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田乾真抛来的“橄榄枝”,方重勇的回复只有一个:我们提供除了实际援助以外的一切帮助。
至于配合田乾真在河北发动兵变收拾史思明的方案,则完全不考虑。
方重勇写了封密信,让人带去洺州交给田乾真作为回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是他不相信田乾真的诚意,而是邺城现在还在李归仁手中,汴州军并没有办法直接攻打幽州。
并且李归仁现在心思难测,只怕跟汴州朝廷翻脸,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都可能爆发了。
安守忠还在时,李宝臣欲出关中时,李怀光还在泽州虎视眈眈时,李归仁是需要汴州朝廷庇护的,他不敢翻脸。
倘若翻脸,四周皆敌,又无外援,此乃取死之道而已。
可是现在李宝臣退回了关中,洛阳被汴州军所占据,安守忠与李怀光皆死。一下子次要矛盾上升为了主要矛盾,汴州朝廷四周不听号令的刺头,仅剩李归仁一个而已。
并且李归仁的部将刘龙仙,如今是河阳三城防御使,也实质性背叛了他。
方重勇相信,一旦汴州朝廷要对史思明做什么,李归仁都会在其中使坏的。为了一个田乾真,不值得这么做。
远交近攻,先收拾身边不听话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至理名言。
至于田乾真要投诚,其实对方也未必是诚意满满,估计也是投石问路罢了。类似这般的藩镇军阀,想让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力,不亚于扒了老虎身上那一身虎皮。
但凡有路可以走的军头,都不会轻易走这条路。
这件事只是一个小插曲,田乾真也不可能说动手就真的动手,他也要找寻找合适的机会。
不过汴州朝廷,或者说方重勇的魄力,确实远远超出了史思明的预料。
在天下尚未平定之前,方重勇居然要裁汰禁军,这是包括史思明在内,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就在李偒登基之后没几天,汴州朝廷颁布了《伤残老弱士兵安置法》,开始清理自汴州政权建立以来,因为历次大战产生的众多伤兵。
尚未婚配的,官府负责牵线,出礼金,帮他们成家。
已经婚配有子女的,每个月可以到官府领一点钱当补贴,发到子女成年为止。有几个子女就发多少份。
愿意返乡的,在当地授田,让他们安心务农。不愿意返乡的,联系汴州商贾帮扶,替这些伤兵老弱置办产业,对半参股,安排工作。
总之,官府是把安置的细节做到位,确保伤残军士都有后路可以走,并不会一刀切的赶人。
一时间,军中感恩戴德之声传得到处都是。这些丘八们看到那些老弱伤残都喜笑颜开的离开军营,而且朝廷居然都可以细心安置,把他们当人看。
那自己以后上阵杀敌,也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他们的待遇再差,不可能比伤兵还差吧?
这一招“千金买骨”,让军心稳稳当当,消除了所有可能的待遇而不公而造成的隐患。
人无信不立。
方重勇颁布的《伤残老弱士兵安置法》,让所有官员,所有汴州的百姓,都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和意志。
那些退役的伤残士兵,逢人就猛夸官家仁义,言而有信。
这天一大早,方重勇正在府衙书房内办公,安排起草新的《商法典》。为了搞活经济,商税要开始分层,扶持普通百姓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丰富市场货物。
一方面要对大商贾加税,一方面要对小商贩减税,这一进一出,要如何把握调整的幅度,很考验施政的水平。
“还是得跟刘晏好好商议一下,先在汴州本地试行一年,然后再推广。”
方重勇将笔放在笔架上,叹了口气。
封建时代很多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哪怕往前推进一小步,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也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力。
还是那句,任重而道远。
方重勇可不认为他要给某些既得利益者放血,那些人会一点都不反抗!
这些人就算不敢明着来,阴搓搓的搞事情,还是可以的。
正在这时,张光晟心急火燎的走进府衙书房,对方重勇抱拳行礼禀告道:“官家,银枪孝节军哗变了,已经堵了皇宫正门!”
哈?
方重勇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现在这些丘八,只有良心被狗吃了的,才会哗变吧?都已经是非不分了么?
“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方重勇沉声问道。
“官家,卑职说不明白,您还是自己去看吧,反正皇宫也不远!”
张光晟急得满头大汗的,又嘴笨说不明白。
二人叫上亲兵队数十人,快马在开封城内疾驰。出了城便往东走。
待抵达皇宫的时候,方重勇发现皇宫南门已经围满了人。
不过不是丘八,而是看热闹的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的商贾和旅客。
张光晟虽然着急,可是现场的人却一点也不急,在一旁嬉笑不止,还指指点点的。
这踏马是在搞什么?
正当方重勇翻身下马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声大吼,吓得他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在地上。
“天子无德,退位让贤!
官家圣明,当为天子!
汴州各军恳请天子退位,让于官家!”
“天子退位!”
“天子退位!”
“天子退位!”
皇宫正门前,数百个不是断腿就是断手的伤残退役士卒,对着宫门大喊。
声嘶力竭,吼声震天!
而宫墙上值守的丘八,似乎是在跟他们打配合,就当做没看到一样。
或许乐见其成也说不定。
反正,就是不驱赶这些伤兵,背后的弓箭都懒得拿在手中。
而围观的人群,则是看热闹不怕事大,人越聚越多!
方重勇下令在汴州实施的言论宽松政策,让这些好事之人觉得他们应该不会被处置。
如果今天能看到天子当场宣布禅让,这牛能吹一辈子!
完了,用力过猛了!
方重勇一拍脑门,千算万算,没算到丘八们的脑子都很简单,性格都是很纯粹,也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
他颁布了退役安置的法令,那么这些丘八就会认为,方重勇的利益,跟他们是绑定的。假如李偒真的掌权了,如今实施的安置法,还能维持么?
恐怕是不能的吧!
唯有方重勇登基称帝了,他的一系列政策才能持续,才能改进。
于是,李偒这个人就显得有些碍眼了。
在一众丘八们看来,既然李偒不干事,那把皇宫让出来给方重勇住,也是很合理的吧?
你看,官家现在在汴州的宅子多小啊,库房里连浮财都没几根。
他劳苦功高,搬进皇宫里面住,也是很合理的吧?
这个时候,如果出现某个有脑子的人,稍稍鼓噪一下这些人,他们便会很快串联起来搞事情。
搞什么事情呢?就是类似郭威和赵匡胤搞过的那种:
黄袍加身,取而代之。
现在是伤残退役士卒在鼓噪,不过试试水温,投石问路,下次很可能就是正规在役士兵了。
宫墙外面是伤残退役士卒在闹,宫墙里面,是现役的士兵在装傻。不知道李偒此刻作何感想,反正方重勇是没看到他出来劝退这些闹事的伤兵。
此时此刻,方重勇惟愿李偒能够男人一点,出来呵斥一下这些伤兵。然后他就可以顺势从台阶上走下来,向天子请罪。
而李偒不出来,这出戏就没法唱。方重勇主动劝退这些退役士兵,会寒了军心。
城门口的叫嚷逼宫还在继续,然而,李偒就像是死了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动静。
他很是干脆的当缩头乌龟装死!或者让旁人以为他不在宫里。
在场的吃瓜群众,就这样看着退役伤兵在皇宫门前逼迫天子退位,而这位天子,却连露面都不敢。
不由得失望透顶。
“太宗一人,吸干了李氏的英雄气。”
方重勇忍不住叹息道。
李偒这么怂,是他没想到的。再怎么说也是天子啊,难道这些丘八还敢把他怎么样不成?
这一波试探,可是把李偒的深浅给试出来了!
本来没什么事情的,现在变成真有事了!
方重勇在心中大骂李偒无能无耻。
“你去把元结叫来,他不是京兆尹嘛,汴梁城的事情归他管。这些老兵目无法纪,喧哗扰民,按之前制定好的办法来,一人罚一文钱,将他们驱赶了吧。
本官就不出面了。”
方重勇摆了摆手,翻身上马便走。
“只是目无法纪,喧哗扰民么?”
张光晟还没转过弯来,疑惑问道。
按他的理解,现在这一出,怎么说都算是兵变了!如果要闹,可以闹到无限大,闹到李偒退位!
结果方重勇居然就……就找了这么个轻飘飘的借口,一人罚一文钱了事。
汴梁城虽然还未建立起来,但是管理的法度已经提前颁布了。比如说谁谁谁喝醉了酒在街边闹事,被衙役逮住,就是罚一文钱了事。
如果他没犯其他事情的话!
方重勇无奈反问道:“你不是当了好几年的左金吾卫中郎将嘛,这点小事还用我教?”
很多时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一种不能明说的态度。
张光晟恍然大悟。
这些人闹事没有被重罚,而是仅仅罚款一文钱,已经说明了一切。
即便他们看不懂,也有人能看懂的!
“明白了,卑职这便去办。”
张光晟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随即翻身上马离去。
方重勇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在嘶吼的退役伤兵,没有一人退缩,好像这就是战场一样。他顿时明白了,这些人,其实也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
封建王朝的上限太低,统治者们但凡把底层的人当个人看,替他们想一想,江山就没有不稳固的。
人们都会保护属于自己的利益。
一边把底层当牛马,一边又在出事的时候,期待让这些牛马为国捐躯。
牛马们不当场反杀,已经是很讲道理了。
“人心向背,其滚滚大势如江河汇聚,人力怎么能挡得住?”
方重勇忍不住摇头叹息,悄悄策马离去。
……
伤兵们在皇宫前鼓噪,逼迫李偒退位的事情,就像是一滴水滴入池塘一般,没有溅起半点水花。
甚至没有在官场层面被人提起过!
然而很多事情,潜移默化是无形的。很多改变,是静悄悄,却又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的。
那一天,李偒连出宫都不敢,连面对聒噪的退伍伤兵都不敢,连呵斥他们的胆量都没有。
不仅中枢的官员们看到了,许多汴州百姓,许多外地商贾和旅客,也都看到了!
哪怕事后没什么人主动去提这件事,但李氏天子的威严已经彻底扫地,许多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完全不把李偒,甚至不把汴梁城的皇宫当回事了。
一时间,皇宫周边的小摊,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这些摊子东一处西一处,乱七八糟,杂乱无章,搞得皇宫周边跟民间的“草市”差不多了。
按照过往,这些地方,属于防御重地,是绝对不允许商贾小贩们靠近的。
然而,现在谁也不怕了!大家都知道天子是什么货色,都知道汴州是谁说了才算数!
见此情形,方重勇大手一挥,在皇宫四周规划了四条商业街,允许商贾小贩们有序经营。每五天调整一次铺位,不许有人长期占据,定时清退轮换。
总之,百姓们喜欢在这里做生意,因为离运河渡口很近,所以方重勇“顺应民意”特批了。
谁也说不出个什么来。
朝廷增加了税收,来往商贾旅客多了方便,本地百姓多了营生。
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
皇宫嘛,修得这么好,上面的军士,看起来又是人畜无害的样子,只当是游玩的景点好了。来汴州做生意商贾,游玩的旅客,要是不到汴梁皇宫去“打卡”,那都算是白来了汴州。
时间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
梅雨季节到来,伴随而来的,是黄河汹涌的洪水!
为了漕运,方重勇入主汴州后,朝廷大规模引黄河水入汴河。虽然带来了漕运的便利,也将黄河的水患,一并带到了汴州。
严峻的防汛抗洪斗争开始了!
(本章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4_94922/c1149595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