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
营帐内烧了很多炭火,温暖如春。
范仲淹也遵循了赵骏说过的话,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特意开了几个窗户通风。
众人依次进来落座,等大家都坐好之后,范仲淹才好奇问道:“仲仪,听说你四日前才离开汴梁,怎么来得这么快?”
王素笑道:“相公还不知道吧,如今汴梁到河北路的新渠已经全线通航,汴梁到大名府仅需要一日时间。”
大名府到开封府的直线路程其实也就一百七十公里,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一天时间就能抵达。
不过古时候因为黄河天堑的缘故,所以会慢许多,走陆路的话,往往要三四天。
现在新开通了运河渠道,即便船只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航行,日夜兼程的情况下,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可以说绰绰有余。
范仲淹感慨道:“汉龙的话果然为真理,要想富先修路。路一旦通畅了,很多事情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王素笑了笑道:“知院对相公可满是赞赏,这次朝野非议,若非知院鼎立支持,恐怕现在满朝官员都要上书攻讦相公了。”
“嗯?”
刹那间范仲淹就觉得毛骨悚然,一股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就不能堵住满朝诸公的悠悠之口,也不能平息可能出现的担忧,所以为了后方安稳,就只好让渡出一部分军权出来。
范仲淹叹道:“辽人奸诈,这是要学当年秦王之计啊。”
王素说道:“消息传播出去,自然就能粉碎辽人的阴谋。”
说完之后,朱允中笑着道:“相公不知道的是,自汴梁有谣言开始,知院就下令皇城司彻查,结果相公猜怎么着?”
“不过相公不要担心,知院特意让我们携带诏书到营前宣读,就是在告诉世人,相公深受官家和知院信任。”
虽然这样做很有可能会让他失去不少军队话语权,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分歧,比如他希望慢慢打,可有人却想急功近利,逼着军队进攻,如历史上他与韩琦的分歧一样,一个想攻一个想防,造成军队损失。
范仲淹问道。
“莫非是辽人细作在散布谣言?”
若是以范仲淹曾经的牛脾气,面对这种满朝上下都对他攻讦的行为,怕是早就非常愤怒,根本不去深思其中利害,而是大骂这些人是祸国蠹虫。
钦差卫队的副使礼部侍郎朱允中说道:“说相公坐拥河北之军,旦有反志,则立即南下侵吞汴梁。”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如果不出他所料的话,也许汴梁有谣言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有不少官员上书要把自己换回来之类的话。
“正是。”
因此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只能无奈地叹息道:“我自是明白朝廷的担忧,因而若是朝廷派来监军和副经略使,亦也算是一件好事。”
平时还好,一旦打仗,朝廷派出一個经略使,这个经略使就一下子变成军队最高统帅,而且还没有人监督,那么兵权就会非常大。
这无疑是个很大胆的改动,因为即便是后世我军也是需要主官和正委一起搭档才能打仗,很多事情都要军队几个主要长官一起商量才能行动,很少有一个主帅有那么大的权力。
否则若是开口就说大话,扬言要灭了辽国,传到朝廷耳朵里,即便赵祯和赵骏他们信任他,可满朝文武官员,唾沫子怕是要吐到他的脸上,将他整个人都淹没。
朱允中说道:“皇城司顺藤摸瓜,捣毁了数个辽人细作的窝点,抓获了一百余辽人内应,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数十名被他们收买的汉人。”
果然。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怎么回事?”
范仲淹点点头,坐在那里拱起手说道:“那就有劳二位了,范希文在此谢过陛下,谢过知院,谢过政制院诸多相公对我的信任,还请二位放心,若是察觉我有异心,即便是当场将我格杀,亦是范某罪有应得!”
但此时范仲淹早就不是当初一副百官升迁图弹劾吕夷简的愣头青,早已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何况连欧阳修都上书了就知道这件事情给予朝臣们造成的动荡有多大。
这是很粗浅的反间计了,但偏偏就有人信,从战国到秦汉,再到如今,历朝历代,这样的反间计层出不穷。
虽然能够得到这样的信任还是非常令人感动,但来自内部的攻击还是让人有些心寒,至少冤枉他的人只会想到他手握大权,却不会在意他是否真的忠君爱国。
当然,这些都只是立场不同。也许他在朝臣那个位置,见到了如此多五代十国的惨剧,忽然看到有人兵权在握,也不免生出弹劾之心。
“相公能够这样想,也不枉陛下和知院如此支持相公了。”
范仲淹的脸色就沉下来,大宋的军制有部分继承了唐制,就是监军制度,由宦官充任监军。
所以可以说范仲淹能够统领整个河北路的兵马,本身就是赵祯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如果范仲淹真的想造反的话,以他在军中的威望,真的有威胁皇权的可能。
可就算是如此,朝野内也已经有了传闻。
不过北宋前中期军队的话语权主要还是掌握在文官手里,监军的作用往往就是监视一下为主,倒也没有直接插手军务,直到北宋末年开始才有童贯之流成为军中主将。
“嗯。”
王素笑了笑,随后说道:“此次我与朱副使还承担着过来监军的任务,不过相公放心,我们来时知院已经吩咐过,让我们不要插手日常军务,这么做也是为了相公好。”
“相公言重了。”
之前他就已经很小心了,即便是韦焕之说要灭了辽国这件事情他都没有应茬,其实就是在特意降低自己的影响力。
范仲淹脸色还是比较严肃地点点头。
就听到王素说道:“朝廷这几日不少官员都在上书弹劾相公,连欧阳永叔都上言,并且说即便不能换帅,至少也得派监军和两个副经略使来制衡。”
赵骏改革军制之后,虽然还是延续了以前以军为单位,就是平日里将领最多也就只能统领五千人的旧制,但却取消了监军制度,不再让太监监军。
“是最近汴梁有传闻。”
王素和朱允中连忙拱拱手回礼。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大将领兵在外,手握大权,五代十国天天都在上演武将夺权的戏码,即便敌人不散布谣言,那些握有兵权的大将也会被皇权猜忌。
王素继续说道:“此番过来,除了向世人宣告朝廷对相公的信任以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何事?”
范仲淹纳闷。
王素指着钦差卫队里的一名穿七品官服的中年官员道:“相公请看。”
范仲淹看过去,那中年官员便连忙站起身,用浓重的幽燕北方话道:“下官刘三嘏(gu),见过范相公。”
“这位是?”
范仲淹不解。
王素笑道:“刘奉礼现在是太常寺奉礼郎,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范仲淹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下文。
<div class="contentadv"> 王素说道:“刘奉礼出身昌平刘氏,如今辽国北府宰相刘六符就是他的胞弟。”
“哦?”
范仲淹诧异地看过去。
刘三嘏略微苦笑地向他拱拱手。
辽宋之间,以前多有边境宋国汉人受不了高额赋税压榨逃去辽国的,却少有辽人逃到宋国的。
皆因辽国强大,且国内赋税倒是不高,并且但有辽国汉人逃到宋国,宋国都会遣返,以至于幽燕汉人对宋国的民心皆失,对大宋不再信任。
特别是辽国官员,基本上都不会过来。所以有辽国官员跑到大宋,确实是件稀罕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刘三嘏之所以南逃,是受到了权贵迫害。
说是权贵,其实是他老婆。
昌平刘氏作为名门望族,多与皇室和后室通婚。
他的几个兄弟娶的老婆基本都是耶律家或者萧家的女子,以此作为与皇室联姻的纽带。
刘三嘏的老婆同昌公主耶律八哥是辽圣宗的女儿,是耶律宗真的姐妹。
不过同昌公主并非是嫡出,而是庶出,地位比较低。
但就算是庶出那也是辽国公主,所以刘三嘏的家庭弟位可想而知。
忍受不了老婆凶悍的刘三嘏就偷偷纳了小妾,还生了私生子。
耶律八哥知道后勃然大怒,扬言要杀了他的小妾和私生子,于是刘三嘏这才带着小妾和儿子偷跑到了宋国。
历史上刘三嘏到了大宋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向大宋泄露了很多辽国机密,其中还有很多军事机密,包括辽国在各地的驻军情况。
但大宋软弱无能,迫于辽国压力,赵祯采取了杜衍的建议将他遣返了回去。
《辽史》记载刘三嘏被送回之后就马上被耶律八哥亲手斩杀了,小妾和儿子也全都被处死,相当可怜。
不过如今大宋可不会再这样。
此时正处于庆历中,刘三嘏今年年初才偷偷跑到大宋来,辽国甚至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而他在今年下半年由于是偷渡过来,没有身份证而被皇城司逮住。
政制院得知他的情况之后,就让他跟着钦差卫队到了前线来。
一来可以通过他获取一些辽国机密。
二来也是他说他可以尝试策反昌平刘氏,如果成功的话,那将是一场针对辽国的反间计。
王素把情况稍微给范仲淹说了一下,然后说道:“知院说,辽人既然要对我们用反间计,那我们同样也可以对他们。辽国如今江河日下,相信刘氏会明白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
范仲淹白了他一眼,然后笑道:“这叫认祖归宗,燕云汉人离开他们的故国已经太久,这是我大宋失职之处。如今我们自当扶正祛邪,收复失地,让燕云汉人重新回到我大宋的怀抱。”
这番话让刘三嘏非常感动,感激地看了眼范仲淹。毕竟燕云十六州是从后晋就被割让出去的,他们已经在辽国统治下一百多年,实际身份都是辽人。
所以刘三嘏现在的举动跟叛国没什么区别。
但范仲淹给他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那就是他汉人的身份。这一下子就变成了民族与国家的矛盾,如此就从民族意识上掩盖了他叛国的行为,算是给了刘三嘏一个台阶下。
“是是是。”
王素意识到了问题,就连忙改口道:“刘氏若能认祖归宗,此乃千秋大义也。”
“哈哈哈哈哈。”
范仲淹大笑道:“知院说过,中华民族就应该团结一致,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同时也要有包容天下之心,五湖四海汉人皆为兄弟姊妹,兄弟姊妹回家,岂有不欢迎之理?”
刘三嘏已是泪流满面,拱手说道:“下官.下官感激涕零,愿为大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走到范仲淹面前恭敬递上道:“相公,下官之前派仆从偷偷又回到辽国境内,去了我四弟刘四端的府邸,递交了书信,后来四弟回了信,这是他亲笔所写。”
“哦?”
范仲淹接过书信,打开看了起来。
信里除了日常问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包含了不少军事机密。
比如刘四端一边询问刘三嘏的近况,一边以关心的口吻告诉他,说辽国决定与宋国决一死战,要他小心谨慎之类的话。
里面言谈举止,都有不少军事消息。虽然没有明着说,但其实也已经跟明着说没什么区别。
不过范仲淹看完之后不置可否。
毕竟一来不知道信中内容真假,二来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可不够。
要想真正投靠大宋,就不能蛇鼠两端,只想着透露点军事机密就当是投名状吗?
那怎么可能?
还是得需要拿出实际诚意才行。
范仲淹淡淡地说道:“嗯,很好,不过耶律宗真想殊死一搏,亦在我们预料当中,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话的意思是这封信的价值并不大,光靠这点情报,还不足以换取刘家投靠过来后的地位。
刘三嘏自然明白这一点,连忙说道:“下官以为这是个好的开始,这就证明了我们刘氏是愿意认祖归宗,回到大宋故国,请相公再给下官一点时间,下官会再次写信过去。”
“如此便好。”
范仲淹笑着说道:“如果刘氏能够策动一些将领投降过来,那就是最大的功劳。我大宋能少些流血,兵不血刃收复燕云,你刘氏当记首功。”
“多谢相公!”
刘三嘏兴奋不已,干劲十足。
若是真能如此,他们刘氏投靠大宋过去之后,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而他刘三嘏,也将是家族最大的功臣。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7_97697/c11511023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