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24章 尚能饭否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人生有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中逼格最高的第三境就是引用辛词来作形象说明的。他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有多厉害呢?

世人常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乃是中秋诗词里的魁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乃是重阳诗里的魁首,而辛弃疾的这首也是如此。

它被世人誉为“《青玉案》之后,再无元夕诗能与其争锋”的地步。

这首词的下片专门写“人”,可这里的“人”却有着复杂性的,“人”意象的复杂性造就了整首词的内涵的复杂性,整首词的主旨及意蕴亦由此而得到升华。

词中“人”的意象实际上是复杂的,并不只包含有一层意思。

辛弃疾所苦苦寻觅的那一位佳人,既是孤独的自己,也更是遥远的旧都汴京。

因而这首词所包含的悲愤与渴盼,实非“宝马雕车”所堪载也。】

“那人可以是被靖康耻辱掳去的百姓宫人,可以是国家沦丧百年的故土,可以说祖宗孤零在北境的陵寝,可以是......”

赵煦怔怔的道。

大宋的皇帝受益于时代的原因、社会的因素、基因的偏爱,都对文艺上的东西颇有建树,老赵家的皇帝都有艺术天分!

现在的赵煦就是被辛词扑面而来的庞大意象意境给震住了。

这是和当前社会流行的柳词、周词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在写“佳人”,可人家诗词里的“佳人”却不仅仅是佳人!

“朕决不能再次早夭,我皇弟无能坐这个位置,朕不能看着大宋的宗庙沦丧于敌手啊!”

【辛弃疾后来也曾在《永遇乐》中写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以刘裕大器晚成,老刘家的人五六十岁了还能继续创业的拼命精神,以及著名的战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向世人暗示:

“我虽然已经逐渐的变老了,但我年轻时的本事却没有落下,如果朝廷愿意北伐,那我一定会操起我的兵戈奔赴沙场!”

即便是英雄,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有时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虽老,但尚能吃饭的辛弃疾也不能例外。

因为,“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汉武。”可是,宋皇也不是赵王啊!

纵然对他来说,威胁最大的还不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他毕竟还有朝廷的一份俸禄可拿。

但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还有没有实现理想抱负的希望?他真的不知道答案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那时,他从一个战士落魄成漂泊江湖的游侠,像一个时代的局外人,困惑着自己的身份,想说话,想表达,但无人肯听,只能把满腔的心事当作悄悄话说给自己,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时独自吟哦,只能在迷茫彷徨中体验一种彻底的孤独绝望。

但人的本能总是渴望搭救内心深处的孤独,总是要不断地寻找命运的下一个机会。

其实,对辛弃疾来说,找到这下一个机会并不太难,只是此前他不大愿意面对罢了。那就是,他除了是个战士,是个自我期许的英雄,他还是个思想家,还是个词人。

那就用自己的歌词,去勾勒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来满足一个折翅的英雄对驰骋沙场的浪漫想象吧。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鹧鸪天·代人赋》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梅花入梦来。涨痕纷树发。霜落沙洲白。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辛弃疾《菩萨蛮》

真是不胜枚举。这些忧伤柔软的歌曲,一时间唱响临安、建康、扬州、姑苏等江南城乡,使得在抗金战场软了以后的辛弃疾,迅速在青楼歌坛硬了起来,成了南宋娱乐界头号扛把子人物,让人们见识了一个失意英雄的特别柔肠,也成就了他那另一面的高度与力量。】

“一个如冠军侯般的少年英雄,一个致力于沙场报国的小将,最后变成了风月场上最受欢迎的填词人!”

天幕讲到了到如今,房玄龄也弄明白了辛弃疾的人生起落大概是什么样子了。

他承认辛弃疾的才华和气魄,但以才华,这个榜单很多人都可以上的。

但之前登上的人,或许他的才华有很多人和他不相上下,甚至更强,但他们都有相同点,那就是对于中夏的影响力。

而现在所盘点的辛弃疾也如之前一样,也有不一样,那就是他独一无二的气魄。

李世民道:“我大唐的意难平多是盛世的夭折带来的遗憾。”

“而宋朝的意难平多是这样由当局者的无能和怯弱带来的空悲切啊!”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6_136148/c242558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