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北平的重要外交官员叫来后,井上并没有说话,而是面色阴沉地盯着手中的前线报告,嘴角紧抿。
广福镇的这次进攻,最初被大本营寄予厚望。
但现在的战况,非但没有如预期般一帆风顺,甚至损失远远超出了最坏的预期。
且不说国军的顽强抵抗,单是日军自身的兵员损耗和补给不足,便已足够令人头疼。
这个情报,基本上已经预示着日军原本依靠一场速胜,使华夏屈服求和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井上是懂军事的。
从兵力和补给的角度来看,广福镇一线的进攻,恐怕将成为申城二十万派遣军的最后进攻。
而这样的失利,将会如何影响华夏,国内乃至国际的舆论局势?
他一想到,便觉得胆战心惊!
“诸位!帝国在松江战场的进攻,暂缓了。”
井上看着来到面前的外交人员,神情严肃,声音中带有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但对于广福镇前线的战报,不必过度解读。
这不过是支那军队的一次短暂反扑,他们维持不了多久的。
皇军拥有充足的兵力和长远战略的支持,绝不会因为这区区小挫,而改变方针!”
他凌厉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再次重申倭国的强硬姿态。
但匆匆聚在一起的外交官员们,并没有因为井上的话感到轻松。
他们已经听说了战报,大概能猜到当前的局势有多不妙,神色间皆是掩饰不住的焦灼与不安。
人群中,某个年轻的外交官员闻言,悄悄叹了口气,忍不住嘀咕道:
“若是军队当初多备些武器和物资,哪里至于陷入如此被动局面?”
而随行的外交参赞小林也看向井上,同样神色凝重地问道:
“大使阁下,若英美法继续观望不定,明天的会议,我们会更加被动。
当前申城的战线补给,已经十分吃紧,若是不能获得后援,我们在北平,恐怕……”
井上听了,不悦地皱起眉头,沉声打断道:
“不必惊慌,前线不会轻易崩溃,支那军没这个实力。
皇军重整旗鼓后,必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夺取广福镇,以确保后续计划顺利实施。
至于资源调配……”
他冷冷看了小林一眼,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继续说着这些自己都不信的话。
“国内再怎么捉襟见肘,也会倾尽全力,帝国会用最短的时间结束这场战争!”
面对井上不容辩驳的强硬态度,小林只能暗暗叹息一声。
他们再不愿承认,事实上,此时倭国在申城的军事投放,已基本达到极限,不可能让战事无限拖延下去。
在最初规划时,倭国军方从未预料到华夏军队能在正面战场上,硬拼到这种程度,战斗的消耗已经远超预期。
井上的话语虽充满笃定和自信,却无法掩盖战场上资源短缺的事实。
申城的二十万派遣军,此时也是进退两难。
他们的计划原本是迅速攻占华东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控制远东战线。
但眼下,仅仅是在广福镇的损失,就超出了预期。
二十万军队,伤亡超过三万,防御或许暂时没问题,但已经基本失去了大规模进攻的实力。
倘若战事继续胶着,不仅将影响到倭国在东亚的长远战略布局,甚至还会导致其国内资源调配的严重不足。
……
……
而另一边,英美法各国代表们,也陆续了收到国府发出的战报。
北平的美国使馆内,气氛十分微妙。
三国代表们围坐在长桌前,他们原本都以为在这场战争中,日军获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却没想到还会发生如此意外。
桌上众人彼此交换着隐含深意的眼神和轻微的点头,似乎默契地达成了某种共识。
不过,各国代表似乎都在等待着谁先开口。
那份来自松江战场的战况报告,让各国间微妙的斡旋,再次拉开了帷幕,
美国代表威尔逊率先打破沉默,带着他惯常的轻佻笑容,微微欠身道:
“各位先生,看来,这次倭国的军事行动遇到了一些……呵,可以说是超出他们预料的麻烦。
日军在广福镇和蕰藻一线的攻势并未取得胜利……这份战报说明,华夏军队仍有相当的实力。”
他话音一落,英国代表布莱克嘴角就勾起了一抹轻蔑的笑意,针锋相对道:
“哦?不过是一场失利,威尔逊先生就对倭国失去信心了吗?
再怎么说,华夏军队至今为止的表现可不算亮眼,而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足够说明他们的实力了。”
而一直力图在远东战事上保持观望态度的法国代表洛朗,在听完英美两国代表的观点后,斟酌着开口道:
“各位先生,你们就这么轻易做出判断了吗?
日军此战的损失虽然不算小,但众所周知,倭国还未倾尽全力,只要他们的后续兵力能尽快补充上来,结局仍然不会有变啊。”
威尔逊不急不缓,随手翻开了战报,指尖在上头轻点了几下,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我很赞同洛朗先生的看法,华夏军的表现确实不够亮眼,现在或许是他们最后的挣扎,或许并非如此。
但,华夏军队若能在广福镇坚守下去,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再等待一下吗?
日军是否真有实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长期战事,同样很难说。
据最新消息,日军由于前线补给压力激增,甚至其国内的战略物资也开始吃紧了。
我想我们都有理由重新考虑,或者说斟酌一下我们的立场!”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的气氛已明显不同,三国代表的目光中,都不约而同地带上了一丝迟疑。
洛朗面无表情地低声与身边的秘书交代几句,示意对方记录战报要点。
而后,他若有所思地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带着明显探究的目光在会场内的其他代表之间流转。
“这可真是有趣。”
英国代表布莱克抿了口咖啡,语气冷淡中带着些许轻蔑:
“倭国这边失去些许优势,我们便要重新站队?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毕竟倭国在战略物资上并不依赖于我们。
再者,这个所谓的捷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万一,那不过是倭国军队的试探而已。
若他们的后援已经赶到,我们现在的选择,恐怕过于……仓促了。”
威尔逊听出了布莱克的揶揄,他放下手中的战报,脸上依旧挂着从容的微笑,话语间却多了一份让人难以捉摸的笃定:
“布莱克先生,正因为是试探,才更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问题。
正如你所言,日军并未将所有兵力投入,但在松江战场上,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而我们美利坚的情报体系,不会忽视任何一点可能左右战局的变化。
现在,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华夏的战争潜力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轻视了!”
洛朗眼神微动,似乎也嗅到了某些他一直期盼的契机,随即出言附和道:
“没错,倭国的陆军也好,海军也罢,确实擅长短期突袭和大规模火力。
但华夏方面却具备着超乎我们想象的韧性,或许,我们可以在保持观望的情况下,逐步转变姿态。”
布莱克皱了皱眉,放下杯子,此时他也有些被说动了,但面上仍然带着几分讽刺:
“只凭这份战报,能证明什么吗?
我们大英帝国的情报显示,华夏目前的军备生产仍在低位,完全依赖进口。
一支连战备物资都极度短缺的军队,所取得的任何胜利,都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布莱克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房间内的气氛再度变得紧绷起来,英美两国的代表之间明显形成了隐秘的对峙。
就在这时,大门从外面被轻轻推开,一个美国的外交事务官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了会议厅,带来一份最新的机密情报。
威尔逊的秘书接过文件,迅速看过之后,赶紧低声在他耳边汇报。
威尔逊的眼睛几乎是瞬间就亮了起来,他当即站起身来,扬声道:
“各位先生,不妨看看我这边收到的最新情报。
倭国的战局推进不仅是遭到了阻挡,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失利后,他们的战斗物资补给必定会出现问题!”
英美各国的情报系统虽然还没有得到关于华日两军伤亡的确切情报,更不确定这场仗的真正结果,但各方面的军情,已经开始源源不断送来。
布莱克闻言,不禁抬头看向威尔逊,目光有些诧异:
“又是倭国补给的问题,威尔逊先生,我们总不能仅凭你的一面之词,就要跟着动摇吧?”
威尔逊自然听出了对方的意思,当即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大方道:
“哈哈哈,那你也来看看。“
说着,他朝身旁的事务官点了点头,很快,美国带来的这份最新情报就在长桌上传阅了起来。
美利坚收到的情报虽然还十分有限,但已经足够震撼!
“看来,广福镇的僵持确实让日军头疼不已。”
布莱克身边的秘书压低声音道:
“广福镇一线,主动发起进攻的国军虽遭重创,但日军的损失也相当可观,特别是在蕰藻一线的推进几乎被阻止,或许……”
“或许……”
布莱克冷哼一声,语气已经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
“这个意外的僵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倭国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持战场消耗,而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来逐步控制住远东局势,只要坐看他们互耗便可。”
说着,布莱克目光深沉地看向洛朗,直截了当地问道:
“洛朗先生,不知贵方如何看待此战报?华夏军将日军逼到此等地步,似乎还未完全无力。”
洛朗略一沉思,随即微笑道:
“我们自然乐见其成。倘若华夏还能多支撑些日子,那么无论是对东方的稳定,还是对支那半岛的局势,都有裨益。”
毕竟,一旦倭国的资源被过度消耗,其在东亚,东南亚的扩张也会放缓,法兰西则能进一步收拢印度支那摇摇欲坠的局势。
布莱克微微颔首,两人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便彼此不再多言。
对于这些欧洲列强而言,远东战局越是僵持,便越能给他们更多时间从容布控。
特别是对法国而言,当前欧洲的局势已经让法兰西帝国捉襟见肘,而在远东投入过多资源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只要日军被牢牢拖在战线上,无论最终战果如何,法国都可以在局势缓和后继续保持自身在亚洲的影响力。
而对于英国来说,也同样如此。
只见,英国代表布莱克已经换了一副面孔,他微笑着看向威尔逊,顺水推舟地问道:
“威尔逊先生,贵国会不会考虑对华夏提供一些……援助?
若广福镇能够维持,我们的利益或许会更加稳固。”
威尔逊却是轻轻一笑,意外的摇头道:
“现阶段,任何形式的援助都会让我们显得急躁,同时激怒日方。
布莱克先生,你知道的,我们美利坚一直以来秉持的态度都是‘观察与评估’。”
言下之意就是,美方暂时不会出手,但却不会让局势完全向倭国一边倒。
布莱克微微皱眉,不由得陷入了思索,威尔逊的话提醒了他一些事情。
若日军在松江久攻不下,最终局势很可能会被迫转向对峙。
这对大英帝国的利益无疑是有利的。
日军被拖在战线上,英国的远东经济利益反而会更加稳固,甚至还有机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因此,他当即对秘书吩咐:
“继续保持观望态度,暂时不要显露态度,但也要提醒国府,我们对广福镇的战局保持密切关注。
威尔逊轻笑了一声,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道:
“布莱克先生,洛朗先生,我的立场一直是清晰的,倘若倭国无力快速推进,他们无非是吞下了更大的苦果。
华夏的韧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韧,或许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在舆论上表态,给予华夏一些……‘坚定’的支持。”
洛朗微微点头,对威尔逊的观点表示赞同:
“没错。局势暂时还没到我们需要明确表态的地步。
我们先在外交场上予以华夏一定支持,无论战局如何变化,主动权始终掌在我们的手中。”
布莱克低头沉吟了一会儿,也表示同意:
“暂且如此吧,先静观其变。”
英美法各国见风使舵,在这次私下的会议中达成了某种默契。
这些虽然都不是实质性的援助,但从此刻开始,北平会议的立场已经微微偏向了华夏一方。
这场会议后的国际舆论,也必将反过来对松江的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3_133873/c318835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