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后锋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宣扬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地改革!

    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可以迅速地让人得到绝大多数底层老百姓的支持,可是,另一方面,它也会让占据精英层次比例最大的士绅站到发动者的反对面去。谁也难说这件事最终的结果到底会是好还是坏,尤其是还是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得罪了统治层的士绅阶级,纵然能一时得利,却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楚钟南是无可奈何。如果不能迅速地解决朝鲜,他就要两面临敌。这跟为了那两万整编部队的归属扯皮不同,这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就算他明知道自己其实只是想占朝鲜的一些便宜,弄点儿兵,再弄点儿地皮,根本就没有灭亡朝鲜的意思,可朝鲜的那些士绅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这一仗必须打。不打,就会有人推着双方来打。

    而很显然,在土地改革这个大杀器面前,朝鲜士绅们的“反抗”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毕竟,穷人,永远是占绝大多数的。

    ……

    大明樂祯十年七月底,小北荒执政官兼最高军事长官楚钟南命令,原朝鲜整编部队编入第四方面军,之后,“土改”战役开始。第四军除留下一部守卫鸭绿江沿岸之外,其余部队自义州出发,兵分三路,先后破盐川、定州、博川、龟城、大馆、德川诸城,八月初,安德森整军攻破安州,直趋平壤。大军所到之处,所有地主、富农尽皆受到审查。政委鲁存保命令麾下的政工人员下到乡村,推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同时,小北荒还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土地改革的就像是一场来势迅急的大风暴,其迅急程度,甚至远远超出了发起者楚钟南自己。还没等朝鲜官方反映过来,这场风暴便已经扑天盖地的朝着他们压了过去。而顺着这股飓风,尤其是宣布城市居民不受土地政策影响,第四军所到之处,可谓摧枯拉朽。按照楚钟南私底下说的,这根本就是“志愿军对阵李承晚”!

    八月七日,平壤攻克。十日,南浦港、黄州攻克。十五日,海州、开城攻克;八月十九日,稍事休整,第四军前锋安德森已经攻至汉城城下。而在此之前,朝鲜君臣所纠集的军队跟第四军前锋稍一接触便告崩溃。而败逃的朝鲜士兵将近一半都加入到了小北荒的一方。

    八月二十三日,楚钟南写信给朝鲜国王李倧。二十五日,朝鲜宣布投降。第四军进驻汉城,对王室进行“保护”。八月底,李倧四子龙城大君李滚在某些朝鲜地方势力地支持下,在南方举旗起兵,反抗小北荒的侵略。楚钟南对此并没有反应,只是命令下属加紧培训政工人员,深入进行土地改革。九月中,龙城大君及其所属势力在小北荒新组建的朝鲜官军面前一败涂地,龙城大君被俘。楚钟南下令特赦,龙城大君被押往釜山软禁。

    九月二十日,因楚钟南严密封锁边境而迟迟未曾得到任何情报的皇太极终于得知朝鲜王室已降,小北荒定鼎朝鲜的消息后,匆忙率领大军赶往鸭绿江畔。清军与第四军留守部队,还有第三方面军水师在鸭绿江展开激战。清军强渡不成,损兵折将。其中,多尔麾下猛将遏必隆被第三军水师俘虏,额附扬古利被第三方面军火炮击中,当场身亡……清军暂时撤退。至九月底,鸭绿江开始结冰,第三方面军只得撤入海中,清军没了水上威胁,卷土重来。然而,第四军严阵以待,据城而守,清军屡攻不克。十月初,楚钟南自汉城北归。皇太极得到消息,情知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机会,又得知第三方面军主力由南关岭出发,正全力进攻金州,遂带领全军撤过鸭绿江,并派猛将鳌拜带兵支援辽东半岛守军。至此,朝鲜事件暂时告一段落,小北荒得到了朝鲜的统治权,虽然这个统治并不稳定,但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获得了绝大多数朝鲜人民心的小北荒在这个半岛上站稳脚跟的日子也为期不远,朝鲜君臣还有他们国内的原士绅阶层是最倒霉的,而除了这两家,原本以为得到了一个上好机会的清军却是最为郁闷。

    不过。郁闷归郁闷。楚钟南这一回所推出地土地改革不仅在朝鲜。同样也在大清境内掀起了一股股地暗潮。而通过眼线得知朝鲜人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狂热。皇太极和多尔衮等人也无不心悸。那哪是什么土地改革。分明就是放出了一群洪水猛兽。

    祟祯十年。十一月。宁远。

    当初袁樂焕力抗皇太极。让八旗军在数十年里第一次尝到了不胜地滋味儿。

    而也正是因为在宁远地战绩。袁樂焕在辽东竖立了自己无与伦比地威望。可是。也正因为这样。再加上樂祯先前所做下地他可以便宜从事地许诺。最终。让袁樂焕送掉了自己地性命。而在袁樂焕死后。宁远守将更是数次更换。直到皇太极起倾国之兵将祖大寿围在大凌城。各地支援地明军纷纷战败。宁远最后落到了懂得保存实力地某个年青人手里。而这个人。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地大汉奸之一。除了后世地汪精卫。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他。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地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崇祯四年。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

    。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i铁骑部队。

    正常的历史上,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

    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13,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

    吴三桂一生,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后世的人们虽然厌恶他的为人,但依然不能无视他所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

    “怎么样?打听清楚了?”

    吴三桂是一个混帐。这是几乎后世所有有点儿正义感的人们的共识。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是大明朝廷难得的良将。而且,其本人也是帅气非常,难得的美男子,要不然,也不会在武将地位不高的大明获得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即吴梅村)“白皙通候最少年”的赞誉(江左三大家,吴伟业,钱谦益,龚鼎,最终全部降清)。而现在,年仅二十五六岁的吴三桂不仅掌握着宁远和山海关,也是关宁一带最有实力的军阀。吴家产业遍布宁远和山海关一带,不需朝廷供给,便可自给自足。

    “都打听清楚了。小北荒确实在朝鲜施行了什么土地改革,把富户的产业都分给了那些穷户。如今,朝鲜士绅几乎是生不如死,倒是那些泥腿子,个个把那姓楚的捧到了天上一样,凡是小北荒的士兵,只要路过自己家门儿,那些朝鲜人都会拿出自家的东西供奉。”看着吴三桂坐在椅子上,手执书卷的淡然模样,吴升赶紧躬身答道。

    “啧啧,想不到啊。那楚钟南居然也是跟李闯那帮逆贼是一个货色。”吴三桂的兄弟吴三凤在旁冷笑道。

    “未见得。李闯之辈哪里是他楚钟南的对手?那些泥腿子只知道抢,抢完就跑,可这个楚钟南却是把整个朝鲜的民心都拉过去了,再加上他自己在小北荒的势力,进可攻,退可守,以后,咱们想必就能轻松点儿了。”吴三桂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说什么反话。

    “轻松?嘿嘿,倒也是。那些鞑子居然把朝鲜那边的事情送到咱们的手里,想必也是觉得楚钟南不好对付,又觉得咱们吴家正好也是大地主,绝不可能投降小北荒,想着让咱们松快松快,让他们好腾出手去对付楚钟南。”吴三凤点头说道。

    “可惜了这么个好机会。若是弄得好,跟小北荒一起夹击清军,说不定还能有些战果,得到朝廷的封赏。”吴升在一边小声摇头叹道。

    “封赏?朝廷能封赏咱们什么?什么封赏比得上地盘儿和手里的兵马?倒是那些鞑子如果撤兵的话,咱们的日子倒是能好过点儿。大哥,要不,过些天我再派人去圈些地?”吴三凤突然笑道。

    “去吧。鞑子既然给咱们送信,就肯定是不想在这时候跟咱们冲突。趁这时候往前挪点儿,也正好可以试探试探他们的诚意。”吴三桂说完,又对吴三凤说道:“不过,你可别太得寸进尺,那些鞑子可是不好惹的。万一惹恼了他们,野战咱们可不是对手。”

    “放心。我知道分寸。”吴三凤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吴升!”

    “在。”

    “你去京里一趟。去见老爷,让他老人家把小北荒在朝鲜的所作所为传扬出去。”吴三桂又接着吩咐道。

    “是。”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_9975/c340778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