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盛唐挽歌 > 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

车光倩本来已经布下杀局,打算在上源驿,一口气解决掉左射营。事后,一把大火将上源驿烧毁,就说失火。

反正死无对证,也不可能有人为左射营说话。

但恰好方重勇从登州赶回汴州,得知此事后,紧急叫停了杀局。让那些左射营的士卒们,开开心心吃了顿丰盛的流水席。

然而,危机虽然解除了,但隐患却还在。左射营这支骄兵,目前是韩游瑰在管理。他的地位却不是这支军队的老大,顶多算是方重勇前世高中的班长罢了。

哪怕收服了韩游瑰,也无法保证左射营士卒,如银枪孝节军那般如臂指使。所以如何处理这支军队,成为了摆在方重勇面前的首要难题。

就在上源驿流水席的第二天,韩游瑰从宿醉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厢房内,看里面的陈设,似乎是自己曾经住过的上源驿,这才松了口气。

没死真是命大啊!一阵阵头痛袭来,让他忍不住直摇头。

难道昨日观察到的那些,都是错觉?
韩游瑰在心中打了个突,他在战场上练就的生存直觉,不会作假的。这种直觉救了他很多次。

忽然,门外有亲兵敲门禀告:“韩将军,严相公有请,说是有大事,耽误不得。”

“知道了,韩某这便去!”

韩游瑰匆匆忙忙的穿好衣服,出门一看,果然还是在上源驿。

这里本来就是驿站,给官员提供住宿的地方。昨夜喝醉酒的丘八们,都是安排住在这里的,韩游瑰自然也不例外。

他出了上源驿,就上了六部衙门派来的马车。抵达后直接来到开封城内的六部衙门,进入议政堂,单独面见严庄。

“拜见严相公。”

韩游瑰对严庄叉手行礼道,心中忐忑。

昨日所见,历历在目,想起来就让人背脊发凉。

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当日在战场上违抗军令的事情,会就这样算了。

“昨日流水席,韩将军吃得可还爽快?”

严庄笑眯眯的问道,一脸人畜无害。

“爽快爽快,韩某实在是受宠若惊,朝廷安排太周到了。”

韩游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既然是断头饭,那自然是让你们吃好喝好上路的。上源驿招待官员的饭食,都不及你们昨日吃的。要是你们不满意,那严某才是要治罪办事之人!”

严庄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只是笑容看上去,有点冷。

卧槽!果然不是幻觉!
韩游瑰大惊,强压着恐惧,尽量保持脸上的镇定。他勉强笑道:“严相公说笑了,这断头饭从何说起呢?”

“当日在洛阳攻城时,你们不听军令之事,不会以为没人知道吧。

你们应该谢谢官家才对啊,昨日车大帅已经决心将你们烧死在上源驿。是官家从登州回来了,得知此事后,紧急叫停,白白让你们吃了一顿好饭。

他还跟本相说了一句话。”

严庄不动声色的说道。

“那个……官家说了什么?”

韩游瑰松了口气,不由自主问道,有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官家说,为他冲锋陷阵的,无论出身,都是兄弟。

哪怕兄弟有错,只要不是当了叛徒,或者是逃兵,就不能对他们举起屠刀。

官家仁义啊,少年时就跟你们这样的人打交道,他什么都知道。”

严庄感慨叹息道。

听到这话,韩游瑰感动落泪,哽咽不已。

他对严庄抱拳说道:“官家仁义,见识卓著更胜其父,真乃虎父虎子也。左射营任凭官家发落。”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韩游瑰也明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违背军法,在哪里都是兵家大忌。能说出“为我冲阵者皆兄弟”的人,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呢?

左射营必定会挨板子,就看是怎么个处置法。

要不然,方清也不可能服众了,车光倩就第一个不答应。

“你且先回去,马上要举办阅兵,左射营作为头功部队,自然要参与的。

如何处置,阅兵完以后再说,官家必然会妥善处置,不会让你为难,也不会让左射营的将士们寒心。

汴州所有人都看着在呢。”

严庄拍了拍韩游瑰的胳膊说道,示意他安心办差,不必多虑。

“末将知道了,回去以后,必会安抚好营中将士。”

韩游瑰苦笑道。

严庄今日之意,其实就是打个前站,让他有些心理准备。同时也明确告知,不会有性命之忧,让他们没法暴起发难。

汴州朝廷办事果然老辣。

韩游瑰暗想道。

待他离去后,严庄这才无奈叹息了一声。

其实对于方重勇的看法,汴州朝廷核心圈子里,很多人都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说枢密院副使李筌,再比如说严庄。

之前与方重勇争论的场景,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就在昨夜,汴州府衙书房内,得知左射营居然被放过,严庄对方重勇扼腕叹息道:“官家,这可是立威的好机会,不杀可惜了啊!将来立威,那不得杀银枪孝节?”

那语气就好像不是杀几百人,而是杀几百只鸡一样。

“杀是止不住的,更是会断了外人投效过来的心思,得不偿失。

某少年时便在军中,深知这些丘八的秉性。吃软不吃硬,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方重勇摆了摆手,显然是不同意严庄的看法。

杀人,确实可以立威。但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后患无穷。

而且这种杀,属于“阴杀”,是利用阴谋诡计,乘人不备而采取的极端举措。

会败坏一个政治团体内部的氛围,影响深远。

做事情就应该摆在明处,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敌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自己人内部,一切都应该摆在明处。

这样,内部才有向心力,竞争才不会失控。

“官家有何良策?”

严庄无奈问道,他都只想到了杀杀杀,方重勇还能有什么好办法么?
“本官要军改,裁汰老弱,招募天下豪勇以建精锐。

裁军的同时再逐步扩军。左射营这个名号,借此机会直接抹掉,士卒再行安置。”

方重勇面色平静说道。
这是典型的诛心之举了,废掉番号,等于废掉了军队的组织。左射营成为历史,兵员分散于诸军,再也翻不出浪花来了。

只不过,这恐怕比屠了左射营更甚,那些丘八们怎么可能乐意?

“裁?骄兵悍将如何裁汰?
裁汰一人,兔死狐悲,全军哗变,如何裁汰?”

严庄对方重勇摊开双手反问道。

后者直接坐到桌案前,铺开大纸,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我是弓箭手!
“嗯?”

严庄看得莫名其妙的,忍不住询问道:“官家,这是何意?”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今后,禁军只在团结兵中招募的制度不变。

但团结兵要缩减规模,提高兵员质量,提高团结兵的待遇。

各州各县各乡里,募兵时必须进行兵员选拔。主要考核其弓术,合格者,授予弓箭手称谓,选拔入团结兵。旧有的团结兵,每年按大比例逐步淘汰,三年内全部裁汰。

弓箭手待服役年限达到,或者因为伤残退役,官府为其提供地方上的衙役差役等职务,异地安置。

请...您....收藏6...9...书....吧....!

若是不愿意去异地当差役,可以在本地为其安排优厚活计,愿意务农的授田,甚至是无息贷款资助他置办产业。

总之,以后有好处了,优先考虑身份是弓箭手的人,在左手手背刺字以示身份。

天下即便是安定了,武德不能堕落。优待弓箭手就是弘扬武德,武德充沛,便不会有灭顶之灾。”

方重勇慢悠悠的解释了一番。

简而言之,以后当兵是个好去处,不是什么混子都能进来的。能当弓箭手的,起码有几项硬性要求:
第一个,在乡里名声差的街溜子,作奸犯科者,无法说明自己身份来处的人,肯定无法获得推荐,连考核都不让你参加。

弓箭手跟家庭,田产都是绑定的,弓箭手在战场上跑了,官府直接找他家人问罪。

第二个,臂力不行的,身体不壮实的,拉不开弓的弱鸡肯定进不来。

第三个,因为有身份加持,进来的人,都不是混日子的,都是想建功立业,起码是想以后能混得开的。这样便杜绝了兵油子。

这一策短时间内,威力或许还显现不出来,但只要有个三五年,军中士卒轮换过一批后,战斗力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重勇这是要重建丘八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弓箭手的身份算是“预备役”,却是不可小觑这个身份,有这个身份的人,退役后会获得朝廷优待。整个家庭都会挺起腰杆。

等把军中老卒置换完毕后,以“弓箭手”为核心的募兵,封赏,退役安置体系,也会慢慢建立起来。

把那些退役了的“弓箭手”们安排进了衙门,也弱化了地方大户垄断基层权力。

可谓是一石三鸟。

当然了,方重勇说的“弓箭手”,并不是说一定要找善于射箭的人当兵,其他就不管不顾了,这只是一个称谓或者理由罢了。

在现有的体系中,开辟出一条新的上升通道,为社会上没有出路的人,开辟一条门路来。其中的意义,只有站在一定高度上,才能理解起重要性。

听完方重勇的解释,严庄点点头表示认同,这一手确实很妙。

只是,对于短期内的事情,还没办法起效果。比如说左射军的事情,那就是火烧眉毛,哪里等得了三五年?
你要说什么弓箭手,左射营的人能给你玩出花活来,什么八箭八心,什么一箭三雕之类的。人家还能左右开弓呢!

“左射营的人,部分技战术超群的士卒,选为军中教习,给优厚俸禄,只练兵不上战场。他们想违反军纪,也没那个机会。

那些军中的老斥候,只懂得侦查探路杀敌,不懂营生的,把他们安排给卢迈,让他们混入商队之中,为商队向导,我们传递远方情报,组建遍布整个大唐的情报网。

至于那些平日里好勇斗狠者,本官打算新建一营名为散员营,不设营主。谁最能打,就听谁指挥,安排各军刺头加入,不服的拳头说话。

此营不参与一般作战,无须练习战阵。只在关键时刻放出,用于斩将夺旗,一锤定音。

至于剩下那些,直接裁汰,于汴梁城周边安置,本官会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好了。

这些不单单是针对左射营,即便是银枪孝节,也是如此。接下来,禁军会重组,番号也会打散。

这些事情,虽然是兵部来管,但你也要兜着一点。”

方重勇面色肃然说道。

“这个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严庄苦笑道。

方重勇这是让他干得罪人的活,可以说是信任,也可以说是制约。反正无论怎么说,方重勇改革汴州军制的决心非常大,计划也很周全。

短期的长期的都有。

借着这次“光复”洛阳,方重勇的威望也到达一个新高度,正好用来处置这些平日里不好处置的事情。

这也算是趁热打铁了吧。

“如今已经夺取洛阳,下一步是攻略河北。

过往屡次大战累积了不少伤兵,很多都残疾了。

这些人如今也还在军中混着,官府没有很好的安置他们,整个汴州,乃至我们下辖的数十个州的百姓,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百姓们都知道,好男不当兵,当兵没着落。如此军中都是些什么货色,也就不问可知了。

不把这些背在身上的重担卸下来,是没办法全速奔跑的。这次阅兵后,老兵伤残的安置,也一并处置了吧。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方清不会亏待为我冲锋陷阵过的人。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耕田的,授田给他们,也未必能解决问题,这些事情还是要细心安排才是。”

方重勇叹息说道。

你不考虑丘八们的切身利益,不考虑他们的身后事,这些人上阵以后就是上班摸鱼,不会有谁会出死力的。

那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天龙人,关键时刻就是这样被丘八们给卖了,然后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严庄觉得,他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戴皇冠的帝王。

方重勇的能力与眼界,离坐那个位置,已经非常非常近了,他就差一个机会而已。

比如说,攻克长安。在严庄看来,或许汴州军入主长安之日,便是李璘退位禅让之时。

“官家,这些事情,您跟刘晏提过么?

如此安置,只怕官府要不少财帛才能玩得转啊。”

严庄忽然想起这一茬来,心中有种不妙的预感。

方重勇说的道理确实不错,但有个问题,需要大量财帛才能理顺。钱这个东西,就是在这种时候用的,而且必须要用,吝啬不得。

这几年汴州朝廷高速运转,花钱如流水。就算大家都不往里面伸手捞钱,方重勇要办的事情,恐怕也没钱去办完整了。

“这个你放心,本官会跟刘晏商议此事,绝对没有难做的事情。”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官家……唉!”

严庄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觉得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方重勇总是可以想出办法来。

对方能有今日之成就,确实不是靠的拼爹。

(本章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4_94922/c1149595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