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39章 康熙的昏招

第39章  康熙的昏招

        “然,台弯之乱,实乃地方贪腐甚重,苛政于民。满保身为闽浙总督,既有监察闽浙二省之职,却未发觉,此乃失察大罪,不可不罚!”

        萧永藻一言说完,康熙顿时眼前一亮。这看似是给满保强加了个罪名,但战败之罪只变成了失察之过,那级别就不同了。惩处的力度,如何惩处,那就都是皇上一言而定了。

        再加之前面那番话,先是给施世骠他们按个罪名,再以战死殉国为由,将其轻描淡写的揭过。如此,旁人自然也没了再发难的借口。

        说白了,其实就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

        “萧爱卿所言有理。”

        康熙要的便是这个结果,当即便下旨:“台弯战事,闽浙总督满保虽无大错。然,台弯之乱,其亦有失察之过。着革去满保闽浙总督之职,并即刻返京,为母丁忧,闭门思过。”

        “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会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轻敌冒进,然既战死疆场,为国尽忠。赐施世骠谥‘勇果’,并封一等阿达哈哈番,由其次子广东游击施廷旉(fu)承袭。”

        “赐蓝廷珍谥‘襄毅’,并封二等阿达哈哈番,由其长子铜山营参将蓝日宠承袭。着令福建巡抚吕犹龙戴罪立功,从速平叛,不得有误。”

        一连串的惩处封赏,算是给这件事定了性。其中,施世骠和蓝廷珍寸功未立,战死不说,还一举葬送了福建水师和南澳镇。

        本不该拥有这样的谥号和封爵,但为了把满保保下来,也堵住靖海侯及蓝家人的嘴,康熙便破格予以厚赏,以安其心。

        事既定下,众人跪安离开。

        出了南书房,马齐这位武英殿满大学士,快步凑向萧永藻这位文华殿汉大学士:“萧公慢行,且等一等老夫。”

        萧永藻连忙回礼:“马公言重。”

        说着,脚步旋即慢了下来。

        马齐追上萧永藻,与之结伴而行片刻,忽地开口问道:“萧公,老夫有一言。不知萧公对皇上此番旨意,如何看法?”

        萧永藻说:“皇上旨意自有其用意,我等做奴才的,岂能随意置喙,马公此言却是过了。”

        这条老泥鳅,还真是滑不溜秋,是一点事都不想粘啊!

        马齐不由心中暗骂,但也不好再接着此话题说下去。

        其实也没那个必要说下去,数十年宦海生涯,大家都是老狐狸了,谁不知道谁呢?

        说白了,康熙这封旨意看似处置稳妥,既保住了满保这个心腹门生,又安抚了靖海侯与蓝家人。所付出的,不过一些爵位恩赏而已,可谓皆大欢喜。

        但实则,却是什么问题都没解决。靖海侯与施世骠虽都是施琅之子,可个中矛盾的关键点并不在施世骠,而在于靖海侯于台弯的田庄产业。

        这才是靖海侯要发难满保的根本原因,只给施世骠恩赏,至多让施世骠一脉感恩戴德。但靖海侯的损失却是真的损失,甚至还非常惨重。

        其又岂会甘心?

        而且这些都不管,就说满保此番虽被保下来了,可同样的,闽浙总督也成了过去式。更重要的是,康熙的旨意中并没有再行任命新的总督。

        甚至没给福建巡抚吕犹龙便宜之权,只要他从速平叛。这就意味着,实际上吕犹龙能调动的,仅有福建一省的军政财力。

        且,还不包括福州将军麾下的驻防八旗,甚至福建本土的军队调动,也会受到掣肘。如此,从速平叛,那不是开玩笑吗?

        不过,知道归知道,这事确实不好解决。要是换成四十年前,哪怕三十年前,或许康熙都不会出如此昏招。

        可现在已是康熙六十年,已经六十九岁的康熙皇帝,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头御驾亲征,将自己的蒙古女婿打的连家都找不着的猛虎了。

        而今的康熙,所做之事唯有一样,那便是求稳,能不大动干戈就不大动干戈。哪怕先前王掞公然于万寿宴言及立储打事,康熙也未将其论罪,只由其子代为受过,甚至没夺其大学士之职。

        康熙不是不晓得吕犹龙的难处,可是吕犹龙先前的奏报,让康熙对此人着实不喜。加之总督更换,实乃大事,而且闽浙总督事关台塰大局,岂能由一介汉人巡抚随意担任?哪怕暂代也不可。

        当然,康熙乃至于马齐萧永藻他们都知道。若要平台,最简单的办法,只需一个海禁便可,而且还是康熙初年的海禁。直接沿海迁界三十里,使台塰地区全部变成无人区。如此,即使台弯贼逆真的进兵厦门,也必无法久持,久而久之,自然困死孤岛。

        可康熙同样深知,海禁若开,等同于断绝沿海百姓生路,沿海地区必定大乱。康熙已经老了,已没了年轻时的魄力,而且,作为“千古一帝”的他,还想着死后史书能给个“康熙盛世”的评价呢。

        若是晚年沿海民变四起,那他还算个屁的盛世仁君?

        再者,海禁之事,也着实牵连甚广,尤其闽粤沿海的走私,更是达到了极为猖獗的地步。其中还牵扯了不少朝廷要员,牵一发而动全身。

        也正是因为康熙晚年的纵容,才致使雍正一接手,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的问题。且,纵使雍正那般冷酷无情,刻薄寡恩,亦不敢完全禁绝闽粤沿海的贸易走私。

        如此,可见一斑。

        “多事之秋啊!”

        <div  class="contentadv">        萧永藻忽地开口,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马齐闻言,若有所思。

        两人依旧结伴而行,好似已经忘记台弯之事一样。

        ……

        康熙的圣旨很快抵达了福建,且一式两封,一封送抵厦门,一封送抵福州。

        满保似乎早有预料,一接到圣旨便当场脱下了总督官帽,随即启程返京思过。

        而福州的吕犹龙,在接到康熙的圣旨,顿时整个人都懵了。

        皇上这圣旨的意思,他怎么有些看不懂了?

        一面要他戴罪立功,从速平叛,一面又没给他任何便宜之权。

        甚至于,连满保都被革职回京了。皇上既没叫他顶缺暂代,也没让浙江巡抚屠沂顶上,干脆就连总督都没设了。

        这等于是让浙江与福建变相的隔开了,圣旨下达第二天,受满保之命,前来福建协防的杭州将军塔拜就直接率部回了浙江。

        这下别说从速平叛了,怎么平叛他都不知道。

        不过,即使不知道,那他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这可是皇上的圣旨,而且还明确说了,要他戴罪立功从速平叛。这意思就是,皇上可还记着他有失察之罪呢。

        这罪名可大可小,全看皇上的意思。可要是他平不了台弯的反贼,那不用说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接下圣旨的吕犹龙颇为无奈,但还是对全省发布了调令,不外乎就是征集粮草,同时调动自己的抚标军队南下漳州,前往厦门协防。

        然后,便是写折子了,请求调动福建全省绿营军队的调令。

        整个福建现有绿营驻军六万三千余人,会同八旗驻军三千二百兵。其中,驻防八旗为福州将军统辖,不受福建巡抚节制。

        而剩下绿营军,除却投明的福建水师以外,也还有着五万余人。这样多绿营军若要调动,可不是巡抚一个调令就可以的,还必须得有兵部的回文。

        且,纵使有兵部的回文,巡抚亦不能长时间调动全省的绿营兵。巡抚本身仅有节制将领的权力,而无直接调动的权力。

        这个制度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地方巡抚权力失控,却有着贻误战机的风险。所以,才有了总督这个职位,以此增大其权力和调兵区域。

        而现在,总督没了,朝廷又没给他吕犹龙便宜之权,那就只能写折子找兵部要调令了。

        可以这么说,若是台弯的朱大王一日不进攻厦门,他吕犹龙就只能隔三差五写折子,以防万一反贼来了,自己却调不动军队。

        至于主动进攻台弯?

        福建水师已经没了,若要渡海进兵,要么重新组建水师,要么就从临省广东借调。

        要自己组建的话,还得先上折子找朝廷要经费和许可。然后便是寻找采伐上年份的木材进行阴干,至少也要阴干一年才能拿来建船。而这样造出来的战船,用一次就得腐烂报废。

        而从广东借调,人家凭啥借给你?

        福建台弯的叛乱,与他广东何干?

        连福建水师这等大清最精锐的水师舰队都败了,还送进去一个提督。

        实力远远弱于福建水师,甚至兵员都不满额的广东水师去了,那不是送吗?

        这要是借了,赢了,平叛的功劳是人家的,输了,那锅俩人一起背。广东总督杨琳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借调水师给吕犹龙一个区区的福建巡抚。

        可以说,吕犹龙平白坐拥数万兵马,却除去抚标以外,一兵一卒也难调动。

        康熙年间只有广东总督,兼管广西,有时又会去掉,雍正元年还设了广西总督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7_97454/c11662883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