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公文一下,铁路开始正式动工。
为了防止各地承建铁路的藩王府和商人苛待修铁路的工人,周楚还特地让各地锦衣卫临时成立了巡视组。
对于修铁路的工人的工钱和伙食,周楚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这一点引起了朝堂之上很多官员的不满,因为大部分官员眼里,都没有这些最底层的百姓。
“周大人,户部给出的报价本身就很低,各地的承建方原本就利润微薄,倘若按照周大人说的标准去执行,那么这些承建方恐怕无利可图。”
朝堂上,工部的一个官员言辞激烈道。
周楚瞥了这个官员一眼,只是一个眼神,就让此人心里发毛,他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这位刚刚查办了很多自己的同僚。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很简单啊,倘若他们觉得无利可图,大可以退出,朝廷不会强迫他们。”
周楚说道。
只是这一句话,就把此人怼的哑口无言。
“那些原材料,批量生产或者购买的话,只有市面上的五成,五成,还是本官往高了说的,拿枕木举例,你们工部和安南恐怕已经对接了,这些木材最终的价格不会高于市面上的四成,户部给出的报价是市面上的七成五,近九成成的利润,还不够多?不够他们给工人吃点好的?给足工钱?”
周楚并没有放过此人,或者说没有放过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言辞激烈道。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哗然,他们没有细算过其中的利润,此时周楚这么一说,他们才发现修建铁路还有如此高的利润。
这话一出,那户部的官员张了张嘴,却是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诸位整天说的为天下黎民百姓,难道这些修建铁路的工人,就不是我大明的子民,就不是我大明的百姓了吗?”
周楚却没准备放过他们,继续责问道。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失声。
只有一个人例外。
夏言。
夏言眼看着周楚因为这件事和无数官员站在了对立面,他很清楚,此时自己站出来说话,将会有想不到的好处。
“周大人此言差矣,那些负责修建铁路的,大多都是流民,流民能有一口饭吃,已经是朝廷的恩赐了,又怎敢奢求太多?”
夏言看着周楚,笑道。
“夏阁老此言不妥吧?流民只是没了耕地,又不是难民,不是活不下去,平日里流民就是靠给人做活养家糊口,该给的工钱一分都不会少,甚至那些地主家的长工,没到农忙的时候,顿顿还都要吃好的,怎么到夏阁老口中,这些流民好似难民一般?”
周楚还没反驳,杨慎直接出列反驳了夏言的话。
此时的夏言和杨慎都扮演者自己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朝堂之上,皇帝就需要他们互相制衡,夏言很清楚,即便自己反驳周楚,皇帝也不会因此忌惮自己,反而会对自己愈发放心。
同时反驳周楚,还会让夏言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源。
周楚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天然的和百官站在了对立面,如今又因为此事和百官争论,此时夏言站出来反驳周楚,不论成与不成,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周楚自然也清楚,周楚也乐的看夏言出来和自己唱对台戏,倘若朝堂上成了自己的一言堂,这个官恐怕也快做到头了。
“用修所言不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我大明的黎民百姓,夏阁老何故厚此薄彼?难道要伤了陛下君父的名声不成?”
杨一清也站了出来,反驳道。
夏言见这两人都反驳自己,不止不生气,心里反而高兴,反驳他的人越多,他的位置就越稳。
不过表面上,夏言还是要装作一副愤慨的模样。
“两位这话就是对本官的攻讦了,本官何时有这个意思了?”
夏言吹胡子瞪眼道。
“好了,就按衡器说的去办,着各地锦衣卫成立临时巡视组,负责监察各地铁路的修建进度和情况,一旦发现苛责百姓的,直接取消承建资格,罚没家产。”
嘉靖坐在龙椅上看了半天戏,终于给出了总结。
此言一出,再也没人说什么了。
毕竟之前周楚已经把那些要反驳的官员怼的哑口无言了,夏言反驳也只是强词夺理罢了,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
“陛下圣明!”
百官纷纷说道。
关于铁路修建的所有细节都已经敲定,三条铁路便开始同时动工。
各地的藩王府和那些承建的商人们,开始不断地招工,如此一来,需要的工人数量太多,只靠少数流民已经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了。
很多农户趁着此时不算农忙的时候,也都跟着去修建铁路了,原本那些承建方想着的是工钱一个月一结,但如此一来招不够人,不得已,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户来修建铁路,他们给这些农户算的是日结。
如此一来,无数农户趁着农闲之时纷纷加入了铁路修建的队伍之中。
国库的钱,经过户部,流向工部,然后从工部流向那些承建方,其中一部分再由承建方到了这些修建铁路的百姓手中。
如此一来,负责修建铁路的这些百姓,都赚到了钱,底层的百姓手中有了多余的钱财之后,想着的都是置办家产,或者购买家具,亦或者给家中的孩子改善伙食。
如此一来,这三条铁路周围的经济,都被带了起来,往大同方向,往太原方向,包括往江南方向的路线,所有的百姓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正所谓手里有钱心不慌,周楚之所以急着修建铁路,为的就是要把钱散给百姓,如此一来,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就会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那些士绅和地主手中的钱自然就没有原本值钱了。
当然,周楚也清楚,历史的修正性有多强,倘若没有人干预的话,这些钱最终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入那些士绅和地主手中。
不过周楚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
分段施工的方式保证了铁路的修建速度,每一段铁路责任到承建人,又保证了铁路的质量,如此一来,仅仅一年左右,三条铁路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海瑞和杨盛斋等人就把第一辆火车做了出来。
铁路竣工的时候,一道道奏疏送到了内阁之中。
朝堂之上,无数官员为嘉靖歌功颂德。
“陛下真乃圣主仁君,这三条铁路修建了一年,这一年时间,这三条线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
韩玠首先说道。
“是啊陛下,如今的大明,四海升平,就连那些流民,也都有活干,每家过的很好,大明如今的版图,已经可以比肩盛唐了,陛下真乃雄主也。”
孙娇娇的爹孙弘也跟着说道。
随后一个个官员纷纷出列,为嘉靖歌功颂德,即便是最能喷的六科,此时也挑不出嘉靖的毛病来。
要说嘉靖大兴土木吧,但如今大明的国库充足,修建铁路虽然花费巨大,但于国库而言,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甚至只占国库很小的一部分。
而修建铁路带来的好处,所有人都看到了,特别是这一年来,这三条铁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经济一片繁荣,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所有人都清楚,即便铁路修建完了,以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流转也只会越来越好。
更何况一旦火车开始正式运行,铁路沿途的站点将会变成资源富集地区,围绕当地会发展起来很多行业,让当地的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陛下,火车两个月之前就已经造出来了,如今铁路已经竣工,海瑞和盛斋他们想让火车试行,倘若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大力造火车了。”
等朝堂上的官员恭维的差不多了,周楚出列道。
嘉靖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火车做出来的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现在铁路既然竣工了,自然可以试行了。
“既如此,三日之后,或者试行,到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到场,这对大明至关重要。”
嘉靖说道。
此言一出,百官又是一阵拍马屁。
火车头怎么弄到铁轨上去,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不过这难不倒海瑞和杨盛斋等人,他们让南镇抚司的工匠做了一个极大的平板车,平板车的两侧装了无数个轮子,轮子还都很宽。
“大人,装这么多轮子有什么用?”
南镇抚司的工匠完全看不懂海瑞等人的操作,只能一味地往车上装车轮。
“车路越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地面承受的压强就越低。”
海瑞一板一眼的解释道。
“你这么说他们听不懂。”
杨盛斋看着海瑞这副书呆子的模样,有些无语道。
“车轮少了的话,火车太重,车轮会陷阱地路,就走不动了。”
杨盛斋看着装车轮的工匠解释道。
听到杨盛斋这话,这些工匠顿时恍然。
“这个我知道,那些运送重物的马车的车轮要比一般的马车车轮宽不少。”
其中一个工匠说道。
整个平板车很大,但平板车离地面却很近,这些车轮都是直径十寸左右,但车轮和地面接触的面却是很宽的。
整个平板车是长方形的,毕竟要装的是火车,平板车被装了两排车轮。
到了如何将火车装上平板车的时候,工匠们倒是轻车熟路,之前他们干过类似的活,海瑞还有杨盛斋他们为这些工匠做了不少滑轮组,有了这些滑轮组的帮助,将火车头装上平板车倒也没那么困难了。
三天的时间眨眼而过,火车已经被海瑞和杨盛斋等人放到了铁轨在京城的初始站。
这条铁路是通往江南的,此时的站台附近,文武百官纷纷看向眼前的钢铁巨物,后面那些看不到的官员,也都踮起了脚尖,想要一睹传说中火车的风采。
“陛下,臣愿意坐在火车上,为大明试行。”
周楚对最前排的嘉靖行礼道。
“会不会太危险了?毕竟是试行,万一出了问题....”
嘉靖看着周楚笃定的模样,欲言又止道。
“陛下不必担心,这火车的车轮已经卡在了铁轨上,即便运行出了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更何况臣自幼习武,真要是有什么突发状况,臣也可以应付。”
周楚言之凿凿道。
眼看周楚说的这么笃定,嘉靖也清楚,这件事注定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事,嘉靖都想亲自上去,甚至之前也提出过,被百官强烈反对,这才作罢。
毕竟皇帝的安危大过一切。
“那你一定要小心,让沈炼和张大柱也跟着你上去吧,护你安危。”
嘉靖还是有些不放心道。
一旁的沈炼和大柱听到这话,急忙领命。
实际上上火车的不只是周楚三人,还有海瑞和杨盛斋等人,他们好不容易将火车造了出来,自然不会错过火车的试行。
一想到自己会因为此事被记入史册,海瑞等人都极为兴奋。
整个火车头上,甚至连烧锅炉的工人都没有,海瑞等人坚持由他们自己来烧锅炉。
随着一铲铲煤炭被丢入锅炉之中,锅炉之中的温度愈发火热,伴随着一声惊天的鸣笛之声,火车上方喷出了一道道蒸汽。
听到这声巨响,即便是心里早有准备,嘉靖还是心中一惊,更不用说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文武百官了,有些胆子小点的,被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很快,那些传送装置开始运转,火车的车轮还是缓缓前行。
“这速度未免太慢了些。”
工部的一个官员忍不住说道。
因为周楚,这次修建铁路这么大的工程,工部基本上没捞到太多油水,反而干的活最多,所以如今的工部官员对周楚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意见很大。
“急什么?这才刚开始。”
杨一清听到这话,瞪了此人一眼。
火车可是他孙子参与的项目,杨一清听不得任何不好的话。
此人看到杨一清这么说,顿时缩了缩脑袋,内阁首辅可不是他招惹得起的。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4_134726/c229569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