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北大唐 > 第三十八章 万事开头难

  李煜与馨儿一起动手,以立竿见影的简单方法测量长安的纬度。

  所谓的纬度,就是用太阳高度角或北极星的高度角来求出。利用一根杆子,垂直于水平的地面。在一天里,影子最短的时候,测出影子和杆子的长度,杆长与影长之比就是太阳的高度角。再用90度减或加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减太阳高度角就可以得出长安的纬度。

  但现在测量时却没办法考虑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测量出长安的纬度比实际要大或者小,这是李煜的估计。

  因为现在李煜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目前以进入秋季,太阳直射点应该在赤道附近。由于没有后世那么精准的公历,现在用的麟德历也因为技术原因还没达到一千多年后那么精确。

  大唐目前使用的是李淳风于麟德二年(665)编制完成改进自唐初《戊寅元历》的《麟德历》,精确度还比不上后世沿用的农历。

  后世沿用的农历是元朝时期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在前人的基础上历时数年在东亚大陆各地建立天文观测点实测完成编制的《授时历》而来,《授时历》的精确度与后来世界通用的公历误差小到可以不计。

  前世习惯于公历的李煜对农历可以说一窍不通,只记得春节、中秋、七夕这么三个传统节假日的农历日期,连端午、清明、元宵的日期都搞不清,平时都是掏出手机看公历当月哪号是放假。

  如今穿越了,十年来努力习惯唐代的历法,却因现在《麟德历》的精确性和天干地支纪年历法与公历之间日期的对照问题让李煜搞不清现在太阳直射点的公历日期是对应的《麟德历》哪一号?

  如此一来,引用记忆中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与赤道的日期就不准确了,也就会造成测量纬度值的偏差。

  从临近中午到大概下午二点多时,李煜和馨儿终于测出一天中竿影最短值。李煜看着一张写好了竿长与竿影测量值的纸,皱着眉头。

  灵儿凑了上来看着那一行行竿影值,又瞧郞君看着这些值发愁起来,便问:“郞君,你不是说可以跟据这些值算出长安的纬度吗。现在难道有什么问题?”

  “哎!”

  李煜叹了口气,十岁男孩老气横秋。看到这些测量值要算出度数时才发现,这个竿长与竿影长之比怎么算成度数啊!我了个天,李煜在心中哀嚎。

  “怎么了?”测完竿影值后就去书房泡了杯茶的馨儿端着一壶茶放到亭子内的石桌上,瞧李煜坐在石凳上那唉声叹气。

  “我只看到拿根竹竿测竿和竿影长之比就以为能算出太阳高度角,可是......”

  李煜将竿影之比不知道如何换算成度数,不能换算成度数自然无法求出太阳高度角,也就不能按公式90度减去太阳高度角再加上太阳直射点来求出纬度了。

  之前看《地理学指南》有些地方看得有些马虎,没注意关于纬度求法的细节,李煜准备回去再翻翻看。

  “嘻嘻、嘻嘻!”馨儿一听李煜发愁的原来是这事,不禁笑了起来。

  瞧馨儿嬉笑的神情,让李煜和灵儿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以楞在那。

  “郞君,你看书不认真!”馨儿收起笑容正色道。

  “为何?”

  馨儿悠闲的给茶杯倒上茶,给李煜和灵儿端上一杯,坐定后品了口茶润润喉。

  “郞君,那个叫什么托勒密的胡人在书中不是说.....”

  “是罗马人!”李煜无奈纠正道。

  “好吧,那个罗马人不是将圆周分为360份吗?”

  “等等,吾知道你说什么了。”听馨儿这么一说,李煜顿时有拍脑袋的冲动,前世数学都白学了。

  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半圆自然就是180度,就是小学上数学时学角度要用到的量角器啊!

  做个量角器,在竿上绑条绳子拉到竿影的一端,拿着量角器量下不就知道太阳高角了吗?居然傻不垃圾的想着正切函数来求这个竿影之比,李煜脸上满是懊恼之色。

  随后李煜和馨儿一起动手用硬纸片做出一个简易的量角器,照之前记录的竿影数值,在竹竿上端拉了根线,用量角器测量了下。李煜猜测现在太阳直射点应该在赤道附近,毕近中秋快到了,所有在计算长安纬度时可以忽略下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这么一算长安纬度是30度,虽然不太精确但应该差别不太大吧,李煜心里也只能如此了。

  在随后的几天里,李煜和馨儿在长安东南西北中都测了一回纬度,测量的值之间有些偏差,但还在可接受的程度,不过也只能如此了。

  但经度的测量问题却困惑着李煜和馨儿,最后将梅儿、杏儿、灵儿也拉来探讨了下,李煜这么干也只是让她们增长增长见识,并不指望她们能有个好办法。

  李煜更在重的是找来自己的老师刘景先和王府长史李元素及各曹参军,提比利乌斯带来的罗马学者中通晓地理的人来一起探讨。

  那个蒂图斯神父一心想向李煜传播基督教义,借此机会也跑来参一脚,毕竟他的汉语还是关中腔学得可是这群罗马人中除了提比利乌斯之外最好的了,可以充当下其他罗马人的翻译。

  其结局对他自然挺受打击的,李煜对他爱搭不理,他又对地理学一窍不通,只能轮为一个翻译的角色存在了,最近在王府里一直郁郁寡欢。

  这帮人探讨了个数日连根毛都没探讨出来,李煜原本还想通过此举挖掘出王府里一些学富五车,涉猎宽广之人。除了一个罗马学者精通地理学外,其他几个罗马学者也只是涉猎这方面,见他们没啥用,就把他们几个打发去翻译那堆罗马书籍去了。

  老师刘景先就不提了,就一文人,去当一地方官也是一好官也是一个好老师,但人家对地理术业不专攻。长史李元素和王府内其他几位官员懂些地理,但人家对《地理学指南》中的理论思想或不理解只能在那个罗马人的讲解下当起了学生,或大呼妙论,歪理邪说,李煜听到后直接把这几人赶回去该干嘛干嘛。

  哎!李煜長吁短叹!多么想有一幅这个时代人制作的接近现代的地图出现在自己面前啊!

  刘景先用过早饭赶到王府,脚还没踏进平时教习李煜的书房正殿就远远的看到李煜坐在榻上,面前放着一本《左传》翻开了页却没心思看,手撑着下巴望着窗外显得心事重重,刘景先转念一想就晓得李煜为何事发呆了。

  “殿下在这里苦思地理学中经纬测量制图,所得有限,府中人才不济,老夫又不通此术,何不去拜访太史令李淳风?”刘景先进门坐在上首对苦思中的李煜提醒道。

  “师尊来了,弟子刚才头脑发昏,失礼失礼!”李煜回过神来见老师以坐在上坐上自己都还没反应,连忙站起拱手表示歉意。

  “殿下不必多礼!”刘景先也是一拱手,对李煜刚才的歉意甚是满意,身居高位还能如此尊师重道,恪守尊师重道之礼可乃不易,对自己这个弟子从内心里喜欢得紧。

  “太史令李淳风?”名字到是挺熟悉的,李煜重新端坐凝思道:“师尊,太史令不是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官属占候之吗?大唐目前所用《麟德历》就是其所编制,这和吾所思之地理有何关系?”

  “殿下,太史令之官责确如你所说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可如今太史令李淳风此人可不只会观察天文定历数!”刘景先摸着下巴那一撮胡子笑道。

  经师尊这么一说,李煜陈封的脑海里到是翻出了以前的一些记忆,只是想不起来李淳风此人具体还会些什么。便问:“师尊说此事可以去请教李淳风,莫非此人还懂得地理一学?”

  “哈哈哈!殿下,此人可不止懂这地理,其所学之广老夫比之不及也!”刘景先继续抚摸着他下巴上的黑长胡子哈哈一笑,看得李煜心中暗想,那点胡子迟早会这么摸光掉。

  刘景先终于放过了下巴上的胡子,娓娓道:“李淳风不仅经通天文历法,还通阴阳、算数,地理易是其钟情所在。殿下,太史局可不只掌天文、制历,还掌地理、修史之职的。”

  “啊!弟子孤陋寡闻了。”心中不由腹诽百度百科不全。

  经师尊提醒,李煜第二日一大早就骑着小马带着梅儿和二个随从去拜访李淳风,还带上了最新抄录的《地理学指南》和翻译出来的《天文学大成》、《行星假说》。

  到李府后一随从上前敲了敲大门,门打开探出一老翁,“请问诸位有何事拜访?”

  “吾家燕王殿下今日有事前来请教李太史,劳烦通报一声。”

  “好好,诸位稍等!”老翁关上门就急急前去通报阿郞。

  “阿翁,听闻逢木春有出售一种摇椅,人坐上去可以摇啊摇,很是舒服,阿翁您也年级大了坐在坐塌上太累,身体也吃不消,不如去买一把放家里,坐上去比塌上看书休息对身体好多了!”李采灵乖巧的给她祖父垂着的发酸的肩膀,一双清明的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

  每当这丫头献殷勤时,李淳风就知晓其心里打着哪些小九九,怀着淡淡笑意享受着孙女的按摩闭口不开。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30_30286/c1010523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