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北大唐 > 第三十九章 拜访李淳风

  见祖父一点反应都没有,李采灵有些不满的撅起了小嘴巴,抬头看门外。李翁急步而来,像是有什么紧要之事。

  “李翁何事如此争切?”李采灵寻问道。

  李淳风肩酸的肩膀经孙女这么一揉捏现在虽服多了,闻声也挣开了那双看尽世间沧桑的双眼,毕竟现以65高龄,乃花甲之年。

  李翁拿着袖子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这都秋季了天还有这么热稍微走快点就流汗,心中甚是不爽。便道:“阿郞,二娘,燕王殿下在外求见。”

  “哦!燕王,他有何事来?”李淳风觉得有些奇怪,他做这个太史令以来还从未与燕王有过交集,只听其他同僚说起这燕王虽早惠,可却不太专注于经史子集等儒家经典,偏爱诸子百家之学而奇思妙想,不想他今日却来拜访自己。

  “阿翁,燕王是谁啊?”李采灵听燕王来访,却不知是谁,毕竟大唐现在有很多个蕃王。

  “圣人第八子,皇后第四子燕王李煜,二娘,吾等速去迎接殿下。”李淳风从坐塌上站起,精神抖擞,招乎着自个的孙女。

  “哦!”虽然听阿翁说了遍这位燕王出身姓名,但她还是毫无印象,对于当今圣人之子,了解更多的是太子李弘和沛王李贤,随叫这哥俩名气大呢,贤名远播。平时与长安官宦家的小娘子们在一起游玩时便经常谈论太子和沛王。

  开门一见,两名身体精壮的汉子站在门外,一看就不像是普通的仆人,到更像一个经历战阵的军人,一旁的小郞君和一小娘子正交谈听到有人开门便回过头来。

  “参见殿下,不知殿下登临寒舍臣有失远迎,请殿下见谅!”李淳风跨门对李煜拱手作揖,做为能经常见到圣人的太史令自然在宫中见过燕王,走近就认了出来。

  李煜赶紧回礼,这位可是三朝元老,太宗文皇帝的从龙功臣,现也深得耶娘之心,虽说自己贵为番王也不能怠慢于他。

  “李太史,吾今日一时兴起来贵府拜访,是吾打搅了您清休才对,还请太史见谅。”

  “殿下不打搅,老夫还嫌家中太清静,既然殿下来访,还请殿下到屋中一叙。”李淳风张开手邀请李煜进屋闲聊。

  李采灵跟在阿翁身后,李煜一时没注意,但李采灵却一直在观察李煜,见李煜不过和自己一般大,却一言一行跟阿翁有得一比,心中不由腹诽人小鬼大。进门时李采灵瞥了眼跟在李煜身后的两个仆人,一人手上还提着一个包袱,里面看起来像是些书卷,奇怪来拜访怎么还带着书卷,莫非来找阿翁探讨诗词歌赋?拍了下额头,阿翁不擅长这些东西,自己真是想多了。

  坐在坐塌上,双脚并在一起,确切的说应该是跪坐于塌上。后世有个称乎来区别于平时的坐资,遂称中华这种在后世以消失的传统坐资为正坐或跪坐。

  跪坐为华夏标准坐姿与华夏礼仪息息相关,跪坐(正坐)的姿势优雅,是最能体现做为华夏文明端庄、肃穆、宁静、谦恭等礼仪风范的坐姿。因此在这个中古时代,市民阶层还没兴起时,一个人的坐资是否标准常常被他人视为是否合乎礼制,道德修养如何的一个考察标准。

  虽然大唐是一个文化包容力强和兼容并蓄的时代,允许胡坐,但对于文人士子们的日常言行是否合华夏礼制仍然非常看重,胡坐也只能用于非正式常合。

  不然也就不会在隋刚统一天下不久,就有一帮山东江南两地的世家豪族领头人齐聚洛阳,探讨自西晋末年开始的五胡乱华南北朝之后天下一统重归汉人江山时,关于天下人该以哪地语言为官话正音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当时仍通行于汉人世家豪族中的汉晋时洛阳音为天下正音,倡导恢复华夏传统,尽量剔除五胡乱华以来对汉人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洛下音发音标准的《切韵》,此书一出就得到天下文人士子及隋唐两代官方的承认和支持。

  因此在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奇怪的现象,通行于天下的普通话并不是以当时统治者出自哪地就用哪地的方言做为普通话。所以平时用关中话去和普通百姓交谈到没什么,但去和士子文人朝中官员讲关中话恐怕就要被讥讽嘲笑了。

  鉴于这么浓厚的华夏文化传统氛围,李煜捣鼓出的后世椅凳只能放在家里不接见外宾的情况下坐坐,平时在刘景先教导自己时也是标准的跪坐。想通了这点李煜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青山绿水售卖的桌凳椅子销量一直都不太乐观的原因。

  李煜与李淳风隔着厅堂面对而坐,坐定时才发现一小娘子跟在李淳风身后,这时便坐在李淳风旁边的坐塌上,年龄与自己一般大。穿着淡青色的襦裙,乌黑的头发扎了个双平鬟,脸蛋微微透着淡红。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如凝脂般,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

  年龄虽不大,但以经显现出日后成为一位美娇娘的坯子。李煜甚是好奇这小娘子是李淳风家中何人?便寻问道:“李太史,不知这位小娘子何人也?”

  “哼!”李采灵瞧见李煜眼睛对着她看了又看,从他的目光中看出了对自己的评头论足的意昧,觉得其有些无礼,见李煜问起不免不满的哼了一声。

  “呵呵呵!此乃吾之孙女采灵,二娘快快拜见殿下。”李淳风见李煜对自家孙女的好奇引二娘有些不快,心中不由觉得小孩子气便笑呵呵的唤二娘向李煜行礼。

  李采灵便起身:“奴家见过殿下!”

  “免礼!私下拜访这些俗礼就免了。”李煜微笑着回礼道。

  认识了下李淳风的孙女,李煜就开始自己此行的正事了:“吾听家师言李太史学富五车,惯通阴阳、天文算数地理,吾头脑有些愚钝,近日看一本自西域而来的书籍时上碰到一些难题,不懂书中所言特来请李太史解惑。”

  “哦?不知殿下所得的这本西域书籍书中讲了些什么难住了殿下?”李淳风心中猜想燕王所得的这本自西域而来的书籍记载了什么东西。自己一生所读之书皆为中华历代先闲所著,在中原大地上域外而来的书籍也只有佛家经典了,可自己出自道家门徒自然不会瞧得上佛家那些虚无飘渺的来世之说,由此心中也很是好奇这本书的内容。

  “梅儿,将《地理学指南》呈于李太史!”

  “诺!”

  梅儿将包袱中三套卷轴书拿出来摆放在李煜面前的案几上,将其中的一卷书呈在了李淳风面前的案几上(唐代还没有线装书虽用纸书写却还是沿用没纸时的竹简卷轴方式)。

  “吾便是不明此书中所讲的经度测量之法特来请太史能否看懂其中奥妙为在下解惑......”李煜吩咐梅儿将书卷交给李淳风查看,便讲起了自己看过此书后的不懂之处,并将此书中所讲的地理经纬度测量及涉及制图和地球这个概念大概向李淳风介绍一番。

  李淳风听罢心中甚是好奇,按燕王所说,这书中所讲地理、经纬网制图的理念闻所未闻。天地为球形到也与华夏的浑天说颇有些近似,但听燕王所说又感觉有很大不同。想起战国时期有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西汉末的扬雄提到了“浑天”这个词。《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对于一位钟情于地理学的科学家,李淳风怀着疑惑的心情打开卷轴便被书中序文所吸引,继续翻着书卷,时而皱眉时而深思。

  李采灵瞧李煜案几上的两大卷书再看阿翁桌上的这大卷,不是说看了本西域来的书籍不明其中之意吗?怎么拿出来三本?到是要瞧瞧这本自西域来的书是本什么书,李采灵也顾不得在宾客面前保持所谓的礼仪,反正和自己都是半大孩子还顾什么礼仪,径直从自己坐蹋上站了起来凑到聚精会神的阿翁身边瞧下这异域书籍所记何事。

  瞧见地理学指南的书名和书中的插图,想莫非这是一本如魏晋时期的裴秀所著的《禹贡地域图》阐述制图六体一般讲解制作地图的书籍?李采灵不由在心中联想。

  瞧着李采灵那认真的眼神一动不动的随着李淳风翻阅书卷而闪烁着灵光。清新亮丽的容貌勾动着李煜的心神,心中不由哀呼李淳风这个道士居然有着这么一个日后肯定成为祸水级大美女的孙女,脑海里不时冒出后世网上看到那些腐男所说的萝莉养成计划。

  啊!呸呸,自己目前还是一小正太就想着萝莉养成计划去了,这小小的身板居然藏了一颗如此龌蹉的内心,李煜不得不在心中把自己呸了两遍。没办法,两世为人,活的岁数加起来都超过三十岁了还是一个处男,这世身边小美女不少,可看得见吃不着,让一个有着完整成年人思想的李煜时不时在心中哀嚎,祈祷自己快点长大。

  看来日后得多往李淳风家中走动走动了,和李采灵培养青梅足马再到超越友谊的关系。

  梅儿在一旁看着自家郞君时而轻轻偷笑,时而严肃的神情,顿感莫名其妙,虽然顺着李煜的眼神看过去,能发现李煜是在望着李采灵,但小小的年纪还不懂男女之情,自然无法从李煜的眼神中瞧出些东西来。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0_30286/c101052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