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380章 前线战场

虽然俄军有着显著的数量和火力优势,并且战斗意志也比乌克兰和波兰等军队要高许多,但是背靠着精心建设的防线还是抵住了俄国的第一轮攻势。

轰隆……

顿巴斯的炮火掀起巨量的烟尘,火药味弥漫在空气当中,震耳欲聋的炮声给予了乌克兰士兵极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这并不足以让顿巴斯的乌克兰军队心理崩溃。

一名参加过一战的乌克兰老兵在听到俄军炮声的第一时间,熟稔的大声嘶吼道:“进入坑道,该干活了,孩子们!”

在老兵的带领下,乌克兰军队的新兵没有因为俄国人的炮火惊慌失措而自乱阵脚,恐慌可以传播,而镇定同样如此。

在漫天炮火的掩护下,大片的俄国赤军敢死队,开始了第一轮进攻,手握着莫辛纳甘,曲弓着腰背试图靠近乌军阵地。

“机枪手等敌人进入射程后开火,给我盯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害怕浪费弹药!”

“蠢货,谁让你现在就开火的,我刚才不是说过等敌人进入射程再打,现在开火只能攻击空气……”

哒哒哒……

在乌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的扫射下,敢死队面前就好像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毫无疑问,在这种平原地带上,乌克兰一方的视野极其开阔,这让赤军的大部分行动都被乌克兰军队看在眼中。

而且借助射击孔,各种掩体,乌军士兵能够从容不迫的屠杀赤军敢死队。

在这种劣势的情况下,赤军指挥官果断的停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送命活动。

但是,这个时候在乌克兰军队的将领们指挥下,乌克兰军队开始对俄军阵地进行了报复性的反击。

虽然在火力上,乌克兰不如俄军,但是规模和数量也差不了多少,有着欧洲各国捐助的武器弹药,至少短时间里不需要担心被消耗殆尽。

轰隆……

乌军的炮兵开始针锋相对的还以颜色,重点打击赤军的炮兵阵地和战壕。

而且,很显然的一点,那就是欧洲各国援助乌克兰的火炮,步枪和机枪,性能上要比俄军装备要可靠的多。

而德奥两国对乌克兰军队的训练,这个时候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使得乌克兰士兵能尽可能的发挥这些先进装备的威力。

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肯定无法做到像一战中德法士兵那样的精确度和从容,但对付俄国赤军炮兵就绰绰有余了。

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乌克兰的火炮和弹药数量有限,后续想要大量补充,就必须依赖后方的运输,甚至需要从德奥两国补货。

而俄国则完全不同,俄国一侧的乌东地区,本身就是原沙俄时代的重工业基地,在战争爆发的同时,各个军工厂开足了马力生产武器弹药,而且可以就近供应前线赤军使用。

可以说当下,俄国和乌克兰双方各有优劣,不过总体上俄国一方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主要是双方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但是并无法有效转化为前线军队的战斗力。

哪怕赤军的战斗意志再强,显然也不可能靠着血肉之躯硬扛炸弹和子弹的攻击。

除非能够突破到顿巴斯的堑壕之中,贴身肉搏才能将这种战斗意志完全发挥出来。

但是,现在在机枪,火炮的压制下,很难突破到乌军的阵地前沿,更别说和伪军实现近战了。

而远战上,赤军的优势也并不大,只能通过优势火力和装备更加精良的伪军打的有来有回。

就这样,双方在第一天时间里,进行了多轮炮战,冲锋和反冲锋,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士兵,就像韭菜一样,被无情的战火一轮又一轮的收割着性命。

而这也让双方的指挥官极其恼火,尤其是作为进攻方的俄国赤军军官。

“该死,乌克兰伪军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靠着顿巴斯防线,伪军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这很不利于我们进攻,如果我们不想伤亡过大,那需要更多的火炮,来摧毁伪军的要塞和阵地。”

“伪军装备了大量原本同盟国和协约国遗留下来或者近期支援的武器装备,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情况,因为世界大战的原因,谁也不知道欧洲各国积累了多少弹药库存。”

“就我们本国的情况来看,帝国主义积攒的军火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英法德奥等国家的工业水平可是比帝俄时代要强的多,他们的武器弹药库存肯定也比沙皇时代俄国要多。”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欧洲的列强也包括曾经的沙皇俄国,都积累了数量惊人的武器库存,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庞大的武器弹药生产线。

而就现在俄国的状况来说,俄国工党政府主要继承的就是沙皇时代留下的兵工厂,至于武器弹药这方面,虽然也不少,但是因为当初沙皇俄国军事上的大溃败,很多都被乌克兰,波兰等国家继承。

这也是目前乌克兰军队主要弹药来源之一,不过如果乌克兰的傀儡政府,不能重新组建自己的国防军工体系,那这些库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只能越打越少。

前线俄国赤军指挥部对这一点十分清楚,但是乌克兰虽然没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可他们背后却站着多个帝国主义强国,尤其是德奥两国,都有十分强大的军工生产体系。

所以一名俄国将领说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我们能够想到办法,尽快突破顿巴斯防线,否则我们就有可能陷入当初德国和协约国在西线长期对峙的僵局。”

“但难点就在于,伪军构筑的顿巴斯防线已经比较稳固,同时他们不缺乏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和各类物资,有着打长期堑壕战的基础。”

“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毕竟连乌克兰的伪军都无法第一时间剿灭的话,那等到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恢复元气之后,不排除他们可能出兵乌克兰的情况,如果情况真到了那个时候,那将对我们大大的不利。”

正如这名俄国军官所说,对于乌克兰的战争慢不得,俄国迫切需要打开局面,否则的话,拖的越久,形势就越发对俄国工党政权不利。
可是现在大家面对堑壕战这种打法,都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除非使用更多的兵力,但是这样造成的伤亡损失也是巨大的,而俄国将领们并不想承担这样的风险。

而这也导致一时间,战争陷入了僵局之中,而前线的消息也在后半夜送到克里姆林宫。

因为战争的原因,本来就经常加班的弗拉基米尔同志,如今更是彻夜无眠,当第一天前线战报送过来时,他急忙仔细查看起来。

约瑟夫带着忧容对最高领袖说道:“现在,前线的战况并不乐观,堑壕战模式下,被动防守的波兰和乌克兰有很大的优势。”

“我们的军队迟迟不能打开局面,而根据他们的要求,如果想要不付出巨大代价,突破敌人的防线,只有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那就是用更多的大口径火炮,对顿巴斯等伪军政府建造的军事防线,进行重火力覆盖,直到彻底摧毁。”

“但是,我们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这也是受到了之前国内政策的影响。”

虽然是弗拉基米尔的左膀右臂,但是约瑟夫和弗拉基米尔还是有意见上分歧的。

就比如弗拉基米尔的新经济政策就很不合约瑟夫的想法,他的主张则是通过集中全国力量,通过严格的计划和行政指令,优先建设国防工业体系和重工业,先稳定俄国的安全形势。

而弗拉基米尔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休养生息的政策,在俄国经济恢复元气之前,弗拉基米尔并不想大动干戈,毕竟经历过一战和内战的俄国民众已经太累了。

至于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则完全是帝国主义先对乌克兰和波兰等国家进行大规模武装,从而威胁到了俄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俄国工党的战略,所以基于形势弗拉基米尔认为这场战争不仅要坚决打,而且要速战速决。

但是,现在第一天的战争已经说明,想要在军事上实现速战速决的目的,几乎不可能达到。

弗拉基米尔对约瑟夫说道:“约瑟夫同志,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但是你先别急,你的性子就像你的脾气一样,有些过于激烈,但是有时候又过于优柔寡断。”

“我也不敢说我的每一条命令都是正确的,就像当初我们实行战时经济政策一样,在内战结束时,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以至于引发了农民和政府的对抗。”

“而这次战争的结局如何,我们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认它的走向和影响,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战争是必然要打的,而且坚决要打,不得不打。”

“因为这不仅事关到我们俄国自身的安全,同时关系到全世界工党运动的发展,可以说这次战争决定着全世界的工党运动能否更加的波澜壮阔。”

“如果我们成功了,那对于全世界的工党人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同时引发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这场改变全世界无产者命运的伟大事业中来。”

“而关于你所说的政策问题,我们既然已经这么做了,这个时候想要短时间内调整过来也不可能,不过我却认为,新经济政策反而没有必要立马调整,至少目前国内民众的情绪告诉我们,这么做是正确的。”

“我们不能强硬的违背民众的意愿,这样一来就脱离了群众,和我们的初衷是相违背。”

“至于你们所担心的前线军事问题,我也想说仅凭借第一天的情况发展就下了最终结论,这是悲观主义的,而我们工党应该永远维持着乐观的态度。”

接着弗拉基米尔胸有成竹的说道:“前线的情况确实不太理想,但是这只是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情况可还没有反馈过来呢!等到明天我想我们应该就能收到好消息了,至于前线,继续维持现在的进攻力度即可。”

俄国前线的消息,可以通过电报及时传回莫斯科,但是敌后战场,虽然俄国政府已经给乌克兰等国家的后方的地下党下达了作战命令,但是因为敌后环境的原因,他们的行动结果,至少要等到明天才能初见端倪。

……

而正如弗拉基米尔所判断的那样,在俄国和乌克兰开战的当天,乌克兰后方确实不太平。

视角拉回西切斯拉夫市。

在俄国军队同乌克兰开战的前一天晚上。

马林科夫激动的说道:“同志们,我们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根据莫斯科中央指示,明天我们将正式发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起义。”

“配合前线赤军作战,切断乌克兰伪军的交通线和物资补给通道,同时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可以主动进攻顿巴斯防线的后方,亦或者派出军队沿着第聂伯河北上攻入基辅。”

马林科夫的想法确实疯狂,基辅是乌克兰的政治中心,可想而知,进攻基辅的难度有多大,而且西切斯拉夫市也就是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市,虽然和基辅一样,同属第聂伯河沿岸城市,但是距离并不算很近,中间还要经过其他重要城镇。

当然,马林科夫之所以有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并非无的放矢,因为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攻占基辅,而是为了引发乌克兰内部的动荡。

试想一下,如果乌克兰的后方出现一支军队,并且这支军队的目标是乌克兰政府首脑和高官们,这势必引发乌克兰政府内部的恐慌,毕竟越是位置高的人越惜命,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全国的大部分资源。

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他们势必抽掉军队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但是抽掉军队,就可能影响到前线乌军的安全。

但是,相较于前线乌军还是后方政府的安全更加重要,而且前线就算真的因此发生问题,那也能给乌克兰政府高层争取逃跑的时间。

不过,马林科夫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乌克兰的兵力暂时还是比较充足的,不过,马林科夫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因为他十分确幸,组织不只是派了他们小组到乌克兰搞运动,而是整个乌克兰的重要城镇都有工党组织执行这个计划。

所以,在明天整个乌克兰后方,恐怕都会硝烟四起,届时,遍地开花的暴动,将让乌克兰中央政府直接摸不着重点。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虽然组织上没有说,但是马林科夫敢肯定,基辅的地下党也会在明天发动暴动。

毕竟基辅是乌克兰的首都,俄国工党的高层怎么可能不重视这座城市,当初俄国工党夺取俄国政权,就是从沙皇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开始的。而一旦首都陷落,后面基本就可以锁定胜局。

当然,具体如何操作,马林科夫首先要确保的还是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起义能够一举成功,否则的话,别说进攻顿巴斯和基辅,如果失败,恐怕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整个工党组织都要折在这里。

(本章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8_98371/c11514070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