个抓耳挠腮,不禁有些失望。

    集思广益也不成?

    “可否换一批善于誊抄的读书人?”蔡琰轻声道。

    “不失为一个办法,只不过,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刘辩道,多看了蔡琰一眼。

    后者红着脸,低下了头颅。

    “陛下有办法?”郭嘉突然好奇道。

    “不错,把给事中马钧叫过来。”刘辩命令道。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在此期间,刘辩也誊抄了几张报纸,被郭嘉厚着脸皮收起来。

    刘辩指着他,说什么也不是,干脆什么也不说。

    等到马钧来到,刘辩这才道:“可否制作一些文字排版?”

    刘辩介绍了一番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听得马钧渍渍称奇。

    蔡琰更是双目放光,这个方法一旦成功,无异于一场文化变革!

    如今的书籍被世家所掌控,蔡邕就是著名的藏书家。

    为什么书籍难以流传出去?

    其一,纸张珍贵。

    其二,誊抄速度慢。

    其三,书籍容易损坏等等原因。

    书籍在普通百姓眼里,就是可望而不及的奢侈品。

    如果活字印刷术能够成功,会改变历史!

    “陛下,臣需要攻克两点难关。”马钧突然出声道。

    刘辩挥挥手,示意他说下去。

    “一,改良造纸工艺,制作出适合印刷的纸箱。”

    “二,改良墨水。”

    活字印刷术原理不难,难的是马钧提出的这两点。

    以现在粗糙的纸张,墨水一沾上去,自己就扩散开了,字迹模糊不算什么,就怕完全看不清楚。

    墨水也是重中之重,道理也是一样。

    “朕给你时间,给你金钱,给你人手,需要什么,就跟朕提。”刘辩大方地道。

    印刷术是一定要搞出来的,等到印刷术成熟了,下一步就是推广教育,建立学校,科举取士等等。

    “属下遵命!”

    马钧干劲十足,之前他还沉浸在投石车和弩炮的技术中,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任重而道远啊。”刘辩感叹道。

    郭嘉在一旁,默默不敢说话。

    好好的相亲活动,偏偏被陛下整成了国家大计一般!

    印刷术啊……

    郭嘉内心也热切地期待起来。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1_91231/c2253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