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血酬兄弟会 > 三.主流/非主流: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三.主流/非主流:徐公子为什么是徐公子,你为什么是你?

    别人“教”你写作千万遍,不如你自己选中那一招。假若你来写《地师》,你会选择起点网文创作的主流,还是非主流?

    设计这个题目,是因为有一个判断:《地师》在网文创作尤其是起点网文创作的主流创作潮流中,是有点“另类”的。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地师》已经是徐公子“最商业化”的一部作品了。在个性创作和适应网文需求之间,他已经“尽可能地做出妥协”了。但在我看来,《地师》的整个创作,其实还是“逆”网文创作一些新机制/体制——它更接近的是“传统”写作,而不是“网文”创作。

    为什么这么说?

    1. 网文新机制:类型数据库

    我在跟北大田小鱼进行有关方面的研讨中,曾经对两个议题很感兴趣:

    一是,当我们借鉴日本后现代理论家东浩纪通过研究日本当代社会的“御宅文化”现象和日本动漫提出的“数据库”概念和理论,观察与分析当下网文创作读者、作者和传播分享与评论者(指网文界基于粉丝、从业者和相关者的传播、表达、分享式评论;而非指像我这样被指为从网文界外部“进入”的评论者)时,会发现它们正在形成一种“类型”数据库的现象——亦即一种类型小说的类型人物、类型模式、类型人物、类型事件、类型矛盾与冲突、类型情节以及故事原型和文化母题等“类型元素”的集合、归纳和再循环。

    这种“类型元素”在同类型的不同作品中不断地重述、重释并重新创作——很大程度上,阅读消费者和传播分享与评论者,是冲着这种作品特定的“类型元素”去的。

    一旦进入到这种“类型”中,比如玄幻、穿越、架空历史,你就必须不断地在某些应该出现的地方提供这种“类型元素”的特定细节和故事给读者消费,否则,就会出现读者的预期和作者的创作之间的断裂。

    为什么?这里面有两个新的机制在起作用。

    2. 类型元素的创作与阅读预期

    经过十多年网络文学史的发展,每一种类型从无到有、比发展到成熟、从不断细分细化出各种子类型,以满足读者诸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以及不断分化和细分的新需求,读者的阅读心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改造,形成了对某一种类型的偏好,以及对这种类型小说的各种类型元素的了如指掌,比如,穿越……如果一部作品开篇的30%的章节里,还不能说男主或女主是穿越时空而来的,就容易被怀有读“穿越文”预期的人弃文。

    哪怕你其实只是交待这样一句话:“天啊,狗血的境头,我穿了!”也能让这种像猛兽一样躁动不安的“阅读预期”立即沉稳下来,读者能够自动地马上将自己对此类型的各种类型元素和细节的阅读经验和体验调动起来,将自己“代入”进行:啊,这个人跟我一样,都是当下庞大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无力驾驭”自己的大小事务,但是,在穿越时空中,却能在另外一个虚拟的世界享受“我就是王”的傲娇人生的体验;于是,然后,在不断的真实阅读和“脑补”想象中,不断与各种“类型元素”的细节和故事相遇,伴随着作者作品经历和体验我的穿越人生:在第n个兴奋点,我应该遇到了一个御姐,醉卧美人膝;在第n+1个小**,我会攀上一个权力的高枝,醒掌天下权;就像拿破仑说的一样,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也就是说,在这种阅读经历与体验之中,你必须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间让恰当的人物出现,发生恰当的故事——就像张爱玲说,不能早一步,也不能晚一步,而恰恰就在那时空的无边际涯里,你让她/他出现了,就为了说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啊!”——以满足读者内在于心的“类型元素”预期和需求。这种“类型元素”的预期和需求,就像一条抛物线,不断地延伸与拓展;需要你不断地提供相应的类型人物、故事和情节等,来切入和着力并形成作品和阅读之间的接触点。

    3. 脑补

    在这种类型阅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一个机制,就是“脑补”之重要。

    这些故事中特定的人物、事件和细节等“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种强大“内容集合体”,亦即我们上面所说的“类型数据库”。这种“类型数据库”是被作者、读者、传播分享与评论者共享的。

    每个类型小说创作者,都可以这个数据库中抽取“类型元素”来构建自己的故事,而读者、传播分享与评论者站在已知的数据库知识、体验与经验的基础上,来理解和重构这种类型作品——也就是说,当他们面对这样的作家作品时,那个超越于每一个故事本身的、作者和读者都熟知的数据库系统会自动启动,帮助他们来解读、解构和重构这部作品的所有故事和细节——这就是“脑补”。

    每一个类型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和细节,都有可能被读者根据这个共享的“类型数据库”进行想象和重新构思,只要你的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那些关键节点似的类型元素和细节。

    这就像是:你提供了一条车道上所有的路标,读者会自动脑补完成整个“极品飞车”和“旅行人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曾经见到,一些类型作品的文本从我们的“传统”阅读感觉来说(尤其是转化为实体出版时),是如此的不经一读,但是,网络却是在讨论得如何如火如荼,尤其是如何动漫化、cosplay真人秀以及影视改编……

    由于作者和读者/传播分离与评论者利用共有的类型数据库来建构和解读网络小说,“他们在这个系统中自娱自乐,作者不断进行创造新的文本,读者不断追踪,形成一个有效循环体系,推动剧情的不断演绎”(引用田小鱼语), 。

    4.倒逼

    如果你的类型网文,不能满足这样类型元素的阅读预期和脑补之需求,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粉丝会逼宫!他们通过大众评审机制、技术贴、评论区庭审合议、经济制裁(如放弃订阅和减少打赏)等,直接对网文作者施压,逼迫他们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

    这是很多网文作者在大变革不敢、小创新不敢断……甚至,必要时,绝对放弃创新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粉丝就是力量。

    5.类型共享

    这其实也形成了一个阅读壁垒。就是传统平面阅读的纸本阅读和这种屏时代的“数据库”阅读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鸿沟。

    如果我们不能获得这种“类型数据库”的共享经验,我们将很难理解这种创作和阅读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读者、传播分享评者者,关注的已经不是具体的作家作品(除了大神或细分类型的领军人物),而是这种“类型”元素的重构与想象经验与体验。

    但你仔细阅读《地师》,你会发现,徐公子在拒绝这种“类型共享”——无论是他本能地作为“说书人”跳出来“教化”,还是他在这种“教化”中在三个“教科书系统”游移不定,抑或他在讲故事里有一种本能的“反主角为王”的模式……都能看得出,他有一种逆这种文化/文学机制创作的痕迹。

    或许,这就是徐公子之所以是徐公子的地方?

    这就又回到了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核心话题:坚持个性创作还是紧跟潮流走?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_7506/c28952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