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五章
母亲
文/佚名
弟弟一哭闹,就能得到五分零用钱,如果是几个姐姐不小心逗哭了弟弟,就会挨母亲一顿打。我和姐姐从来不敢惹弟弟伤心。
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那时我才8岁,弟弟5岁,每天晚上我和弟弟同睡在一个铺上。
我母亲特喜欢弟弟,五个孩子,就他是个男的。生我的时候,已是第四个姑娘了。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商店负责人,好心的人劝我父亲把我送人了,对父亲有成见的人却背后骂父亲是“绝代子”。父亲为了我母亲月子里不气成病,安慰母亲说:“姑娘还更好些,我更喜欢,干脆就叫‘喜妹’”。听了父亲的话,母亲苦笑地点点头。父亲是爷爷的独儿子,为了不使祖宗断香火,让父亲早日有一个传宗接代的人,可苦了我那三寸小脚的奶奶。隔三逢四,奶奶都要带上香、纸、菜油等供品,一步一挪来到当地的“鸡观山”寺庙,烧香祭神求菩萨保佑,让我母亲早日为父亲生个儿子。
天也有顺人意的时候。我三岁那年,一天从母亲的房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接生婆喜滋滋地走出里屋,告诉我那早已等候在门外的父亲:“生了,生了,生了个儿子!”只见父亲双眼笑成了一条缝,立刻跑到对面的铺子里,买了两封鞭炮,乒乒乓乓放起来,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全家人可高兴了,有的忙着给母亲去煮红糖鸡蛋,有的去杀鸡,大姐忙着淘糯米捂白酒,我呢,像过年一样快乐,在家里跑出跑进,跳上跳下。只可惜奶奶当时已去世,没有享受这份快乐。父亲终于嘘了一口气,对母亲说:“好了,好了,我终于有一个儿子了,名为‘明好’吧!”母亲舒心地笑了。
自从我家有了弟弟后,增添了一口人吃饭,生活就更困难了。刚念完小学的大姐,因为要领弟弟,从此再也没有上学了,弟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来不挨打,吃的穿的都比我和三个姐姐好,如果我和姐姐哪个逗哭了他,就会挨母亲一顿打。弟弟三岁时,正赶上六。年过苦日子,我们全家常常吃不饱。我和姐姐耐不住饿,就去城外拔青草来煮吃,由于解不出大便,肛门常常脱出一节来。母亲每天上班很早,头天晚上就用小钵子一人一钵蒸好第二天的饭。弟弟每天晚上总是守着母亲蒸,等饭蒸熟了,他就嚷着要把他的那一钵饭,吃一半留一半,母亲心痛弟弟,就从小钵里划一半饭给他吃,弟弟吃完了一半,又嚷着吃完另一半,母亲等第二天,只好将自己的那一小钵饭的大半给弟弟吃,自己常常饿着肚子去上班。弟弟五岁时,苦日子刚过,食馆里有米线、馄饨卖了,为了给弟弟加强营养,每个星期,母亲就要买上一碗米线或馄饨给弟弟泡饭吃,我和姐姐看着弟弟吃,馋得直淌口水。母亲下班回家,就去帮父亲的商店加工切萝卜丝,常常要到深夜一两点钟。我和姐姐要帮母亲洗萝卜,一到冬天,洗萝卜的水都是结过冰的,我和姐姐的双手冻得又红又紫,常年生冻疮。我和姐姐从来没有一分零用钱,可弟弟一哭闹,就能得到五分零用钱,如果是几个姐姐不小心逗哭了弟弟,就会挨母亲一顿打。我和姐姐从来不敢惹弟弟伤心。
一天,我放学回家,弟弟嚷着要去河滩抓小鱼,怕弟弟哭,我只好领着他去。河边的卵石长着青苔,弟弟赤着脚踩上去,一不小心摔了个跟头,弟弟的衣服湿了,我想可闯出祸了,母亲知道后,我一定要挨打了。果不出意料,母亲对弟弟说:“今天晚上我要打死喜妹。”也许是出于姐弟之情吧,或许是弟弟觉得是自己闯的祸,当我和弟弟刚睡上床后,弟弟就告诉了我:“喜妹,呆会儿妈妈要来打你,我们两个换头睡吧!”我说:“要是妈妈打着你怎么办?”弟弟说:“我就使劲哭,妈妈就不会打我了。”于是我就欣然地同意和弟弟换头睡。母亲打我们的时候,总是爱放在睡觉时,因为这时,我们脱掉了衣服不好跑。听了弟弟的话,我一直没敢睡,过了好长的时间,我听到了咚、咚、咚母亲爬楼梯的脚步声,我浑身直打颤,一骨碌就钻到床底下去了。母亲不开灯,掀开被子就打,殊不知,发出了弟弟的一阵阵痛哭声。母亲感到不对劲,打开电灯,只见弟弟一人躺在床上哭,母亲见状,大声地哭喊:“暧唷,打着我的宝贝儿子了!”母亲紧紧地抱住弟弟,小心翼翼地下楼去她的房间了。我害怕得要死,一夜缩在床底下,生怕母亲折回来找着我再打。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姐和我及弟弟都先后长大了,并参加了工作。姐姐和弟弟在当地的一家兵工厂工作,我只身一人在云南工作。十三年前,父亲去世了,母亲退休在家养老,由于母亲所在的单位是集体企业,后来连退休工资都发不下了。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我们几姊妹每人每月给母亲15元生活费。母亲的年岁大了,按道理应该多吃点多穿点,可她却偏不这样做,她舍不得吃穿,把省下来的钱悄悄地送给弟弟,使几个姐姐十分生气,常常埋怨她到老了还在心痛儿子,并且不准她这么做。母亲嘴上虽然答应,可背地里仍然改不了。
母亲老了,为了图清静,只愿意单个人住在一边。我的姐姐三天两头去看望母亲,每次去总要炒一点儿好菜捎去。母亲病了,姐姐赶忙托着单车把母亲送到职工医院去看病,母亲需要住院,几个姐姐轮流照顾、服侍。母亲病好后,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改变,逢人就讲:“我女儿对我真好!”母亲临终前,把我姐姐及弟弟叫到身边说:“儿子、姑娘一样好……”。
今天,我早已做母亲,而且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可我却十分疼爱她,因为我认为:男女都一样。甚至我认为:只要女儿听话,成器有孝心,不知要超过儿子多少倍!
天使的翅膀
文/佚名
天使的翅膀,多么晶莹剔透!妈妈的话,多么温暖人心!相信属于小男孩儿的天使的羽翼一定会越长越丰满,总有一天会载着他和梦想在广阔的天地白由地飞翔。
“妈妈,天使一定很快乐,因为他有一双漂亮的翅膀。”儿子用羡慕的眼光专注地盯着橱窗里的水晶天使久久不愿离开。
“孩子,你也是天使,是上帝派给妈妈的快乐小天使。”母亲微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和祥和。
“可是我没有翅膀啊!”孩子的眼光略带着些忧伤。
“不,我的好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只是因为要穿漂亮的衣裳,所以翅膀就没长在背上,”
“那长在哪里?我有翅膀吗?为什么我看不见啊?”孩子那充满好奇的眼睛比水晶还要明亮。“你的翅膀长在妈妈的心上啊。”母亲抚摸着儿子那昂得很高的头,眼里充满了无尽的柔情。
“我的翅膀怎么会长在您的心上呢!长在您的心上我怎么飞啊!”孩子的小嘴噘得很高,失望分明已写在了脸上。
“别急孩子,因为你的翅膀还没有长大,等长大了会让你飞的。”
“真的,那您能告诉我翅膀现在有多大了吗?”
“你好好听妈妈问你。”
“嗯!”儿子急忙点头。
“好儿子,你是不是很讲礼貌啊?也从不欺负其他小朋友啊?”妈妈问。
“那当然。”儿子无比自豪地说,“我跟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关系可好了,因为您经常告诉我对人有礼貌。”
“很好,我看看,翅膀已经长大点了,孩子你要一直这样做哦!那翅膀会长得更快的。”
“真的?”孩子的眼睛睁得很大,黑眸里仿佛看到白云轻轻地飘过来。
“孩子,你是不是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啊?”
“那当然,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撤谎,撒谎不是好孩子。”
“翅膀又长了点儿哦!你要一直做个诚实的孩子,翅膀会长得更大!”
“知道了。”孩子非常虔诚地回答。
“儿子,你是不是要做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啊!”妈妈用鼓励的眼神等待儿子的回答。
“妈妈,我要做保护正义的使者,也要保护妈妈。”说到这里,孩子坚定地做了个握拳宣誓的动作。
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好孩子,妈妈又看到翅膀长大了些。”
“妈妈,我以后是不是听妈妈的话,做好孩子,翅膀就会长得很快啊?”
“真聪明,我的孩子,要做好人,做快乐的人,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人,翅膀就会长得很快很大!只有让翅膀越长越大,你以后才能更好地飞翔!”
“妈妈,我要快快长大,也要让翅膀快快长大,我要和天使一起飞翔!”孩子非常认真地说。“会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会飞得很高很稳的!”妈妈回答道。
孩子可能现在还没有办法真正明白这番话的含义,不过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双想腾空飞翔的翅膀。
“小天使,等我的翅膀长大了,我带你回到天上去,以后我们一起快乐地飞翔哦!”
妈妈的眼里有些湿润,她多么期待看到儿子展翅飞翔的样子啊!
过时的手帕
文/佚名
一方手帕就是母亲心中的一片天空、一束希望,所有的爱与希冀全在手帕间珍藏。当我们渐渐长大,慢慢遗忘的时候,母亲却收藏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到以后细细咀嚼,慢慢回味。母亲收藏起来的,是对我们的爱的见证。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味。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交织着陌生的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儿蓝色的,还记得吗,你三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10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10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工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我还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儿时生活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把它抛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而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已在我的记忆中变淡了,甚至是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想象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虽然是对我说,但更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一棵枣树
文/佚名
也许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泛而虚假的,但唯有母爱是最真实的。在我们生病时,第一个陪在我们身边的是母亲;当我们取得成绩时,给我们真心鼓掌的人也是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我们的快乐!
我生长在穷山乡,家贫加上小时候多病,生性敏感。记得在我4岁那年高烧不退,母亲背着我就往十几里外的公社卫生院跑,一路上她瘦骨如刀的背脊硌得我生疼,我就哭着让她抱。那段路有多长,我没有概念,只记得寒冬腊月母亲脸上淌着汗珠子,一点一点地紧走。我还记得在光秃的山道上看见一棵惟一没被砍伐的枣树。
回来时,母亲心情轻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我静静地躺在她怀里,只觉得她好美,天空好美。可我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有点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来时长在小路右边的树,现在跑到了左边。母亲笑起来,但她没读过什么书,一时言语说不清,索性抱着我把身子转来转去地比划。
如今当我在原野上漫步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去看小路上左边的树和右边的树,我在母亲怀里想竭力找到的那一棵枣树,那一棵一直长在我生命年轮里的树。在我寻得很苦的时候,就会想起朴素如泥土的母亲和她那朴素如庄稼的话语:转个身,你就会发现那棵枣树。
算命袋
文/佚名
用你的爱心去温暖你的亲人,他们需要你的爱。其实只要在一些小事上动动脑筋,把你的爱表达出来,便会有很好的效果。一句关怀的话,一杯热茶,都渗透着爱,就像这个小女孩儿一样,一定会给妈妈一个惊喜。
刚吃过晚饭,我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不时形迹诡异地出入儿子的房间。不一会儿,便传来房间里儿子不耐烦地抱怨声:“讨厌,人家还要做功课呢,一直问,一直问,去问妈妈啦。”
我正忙着收拾碗筷,听到了女儿细声细气地说:“不行啦,这件事情绝对不可以让妈妈知道的。”
我心里纳闷着,也没工夫去问,等我全部忙完了,正在坐在书桌前看报,女儿两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走了进来,然后甜蜜地说:“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我做了一个算命袋送给你,你可以用它来算算你以后过得好不好。”
然后,女儿递过来一个厚纸板做成的有把手的袋子,袋子上画有各色小花朵,小花朵中用红色彩笔写着大大的“算命袋”三个字,袋里有五支折叠起来的纸签,女儿兴奋地怂恿我:“你抽抽看嘛,看看运气好不好?”
我闭上眼,抽了一支,拆开来,上面写着“你以后会有一个很体贴的丈夫”。
女儿满心期待地等着看我的反应如何,于是我便故作惊喜地欢呼,表示这正是我一生中最期待的事。女儿于是又眨了眨眼示意我再抽一支签:“说不定还有另外的好运气哦。”于是我一张张地打开:“你将来会有一幢有院子的房子。”
“你会永远年轻美丽,并且永远都不会发胖。”
“你会活到很老很老。”
拆开最后一张时,我的眼睛一下湿起来,上面写着:“你的女儿以后一定会非常孝顺你。等你老的时候,如果牙齿掉光了,她会用小火áo稀饭给你吃。”
女儿害羞地补充:“‘熬’怎么写,哥哥不告诉我,所以只好用拼音了。”
收集阳光
文/佚名
把阳光收集起来送给自己的奶奶,小男孩有着多么纯净的童心和对家人深情的爱啊!那收进瓶子的,不只是明媚的阳光,还有小男孩对奶奶深深的爱。
那段时间很不如意,连抬头看天都是阴沉的。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见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我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昆虫或蜻蜓装到瓶子里玩的。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儿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在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演示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盛满清水的罐头瓶子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馥郁着一种泼辣的原野气息。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是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只。
老人得的是老年偏瘫,常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阳光对身体有好处。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发明。
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常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这或许是因那用心收集来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男孩还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而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
儿子的鱼
文/佚名
尊重孩子,是给予他们最大的爱。故事中的父亲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与大鱼搏斗,在儿子胜利后,尊重儿子处理战利品的权利。有这样一个明智的父亲,他的儿子一定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十二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掺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钓竿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渔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一条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鲑鱼猛地向下游窜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钓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上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茂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十四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地震中的父与子
文/佚名
无论发生什么,父亲活着就一定会想办法救出自己的儿子,儿子也坚信这一点。当灾难来临时,父亲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这是一对心灵相通的父子,他们用爱和信念创造了奇迹。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使三十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过巨大灾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跃入角色
文/佚名
鸟儿长大了,就要离开鸟巢,飞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孩子也是一样,有一天他们会独立,会靠自己完成生活的角色,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他们自由,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一个春天的中午,父亲陪他五岁的儿子在广场上玩。
男孩手拿篮球在脚前拍打着,他瞄准篮筐。父亲坐在远处一条长凳上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儿,有几个大一点儿的男孩摇晃着走过来,将球抢走了,那个男孩被抛到一旁,变成了观众。
为了摆脱儿子的困境,父亲走向儿子问他是否想收回那个篮球。孩子回答说:“不,我想我能对付。”他静静地站在其他孩子们中间耐心等待,然后抓住时机猛然接住篮球,再将它扔给大孩子中间的一个人,直到他们之中的一个又把篮球传给了他。
父亲坐在阳光下仔细注视着儿子的身影,心里默默地说:“再见,我的孩子,你长大了。”
就必须创造机会,主动和别人交往。
漏掉的三好生
文/陈庆苞
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学生很久之后才能领会并真切地为之感动的。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上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要当“三好生”。尽管他学习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驻地军官子女,他们不像农家子弟那样红着脸到主席台上拿了(甚至可以说是“夺了”)奖状就跑,而是大大方方,到主席台上先向校长敬少先队礼,然后双手接过奖状,再昂首挺胸地走回来。他很羡慕他们。
正想着的时候,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他没有多想,便跑上了领奖台。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过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你看看,上面并没有你的名字啊。”
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当时肯定全场都笑了。只听同学“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枝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时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枝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枝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人大学。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笑吟吟地反问:“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一个人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生命中的那个夏天
文/牧村
父亲用他的方式教会我选择成长的方向。
15岁那年夏天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做了有生以来最大胆的举动。
那天离放学时间还早,我不顾老师和同学们的百般阻拦背起书包离开了学校。快到村口时,我把书包毅然扔进路旁的臭水沟里,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家,爹正在给牛筛草,看见我,愣了愣,问,放学了?
我在内心里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不念了,我说。
为啥,爹问。
听老师讲课像天书。说完,我盯着爹的手和脚,它们很安静,丝毫看不出有扇耳光和踢屁股的欲望。
那明儿帮我做活吧。说这话时,爹连筛草的动作都没停。
我心里的一块巨石落地,真没想到爹会答应得这样痛快。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爹叫醒了,让我跟他去锄地。走在晨光熹微的小路上,我有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可在地里干了一会儿,我的欢实劲就没了。这地实在太硬了,不用力锄刀就进不去。锄了不到3条垄,我就两臂酸痛,手掌里起了泡。后来,手掌上的泡都磨破了,露出里面的嫩肉,钻心地疼。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我疲惫地回到家里。
吃完饭,本以为能睡个午觉,可是爹又扛起锄头拿着镰刀走了。我只得无奈地跟着,顶着头上白花花的太阳。太阳很毒。爹到了地里就脱去上衣,露出古铜色的皮肤。我也效仿。刚开始微风轻拂,很爽,可是不一会儿,我没经过太阳锤炼的皮肤就被炙烤得火辣辣地疼,一揭一层皮。我只好赶紧穿上衣服,汗水把衣服湿透了,黏腻腻的。整个下午我都在溽热中受煎熬。
终于要回家了,爹像个割草机飞快地割了小山一样的两垛草,他背起了其中一垛。我背另一垛,还没背起来就被压趴下了,我想喊爹,可他早走没影了。我费劲地爬起来,把这垛草连拖带推终于弄回了家。到家时,天已经黑透。吃完饭,刚要睡觉,爹又叫我和他一起给牛铡草。忙完,快半夜了,我浑身瘫软地扑到炕上,脑袋还没有找到枕头就睡着了……一连许多天都是这样,我被爹支使得像个陀螺,没有一刻停歇。我的身体酸痛,手上和脚上长满了茧,对劳动重新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校离我家不远,在干活的间隙,偶尔会听到从学校方向传来的同学们的嬉闹声。我轻叹一口气,如果我不那么轻易地离开学校的话,那么此时在校园里奔跑的人群中应该有我的身影。看我愣怔,爹总会重重地咳起来,提醒我继续干活。
地总算锄完了,我长出了一口气,以为到了农人最潇洒的夏闲时光,我也可以歇歇了。没想到爹套上牛车,让我跟他一起去拉石头。
来到石场,我看到每一块都有七八十斤重,且都棱角如刀。见我发愣,爹讥讽说,光会看,石头是跑不到车上的。我有些生气,冲动地跑到一块石头前,弯下腰,企图搬起它。可我涨红了脸,它却纹丝不动。我不得不重新调整,长出一口气,双手扣住石头底部,然后把整个胸膛都压在上面,持续了十几秒,石头终于离开了地面。我吃力地迈动双脚,把石头送到牛车上,卸去重担,顿觉眼前发黑,嗓子眼发甜。
就这样干了一上午,牛车来来回回不知拉了多少趟。我彻底累垮了,两手血迹斑斑,胸膛和肚皮也被划烂了。爹却看也不看我,只是搬石头和吆喝牛。我心凉如水,爹以前不是这样的,虽然脾气暴躁,可对我还是挺关心的,我就是咳嗽几声,他也要问问。如今,他对我,像对不相干的外人。
中午,我是被牛车拉回家的。崎岖的山路,老牛几乎颠散了我的骨头。我饭也没吃,倒在炕上,那种感觉就是奄奄一息。
下午,爹又套上了牛车,叫我说,走啦,再不走,后半晌就不出活了。
我没有动。
爹怒吼,满院子都听得见,以后的路长着呢,这一点点累就受不了?
我眼里含着泪,猛地坐起来。到了山上,我望着满山牛犊子一样的石头,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也许会死在这里,在太阳落山之前。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_12964/c405327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