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美丽的童年 > 第十二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二章

    晶晶和点点

    文/晓诚

    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样才会将自己的短处变为长处的可能,才能慢慢将自己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

    晶晶是个聪明的孩子。

    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讲一讲《小马过河》的故事。晶晶讲得很流利,而且很生动,老师表扬了她。

    轮到点点讲的时候,点点低着头,结结巴巴,别人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晶晶见了,拍着手,哈哈笑,还小声说:“真笨!”点点听见了,很生气。

    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画一幅画,晶晶画得很好,老师表扬了她,还把她的画给大家展示了一番。而点点画了好半天也没有画好,老师当然没有表扬她。

    下课了,晶晶走过来,拿着自己的画在点点面前晃了晃,还说:“我的画儿多漂亮!你的画儿真不像样!”点点看着,心里很难过。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应用题:“水里有二十三只鸭子,不一会儿有十七只上了岸,过了一会儿又有八只下了水,问:是水里的鸭子多还是岸上的鸭子多?多几只?”

    点点很快就列出式子,做好了。老师表扬她做得又快又准确。而晶晶呢,想了好半天,急得满头大汗,也没有做出来。

    点点看见了,主动走过去,说:“晶晶,我来帮你吧。”

    晶晶看了看点点,低下头,没有说话。

    点点坐了下来,把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说给晶晶听。晶晶终于弄明白了,完成了题目。老师也表扬了晶晶。

    第二天一大早,晶晶来到点点面前,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我很骄傲,自以为了不起,什么都比别人强,还经常取笑你,是我错了。我以后不再骄傲,也不再取笑你了。让我们做个好朋友吧!”

    点点听了,甜甜地笑了。她们手拉手,一块儿做起游戏。

    出卖时间的孩子

    文/皮朝晖

    吃苦后再品尝甜味,你会觉得更甜,付出后再得到收获,你会更珍惜收获。

    一个小孩儿去上学,他正焦急地等着公共汽车,踮起脚望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车总不来。这段时间真难熬啊!

    “收多余的时间有多余的时间拿来卖哟!”原来是个收破烂的白胡子老人在叫喊。只见他肩挑一担破箩筐,筐里装着几个白袋子。怪啦,收多余的时间,没听说过呀?

    有人问:“这多余的时间怎么个收法呀?”

    白胡子老人笑笑说:“按秒计算,收多少我就满足你多大的要求。而且,不高兴卖了还可以退!”

    小孩儿心里一动,等车的时间不正是多余的么?于是,小孩儿喊道:“老爷爷,我把等车的时间卖给你!”

    “好啊!”白胡子老人放下担子,说,“那么,你要求什么?”

    “我要车来!”

    白胡子老人弯着手指算了一下:“共计九百六十一秒,可以成交。”于是,白胡子老人拿起一个白袋子,往小孩儿头上套了一下。果然,小孩儿睁眼一看,车来了!

    这时,人们一窝蜂地往车上挤。

    “多么神奇的老人!”小孩儿却没有上车,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开了,“乘车的时间不也是多余的么?”

    想着,小孩儿又对白胡子老人说:“乘车的时间我也卖,我要求到学校。”

    一转眼,小孩儿到了学校。

    不费任何力气就能达到目的,付出的只不过是些多余的时间,小孩儿尝到了甜头。上课了,听着听着,小孩儿不耐烦了,心想:“上课是为了今后上大学,那么,小学、中学都是多余的,何不卖掉呢?”

    小孩儿对着窗口轻轻地喊:“卖时间”

    果然,白胡子老人探头探脑地出现在窗口了。

    小孩儿对老师撒了个谎,出了教室。就这样,小孩儿把小学、中学的时间全卖掉了,一眨眼,小孩儿变成了一个小伙子,而且是个有知识的大学生呢!

    大学生坐在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又想开了:“读大学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生活,我为什么不卖掉这些多余的时间,做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呢?”

    于是,大学生立刻成了国家研究所里一位中年科学家了!

    科学家在研究室里,面对着各种仪器、药品搞实验。一会儿,他又不耐烦了,心想:“辛辛苦苦地工作,为的是出成果,那么,我干脆用工作的时间换取成功吧!”

    于是,他换来了渊博的知识、不朽的著作和崇高的声望,他成了世界科技界的泰山北斗!

    但是,这位老科学家已是老态龙钟:不能工作、不能学习,甚至不能自理生活了。他整日躺在病榻上,享受着荣誉、赞美、崇拜……终于,死神来到了他的床前,冷峻地说:“你的时间耗尽了,你的生命到了尽头,跟我走吧!”

    “不!”他大吃一惊,回想起这一生,他只记得小学时的一段生活,以后的一切好像白纸一张,什么痕迹都没有,那正是被卖掉了的“多余的时间”啊!他绝望地叫着:“我的时间……”

    “别磨磨蹭蹭!”死神的话冷得像块冰,“走吧,我不喜欢动手动脚!”

    “不!”他痛苦地呻吟着。他感到自己的灵魂正渐渐地离开肉体,要飞腾而去了!猛然,他记起了那位白胡子老人,于是,对着窗口大喊:“卖时间哕!”

    死神一怔:“难道你还有时间?”

    这时,白胡子老人来了,仍然是那和颜悦色的样子。

    “时间老头?”死神后退一步,如临大敌。

    原来白胡子老人是时间老人!老科学家用尽所有的力气,叫出一声:“时间老人救我!把我的时间给我……”

    死神叫道:“时间老头,这人时间用完了,该我管啦,你不许插手!”

    时间老人笑着,拿出一只鼓鼓的大袋子,对死神说:“这些时间全是他的,怎能说他的时间用完了呢?”说着,在死神面前一晃。

    死神慌忙后退两步,说:“这,这……好吧,我以后再来找他算账。”死神悻悻地走了。

    老科学家回过气来。

    时间老人说:“你要想清楚,我给你的一切,可都要还给我!”

    “我愿意!”

    “好吧,退货!”时间老人纵声大笑,把大袋子交给他,“共计189.23675462亿秒,你点点数吧!”

    “不用不用!”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白袋子套在自己头上。于是,他又成了小孩儿。他一个劲地向时间老人道谢。

    时间老人收起自己的东西,然后,捋着长长的白胡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要记住,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数时间在奋斗、追求,只有极少量时间才是成功与享受……用于奋斗、追求的时间并非多余,而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小孩儿点点头:“我记住了。”

    于是,小孩儿仍然站在街边等着公共汽车。然而,小孩儿再也不觉得等车的时间多余了,这时候背一段课文,或者看一篇故事,或者观察一个景物……不都是挺有趣的吗?为什么要把这点时间从生命中抹去呢?正想着,车来了。

    7年后的报恩

    文/佚名

    5月12日,当地电视台连续播出了福利院感谢一位不留名的男士捐给孤寡老人30万巨款的报道。家里人看着电视,都笑了。我们知道那位男士是谁。

    2004年5月7日,一张来自四川成都的汇款单,打破了一个家庭的宁静——整整30万元,来自成都这个遥远的城市,汇给了已经去世多年的外婆。无论家中长辈如何回忆,“黄海滨”这个陌生的名字,也唤不起他们丝毫的记忆。家里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成都长时间停留过。姨婆甚至套用小表弟的网络语言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认识这个东东!”按照汇款单的联系方法,我们打电话找到他——黄海滨。舅舅告诉他,外婆已经去世,他当时就在电话那头失声痛哭。无论舅舅在这边如何追问他是何方神圣,话筒里传来的只是他的哭声。再打电话过去,已经没有人接听。

    第二天下午,当家里人决定把汇款单照原样寄回去的时候,他出现了。

    在外婆遗像前跪拜之后,二姨问他究竟是谁。他很有礼貌地说:“我叫黄海滨。”见我们一大家子都没有反应,他困惑地问:“难道奶奶她没有向你们说起过我吗?”

    “奶奶?”“奶奶?”我们更加如坠云雾,屋里顿时一片惊讶声。怪哦!孙大圣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但眼前的这个人,他是从哪冒出来的?

    “是的。7年前,我认识了奶奶,她挽救了我的一生。”只见他皱着眉,眼光四处寻找。“当年,有一个小女孩儿一直跟在奶奶身边,她应该知道我的。”

    于是乎,屋里的二十多双眼睛对准了我。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跟在外婆的身边最长。“我?我知道你是谁?”我摸了摸脑门,可这动作并不能帮助我回忆起什么。

    “你看!”这个叫黄海滨的人走上前来,拨开额前的头发,露出了一条伤疤,“你记得吗?”

    记得!我忽然灵光一闪。我不该忘记的17年前,在一家超市里,一个少年被三名保安按倒在地,他的额头因为碰到了柜台,血顺着额角流下。而他的一只手中还紧握着一块蛋糕,口中直喊:“我不是小偷,我不是……”

    我努力把那天的少年跟眼前的黄海滨联系起来。

    当时,外婆走过来,拉开保安说:“这是我孙子,我选了蛋糕,让他在这儿等我的。”见我与外婆大袋小袋提了一堆,保安半信半疑地松开少年,走开了。

    在超市的门口,外婆先用清水洗干净少年的伤口,然后一边用创可贴将伤口盖住,一边对少年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什么难处,但如果一不小心做错了事,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不管怎样,别丧失做人的最基本的自尊啊!”

    在那一刻,我看见少年的眼中原先的疲倦和颓废变成了震惊与感动。当少年对外婆诉说因为母亲再嫁,后父对他百般刁难,而且他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时,外婆立即掏尽了口袋中所有的钱,交到少年的手中。当时,少年跪在外婆的面前,发誓说,总有一天他会十倍、百倍、千倍地还给外婆这笔钱。他请求外婆留下姓名与地址,外婆写给了他,要他常跟她联系,有什么困难就来找她。没有想到,少年拿着外婆写的小纸片,一转身就跑掉了。这一别,我们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其实,外婆根本就不记得她给了你多少钱,而且,她只希望你过得好,并不指望你还钱啊!”

    “是285块钱。我用这些钱到了四川,从小工作做起……今天,我是回来报恩的。奶奶不在了,钱可以给你们。”

    “不,我们不会拿的。”去年动了一场大手术,欠了一大笔债的母亲站起来说,“如果我们拿了这笔钱,就违背了当初我母亲的意愿了。她只是帮你,而不是投资。”顿了一下,母亲又说:“如果你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报恩。”

    第二天,黄海滨回成都去了。

    5月12日,当地电视台连续播出了福利院感谢一位不留名的男士捐给孤寡老人30万巨款的报道。家里人看着电视,都笑了。我们知道那位男士是谁。

    恩重如山

    文/佚名

    林已经远赴加州,我相信林早已把这个美好的故事讲给了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而我也一直为这个故事感动着。我想,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充满了美好和希望,正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都存在着这样的人们呀!

    我的好友林就要应加州大学的邀请前往做访问学者了。他是我们这些朋友中间唯一获得博士学位的。在最后的那一个夜晚,我去给他送行。在他宽大的客厅里,他在与我们依依惜别的同时,委托我们一定要替他完成一件未竟的心愿,找到他的恩人。

    我认真地听完了他的叙述。我没有想到,林这些年来奋发努力的源泉,原来是从一个偶然发生的故事开始的。

    他的家乡在偏僻的乡村,那里很穷,能吃饱饭的人家就算是殷实之家了。他家里四口人,奶奶、父母和他。奶奶常年有病,父亲身体也不好,家里只靠母亲一人。在他8岁那一年,父亲的身体稍稍好一些了,就跟着村里人到一个小煤窑上去挖煤。不料正赶上了小煤窑坍塌,被砸死了。没有挣到钱,为了埋葬又借了很多钱,家里的饥荒就更大了。

    临近春节了,奶奶躺在床上有气无力,母亲出去了一整天卖家里仅有的一垛谷草,没有人买,又拉了回来。这个时候,不要说买肉过年,第二天吃的也没有着落。

    8岁的他已经懂事了,看着母亲悲苦的神情,他想到了自己养了一年的两只小白兔。那是父亲活着的时候花一元钱给他买来的。父亲说,你要天天割草喂它,它就会生很多很多小白兔,然后把小白兔卖了当学费,就有钱读书了。这一年多,他天天割草,风雨无阻,小白兔已经长成了大白兔,过了年就能够生小白兔了。他经常对奶奶和母亲说,我要让它生一院子的小白兔,卖很多的钱,除了上学够用,还给奶奶治病,买好东西给母亲吃。

    他实在是舍不得卖啊。可是,看着病床上的奶奶和无奈的母亲,他咬了咬牙说,把我的小白兔卖了吧,好买肉给奶奶包饺子。

    母亲的泪水刷刷地落下来。她知道那是儿子的全部希望和寄托,可是家里实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换钱了,总得让婆婆和儿子吃一顿水饺啊。

    8岁的他把两只小白兔装进背篓就到集市上去了。他蹲在街口,两只小手抓着小白兔的两只耳朵,向过往的行人喊:谁买小白兔!

    喊了多少遍,过了多长时间,他记不清了。到了中午时,一个穿制服的人在他的面前停了下来。他问他为什么卖小白兔,家里的大人为什么让他一个小孩子来卖。他一五一十地全说了,从父亲给他买小白兔,到他养小白兔,还有他的希望和憧憬。

    他记得那人听后沉思了很久,而后掏出了5元钱,又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给他说:小白兔不要卖了,还要养着将来上学用,这支钢笔送给你写字。而后那人帮他把小白兔装进背篓,让他赶快回家去。

    5元钱对于当时的他家来说,过了一个很富裕的年,买了肉,买了白面,还有鱼。

    第二年春天,他的小白兔一次生了6只小白兔,兔的规模一下子到了8只。后来最多的时候到了30多只。他一年当中卖小白兔能有几十元的收益,足够他上学用的,还能补贴家用。

    博士告诉我。他之所以能读完大学,正是这些小白兔的功劳。可是,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寻找那位帮助了他的人,却一直没有找到。他说,他一生受过很多帮助,但只有那一次最令他刻骨铭心。他说,也许那个好心人早就忘记了那样一件小事,他也许永远都不知他的那一次举手之劳,对于当时的那个孩子却是恩重如山。

    我对林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那个人了,但我们有更好的办法可以了却心愿,让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做这样5元钱和一支钢笔的事情。

    林已经远赴加州,我相信林早已把这个美好的故事讲给了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而我也一直为这个故事感动着。我想,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充满了美好和希望,正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都存在着这样的人们呀!

    红尘风雨路

    文/佚名

    滚滚红尘中,独行打工的这段日子,我唱了许多的歌,做了许多的梦,干了许多的活,也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当一切记忆沉淀下来,成为我记忆中挥不去的往事时,我知道是因为这一切凝聚了我对生活的虔诚。

    不喜欢醉生梦死的人,在孤独的时候总会思索些什么,回忆些什么,终究没有几个人能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样潇洒。岁末是怀旧的季节。在冬的一种几乎不近人情的严厉中,回忆和思索携来的一些近乎不柔性的情愫是独具魅力的。

    或许在这种季节中,我们拥有着不寻常的独特的资本,或者说一种天赋。成人的身材、少年的阅历和儿童的幻想集于一身,没有清楚的目的和过多的顾虑。总什么事要亲自去尝试,或许那种行动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考验,对生活的锻炼。

    我拥着这份奇异的心态,步入了一次社会的围城,品尝了它的五味,感受了人生的真谛。

    或许好奇心的驱使,那年的暑假,我去打工,他们都说这是一种时代潮,不过当时的我却从来没有讲。在不情愿中交过了押金,就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在一个较有名气的宾馆做事,一周的培训我已感到生活的艰辛与竞争的激烈。他们的要求,在那些干部模样的人走后要把整个房间收拾一遍被单一抛全展、不能再重复那个动作,一切本来已干净的摆设要重新再重新的擦拭,在不紧张的工作时间中,我已开始厌倦这种工作,在家从来不做事的人竟然还能去伺候别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在几个朋友的鼓励下,或者说压迫下,我坚持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训练期,我终于能自食其力,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因为我知道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而奋斗,为自己去努力活着。

    一个半月的工作中,我每天都起早贪黑,爱睡的习惯已飞到九霄云外,爱玩的性格信乎也变了许多,或许这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能有所帮助,至少我明白了,生命要去奋斗才会绚丽多彩。

    短短的假期已过,我又回到了校园中,但我不会忘记那段时光,虽然我仅赚到300元钱,或许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富商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我来说,它为我生命之旅着了一笔重色,我真正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明白在复杂的社会中,无能力的人就是社会的累赘,因为他经不起那无形刀剑之战,我想,这一点将成为我生命史中的一页。

    滚滚红尘中,独行打工的这段日子,我唱了许多的歌,做了许多的梦,干了许多的活,也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当一切记忆沉淀下来,成为我记忆中挥不去的往事时,我知道是因为这一切凝聚了我对生活的虔诚。

    工友

    文/佚名

    我的这位前工友,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多年来把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我常在报纸上,以诗文与他见面,他是编辑,我是作者。他还不知道,他当年走过的每一根枕木,我也走过;他握过的那根镐把,我也握过;胡乐山、白华山这两位很践的炊事员,他们煮的饭我们都吃过。但我与他绝不是作者与编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帆布手套的、破边草帽的、亲切的,在阳光的工地上挥汗劳作的工友关系。

    他阅读过成昆线博物馆似的山水,我也读过,读着读着他就成了名人,作为画家离开小站,而我只读出些一文不值的诗句来,让我还要继续满怀热爱地读下去。在小村机工队,其实我连他的影子都未见过,他在这个地方,待了一两年之后,就很杰出地离开了。但小村机工队有个会画画的老知青,这句话却早已让我耳熟能详。以至于后来我真的认识他了,并在报刊上读过他的许多笛声透出纸背的画作时,心里就想,这是我们的画家,多牛啊!所以不知情的人听我提起他来,直诧异我那些绵延不绝的自豪从何而来,我似乎是在扯虎皮作大旗,一个画家,怎么会与你这种文学小混混扯上这么近乎的关系,颇有那个之嫌。

    那一年,我以小知青的身份分配到小村机工队,还不知道这个工区早已是卧虎藏龙之地,出了一个文化名流,害得我一天到晚老把一本普希金诗选或雨果小说之类的名著别在屁股上,仿佛要对同志们说,别小看我,我有文化呢。于是老工人们、老知青们,凡是与这个画家吃过一锅饭,干过一样活的人,就开始向我讲述小村机工队的一个画家的故事,讲的人神情肃穆,面孔集中在某种哲学的表情上,精辟、深刻,完全适于我接下来对这位画家的想象和推断。这个故事大体是说这位画家,除了画得一手好画,人品也是一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从不鬼喊辣叫,很稳重。甚至有人告诉我有关他的一些隐私,说他有一付很板扎的男低音嗓子,下班后常躺在工床上低低地唱着“三套车”,这时候,说明他工作有些累了,正在休息。机工队的前辈们都听过他的歌,都认为他的歌真的好听得很,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觉得大伙儿是在提醒我,小子,学着点,别一瓶不满半瓶摇的架势,会摆弄几下破提琴儿,会吟几句歪诗算什么,有本事整点一鸣惊人的东西出来瞧瞧。不用说,我当然不是那棵葱了。

    恐怕这位画画的机工队前辈是我最早的偶像了,每听一回他的故事,我就会注意一回工棚里的墙壁,看看是否会有他哪一天酒后性起,就在墙壁上留下一星半点丹青墨迹,一不小心被我得到一幅传世之作也说不定。这当然只会令我失望,一个有教养的画家怎么会很张扬地搞这种小儿科的事情呢。

    只不过,画家在小村机工队留下的故事显得支离破碎,但仍被我发现,关于他的每一个碎片,都是那么地灿烂,像大地上那些闪烁不定的石头,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突然给你伟岸这么一下,成为一种叫定力或坚韧的精神。我的这位前工友,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多年来把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尽管他其实并不高大,但已羡慕得差点我也要预备画笔、宣纸,做小村机工队的画家第二了。特别是当老知青王志荣告诉我,我现在睡的床就是画家当年睡过的那张,连床摆放的位置都是一模一样。这消息多么鼓舞人啊,想想吧,一个爱做梦的人,比如我,睡在一个专门营造诗情画意的人的床上,会干出些什么事情。若干年后,我成为诗人,三套车在我嘴里唱得震天价响,桥梁、隧道、天空、河流,这些小村大地上的玩艺被我啊、啊、啊地抒情过后,我仍不无悲哀地发现,这个画画的仍比我高大,像我眼前一座永恒的艺术高峰。所以,当我大咧咧地直呼著名作家张蠡的名字,但这位画家,我的前工友,只要一见他,胡国辉这个我心目中光芒四射的名字,一旦从我口里出来,立即就变味、走调,变成胡老师三个字,且恭恭敬敬,既使是在令人心悸的权力面前,也时常大意的我,在胡国辉面前却一点也不会大意分毫。

    逝去的友谊

    文/佚名

    这幅画已经很多年了,每次看到它眼前便会出现雪云笑盈盈的身影,有人说画是没有感情的,其实画也是有感情的,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往事的怀念。

    每当看到墙上的那幅油画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雪云那张苍白而略显忧伤的面颊,我对油画的所有兴趣都缘于雪云,如果不是我那时年少幼稚,我想我会拥有一段美丽的友谊,可是,我却破坏了这个美好的结局。

    十一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儿,她和我同岁,个子却没有我高,她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雪云,听到名字我好像看到冬天那银白色的雪在云中舞动,第一眼看到她我就喜欢起她来,雪云浑身上下好像总有股使不完的活力,尤其那双眼睛充满了悟性。

    父亲拿出雪云的油画给我看,其中有很多都获了奖,父亲要我别总贪玩,好好跟雪云学画,看着手中的画,心中暗暗佩服雪云的才华还真喜欢起油画来。

    从那以后,在雪云的指导下,我在绘画方面进步很快,父亲也很高兴,夸雪云教的好,一切功劳都归于雪云,在温馨的饭桌上,雪云突然止不住地哭了起来,原来,她的父母也是搞艺术的,可是他们却在一次事故中去逝了,雪云从此成了一个孤儿。

    直到认识我后,雪云的笑容才多起来,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友情,整整一个月,我们好的像一个人一样,一起睡觉,一起学画,一起玩耍,如果不是父母对雪云太好,我想我们的友谊会一直下去,可是嫉妒让我失去了友谊。

    雪云各方面都在我之上,使她占据了父亲心中的位置。我的心开始不平衡起来,同时,我对雪云的态度也变得不友善了,我故意气她,不和她玩,不让她加入我们中间,看见她伤心的样子,我得意极了,从心里希望她快些离开,雪云发现我在排斥她,原来快乐的眼神又黯淡下来。

    第二天,雪云开始收拾回家的东西,闲下来的时候,她似乎有话对我说,我却故意不理她,雪云要走了,父母去送她,我却执意不肯去。雪云出了大门,又飞快地跑了回来。眼圈红红地说“静儿,我走了。”我把眼睛向窗外看去,没有吱声,雪云伸手递给我一幅油画,那是她的最美的一幅,她拉着我的手哽咽着:“你不要不理我,你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朋友,是你让我知道这世界还有友情,我走了。”雪云是哭着走的。

    当我真的想见她时,却永远也见不到了。父亲出差去看雪云才知道她得了白血病,已经到了晚期,她的呼吸已十分困难,她喃喃地喊着我的名字,想要见我。

    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时,还是没有看到雪云的最后一面,她静静地躺在雪白的床上,像睡着了似的,我哭着扑在她身上,可是已经太晚了,她再也不会睁开眼睛看我一眼,这幅画已经很多年了,每次看到它眼前便会出现雪云笑盈盈的身影,有人说画是没有感情的,其实画也是有感情的,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往事的怀念。

    新朋友

    文/佚名

    男孩子让我看到了北方青年特有的朝气,热情,真诚,坚毅,即使一份最寻常的工作,也是栉风沐雨,永不言败。就像北方的春天,大地返青,充满希望。

    男孩子上楼的声音很响,咚咚咚咚,我能想象到他厚底旅游鞋踩在楼梯上扬起的尘屑。

    男孩子负了一肩的报纸,清瘦但很精神,他貌似职业化的语言对我说:“你好,我是某某报纸的发行员……”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你们能每天把报纸送上十二楼?要知道这幢楼只有早午晚三个时段有电梯。”

    “没问题。”男孩子回答得干脆而坚毅。

    “那我先订半个月的,可以吗?”半个月五块钱,不过是听可乐的价格,男孩子却要为他的承诺每天爬楼梯。我猜他不会答应,谁知他回答得比上一次还干脆,“好!”

    我淡淡地笑着,我想从今往后,我该养成读报的习惯了——男孩子的诚意打动了我,我甚至开始喜欢这样一份从长春“舶来”的报纸。

    我是被乒乓的敲打声扰了午觉的,披衣起床,漆黑的楼道,有人在钉报箱。

    我说:“小伙子,你好!”

    男孩子依然穿着印有“xx晚报”字样的红色外套,乌黑的发滴着窗外飘过的雨,见我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吵到你啦?”

    因为是承重墙,男孩子已经钉歪了六七根钢钉。”用电钻,可以吗?”男孩子征询我。我把双向插头的位置指给他看。

    电钻一声响,我就不得不躲到阳台上,那“吱吱哟哟”的声音绝对是噪音。站在阳台上,一面用手捂耳朵一面在想,男孩子每天钉的报箱对不止十个八个,如此扰人的声音,他怎么忍下来的?男孩子走后,母亲问我订一份的报纸男孩子能挣多少?我说不知道,但我真心希望男孩子比我这样用笔写字的人挣得多。会出那么多艰辛和汗水,是应该得到回报的。

    窗外雨密如织。这场雨隔着多雪的冬天一直下到四月干涸的泥土上,就在几天前,鹅毛雪拂了一身还满,然而也只是几天的工夫呵!雨和雪的界限就分明了。北方的春天就该是这样吧!

    男孩子让我看到了北方青年特有的朝气,热情,真诚,坚毅,即使一份最寻常的工作,也是栉风沐雨,永不言败。就像北方的春天,大地返青,充满希望。

    打破冷漠的心墙

    文/佚名

    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在与人交往时,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人者才会被爱。你会获得许多关于爱的美丽传说;当你陷入困境时,你会得到许多充满爱心的关怀和帮助。

    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间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的床靠着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坐一个小时。另外一个人则终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坐起来的时候,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人们在绿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戏,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差点儿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儿穿着漂亮的夏装……朋友的诉说几乎使他感觉到自己亲眼目睹了外面发生的一切。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外面的风景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越是这么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就越想换位子。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人忽然被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渐渐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时那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尸体被静静地抬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人开口问护士,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他,将他换到了那张床上,他感觉很满意。人们走后,他用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张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几天之后,他在自责和忧郁中死去。他看到的不仅是一堵冷漠的墙,还有自己心灵的丑恶。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是要懂得去爱别人。如果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呢?朋友,丢掉你的冷漠,打开你尘封的心,释放心中的爱吧,你的生命会因爱而更精彩。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生长的沃土。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_12964/c40532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