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1章 大明水师

  王家彦和胡心水马不停蹄就去了山东。

  胡心水甚至都没来得及跟胡国柱多说会话。

  胡国柱其实是想跟着去山东的,但是崇祯不让。

  怎么可能让你们胡家父子团聚?短时间内别想了。

  王家彦和胡心水离开十天之后,也就是六月初八,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到了徐州城外的运河码头。

  因为船太多,码头上停不过来,

  就只能暂时横在外面的河面上。

  这支船队由清一色的鸟船组成。

  鸟船,是大明的水师战船之一,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就有大量的鸟船。

  每艘鸟船长约24米,宽约6米,吃水深约1.6米,排水量约为230吨,船上的战斗人员在35人到50人之间。

  船上装有三面风帆,顺风时最高航速可以达到9节。

  船尾装有两支摇橹,海上无风或者在内河航行之时也可以通过摇橹前行,只不过速度就要慢得多。

  船上武器主要是两侧各6门佛朗机炮,总共12门。

  不出意外,这应该就是郑芝龙派来勤王的水师战船。

  果不其然,韩赞周很快就领着一员身披山文甲、头戴凤翅盔的健壮武将来到崇祯跟前。

  见了崇祯,那武将当即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臣福建海防游击郑鸿逵,叩请圣上金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升官了,郑鸿逵也跟着升了官。

  “爱卿快请起。”崇祯上前一步亲手将郑鸿逵扶起来。

  笼络人心也好,政治做秀也罢,反正郑鸿逵的这支水师对于黄淮防线至关重要,如果说夏镇、徐州和邳州是黄淮防线三大支撑点,那么郑鸿逵这支水师就是中间的支撑杆,只有支撑点而没有支撑杆,黄淮防线就无法撑起。

  其中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世界上就没有攻不破的要塞。

  黄淮防线既便是结合了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以及西洋的棱堡技术,致使建奴无法从正面突破,却仍旧可以采取长期围困或侧面迂回的策略。

  就说夏镇防线,建奴可在外围挖封锁沟,实施反封锁。

  其实建奴很善于挖封锁沟实施反向封锁,决定建奴国运的松锦大战,皇太极就是靠着这一战术封锁了锦州,进而迫使明军冒险救援,可最终却被建奴围点打援,援剿八总兵被打得溃不成军,进而葬送了大明的最后一点元气。

  夏镇一旦被围,郑鸿逵的水师就变得至关重要。

  因为水师的战船可以顺着运河直达夏镇,不仅可在关键时刻给予夏镇守军提供火力上的支援,还可以给夏镇守军提供后勤物资保障。

  这就使得建奴对夏镇的封锁化为了泡影。

  所以,怎么笼络市恩郑鸿逵都毫不为过。

  相比之下,政治做秀已经算是最实惠的。

  崇祯拉着郑鸿逵手说:“爱卿一路辛苦了。”

  “倒也不辛苦。”郑鸿逵真有些受宠若惊,“从泉州北来这一路上都是顺风,也就是从云梯关入黄河之后因为要逆水行船,费了些功夫。”

  “另外由于黄河水道深浅不一,尤其是过了洪泽湖之后,河道深度常不足七尺,因而家兄交由臣带来的战船之中,有四艘洋船(大戎克船)及二十艘乌尾船因为吃水太深,所以无法抵达徐州,只能够暂驻扎在清江浦。”

  崇祯随口问道:“到徐州的鸟船共有多少艘?”

  “总共有100艘鸟船。”郑鸿逵说道,“4500名水师兵勇,此外滞留在清江浦的4艘洋船以及20艘乌尾船合计有2500余名兵勇。”

  崇祯点点头,这差不多是郑芝龙水师的一半战船及兵勇了。

  可见郑芝龙虽然没来,但是并没有怠慢朝廷,还是下了血本。

  郑鸿逵还道崇祯介意郑芝龙没有亲至,忙道:“圣上,家兄因为常年行舟海上,得了湿症,实在是没有办法前来君前效命,还请圣上恕罪。”

  “欸,此事何罪之有。”崇祯道,“南安侯能够奉诏,派遣爱卿率一路水师北上,已经是难能可贵,于我大明这便是大功一件,朕又怎么会生气。”

  顿了顿,崇祯又不无自嘲的说道:“只可惜,朕现在已成身无长物,便是想要赏赐南安侯一匹锦缎也是难以办到,只能等以后再行补上。”

  “圣上。”郑鸿逵忙道,“臣惶恐,家兄惶恐。”

  说着话,郑鸿逵下意识的要跪倒,皇帝恩宠太甚了。

  “爱卿不必惶恐。”崇祯一把拉住郑鸿逵,接着问道,“对了,朕专门叮嘱的蕃薯、马铃薯及玉蜀黍,爱卿可曾捎来?”

  “有的,捎来了。”郑鸿逵连忙道。

  “每样各五万斤,圣上是现在就想尝尝吗?”

  “要尝。”崇祯笑着点点头,又说道,“但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十月丰收了之后,朕与爱卿等一起品尝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

  “十月丰收之后?”郑鸿逵愕然问道,“圣上之意是要做粮种?”

  崇祯闻言心头也是咯顿一声,急问道:“爱卿给朕捎来的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该不会是已经煮熟了吧?”

  “那倒没有。”郑鸿逵连忙道,“臣只是没想到圣上竟然要种植,早知如此,臣就应该多多搜罗一些过来。”

  “需要搜罗?”崇祯讶然问道,“闽地不是有很多人种植这些吗?”

  郑鸿逵忙道:“闽地别的州府或许种植的多,但是我们泉州种植的却不多,因为马铃薯和玉蜀黍口味差,蕃薯的口感好些但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所以乡邻都不爱种植,我们泉州人还是喜欢吃大米,米饭的口感更好。”

  崇祯便懂了,这是种植习惯问题。

  华夏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进入到了农耕文明。

  种地的理念已经融入华夏的基因,变成了种族天赋。

  华夏人对于土地情有独钟,对于耕种的作物同样情有独钟。

  从先民时期直到明末时期,华夏人的祖祖辈辈种植的一直都是五谷,无论是“稻黍稷麦菽”的五谷还是“麻黍稷麦菽”的说法,反正都是没有马铃薯、蕃薯以及玉蜀黍的,所以对于种植这三样舶来作物有着天然的抗拒。

  不妨想象下,有个老农家有十亩田,种水稻能有二十石稳稳的收成,足够一家十几口吃一年饱饭,然后有一天,一个儿子回来告诉他说,种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们觉得种地的老农会是一个什么的反应?

  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一个大巴掌扇过去。

  你个混账东西,别人说种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就信啊?万一是骗人的,全家老小跟你喝西北风啊?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尽整些虚头八脑的玩意,滚!

  所以如果没有官府强制推广,是不会有人去种植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的,哪怕是亲眼看到别人已经丰收了也不会去种。

  鬼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后会不会害人?

  万一女人吃了生不出小孩呢?那不绝后了?

  我们华夏祖祖辈辈种了几千年五谷,还比不上这些个?

  所以,习惯这个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种族的习惯就更加难以改变。

  这也是马铃薯、蕃薯以及玉米明明在明代中叶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直到清朝的康乾年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用了两三百年,才把种植习惯改过来。

  至于有考据说,蕃薯、马铃薯以及玉米在传入中国之初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扩广开,主要是因为选种的问题,说什么蕃薯、玉米及土豆需要经过不断的选种,产量才能提上去,然后才有可能得到推广,这就是扯淡。

  印第安人种植蕃薯土豆玉米种了几千年了,你说还没完成选种?

  还是说蕃薯土豆玉米在引入华夏之后就野化了,需要重新驯化?可能么?

  就跟华夏先民种五谷种了几千年了,你说五谷还没有完成选种?所以别的大陆或者国家引入五谷之后需要花几百年来进行选种?闹呢。

  英国人把茶叶引入印度、斯里兰卡,头茬就丰收。

  水葫芦引入中国没几年就泛烂成灾,再还有桉树啥的不胜枚举。

  所以根本不存在地域改变导致的野化问题,只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作物移栽到哪都能行,没有地域变了就要重新选种这种事,去非洲种地的中国人也没见要花几十上百年时间来重新选种。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种植习惯的问题,习惯是最难改的。

  但是对崇祯这个穿越者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蕃薯、土豆还有玉米是好东西,生长期短、产量高而且比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耐旱,贫瘠的山地都能种植。

  就是郑鸿逵带过来的种子不够多。

  五万斤玉米种充其量也就种一万亩。

  五万斤蕃薯最多也就种个一千多亩。

  土豆就更加完蛋,估计只能种几百亩。

  想到这,崇祯就轻叹了口气,看来今年是指望不上了,只有等到明年大规模的推开种植之后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军粮供给。

  郑鸿逵有些不安的道:“圣上,可是有什么问题?”

  “没有,只是刚才说到了粮食,朕就想起了天下黎庶正嗷嗷待哺,朕身为君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着实的难受。”崇祯随口胡诌了一句。

  “圣上心系天下苍生,此诚百姓福份。”郑鸿逵道。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3_93695/c464959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