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空和识
节选一位退休后研究佛学的核物理砖家的讲稿,引领我们认识一下空和识吧。砖家的话,将就看看吧。平日难得被砸晕,今日何不晕一晕?难得糊涂才是福嘛!
---------------------------------------
一、宇宙之构成(编者按:这条讲空)
先讲宏观,后讲微观。现在讲宏观宇宙。
在秋天晴朗的夜空,天上有一条银河,这就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概括天文学家多年的观测研究,确认在银河系中像我们的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千亿颗之多。太阳在这一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中,仅仅是个小兄弟罢了。许多恒星都比太阳大。有的大几百倍到一万倍;有的更大到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
当然也有比太阳小的恒星,例如白矮星,只有我们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大,但是它们仍然是恒星,它不像地球是行星,本身不发光,要围绕太阳——恒星——旋转;它们自己发热发光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人们基本上察觉不到这种旋转,所以称之为恒星。所谓矮,是指它们体积小;所谓白,是说它们亮。白矮星虽然小,但是它上面的物质却很重。1个立方厘米的物质,相当于小手指尖那么大,如果是水,它重一克;如果是黄金,它重十九点三克。而一个立方厘米白矮星物质竟有几十千克,几吨,甚至上千吨。
更为奇妙的是1967年以后才发现的中子星,几十年来发现了三百多颗,它们是恒星,但是特别小,它们的直径大约廿千米(公里)左右。中子星上的物质更重得出奇,一块小指头尖那样大的东西,用一万艘万吨轮船都拖不动。
在广阔的宇宙空间,在银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类似于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真是,天无有边,无限大呀!大而无外呀!
科学家们用最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望出去100亿光年那样远,也还没有看到边。
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因为宇宙空间太大了,用我们日常所用的公里来表示实在太小,所以就用光线跑一年那样长的距离做单位。光线一秒种就跑三十万公里,30万乘60秒乘60分再乘24小时再乘365天,这样远的距离就是一光年。(946,080,000万公里)。
--------------------------------------------
过去认为星球之间广阔的宇宙空间什么也没有:没有物质,没有空气,连声音也不能传播,因而称之为真空。现在,经过研究发现,宇宙空间并不是真空,而是充满了宇宙微粒,只不过这些星际物质,或者星际尘埃,非常稀薄罢了。此外,还有宇宙射线,还有星际磁场。否则无线电波怎么能够从月亮、从火星上传回来呢?(编者按:开始讲空啦!前面废话真多!)
这正是“真空妙有”啊!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宇宙之间某一天,条件具备了,会发生大爆炸,于是就形成了新的星星,新的星系。而这些星星也会逐渐衰老,太阳有一天也会死亡,也会消散,重新变为星际微尘。
这正是“缘合则生,缘尽则灭”呀!宇宙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
下面讲微观之宇宙。学习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一切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了方便,今天再简单说明一下。
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这种分子就是这种物质的最小颗粒。虽然非常小,但仍具有该物质的基本性质。大家都知道,大海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组合而成的。如果把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小得人眼无法看到,但它仍然是水。如果我们把水分子再分,那它就不是水了,而是成了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我们用“h”表示氢原子,而用“o”表示氧原子,那么一个水分子就是一个“h2o”。现今科学家们发现的原子有109种,也叫做109种元素。我们的地球就是由这109种元素构成的甚至月亮、星星也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一颗星星,全是由黄金构成的。(编者按:妈呀!我要去摘那颗星星!)
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是由中间一个原子核和外面围绕它旋转的电子所组成,而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肉眼是看不见原子的。如果把原子放大到十层楼那样大,原子核也不过黄豆那么大,而电子呢,大约也就是一粒微尘那样大。十层大楼那么大的一个原子(放大了的),除了黄豆大的一个核,和一个或几个,或十几个微尘那样大的电子之外,就空空如也了。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原子组成了空空的分子。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分子组成了你眼睛看得见手能摸得着的各种物质,于是人们就以为这相世界是那样坚固,那样真实。
那么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核里有质子、中子等粒子。进一步把这些粒子再分就是所谓基本粒子,已经有300多种基本粒子了。再研究,这些基本粒子会互相变化……再研究下去,就没有了,不存在了——不是说全没有了,而是再分下去的那些粒子,“寿命”太短了,通常只“活”万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你刚看见它,它就不见了(编者按:即生即灭,确立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也是空的一面。),这真是:
万物本空,空而妙有!
也就是说:宇宙之大,大而无外,宇宙之小,小而无内。
世尊二千五百年前的教导,已经为当代科学所证明。
--------------------------------------------
下面给大家讲点有趣的事例:
大家所熟知的汽油、煤油、凡士林等,其组合的元素只有两样:一样是炭,一样是氢。也就是说,不管是汽油还是煤油,或者凡士林,它们都只不过是炭与氢的组合而已,都是炭氢化合物。
再说我们日常所吃的粮食、脂肪、酒精、糖……它们的内含都是一样的东西——炭、氢、氧,氢和氧组成水,加上炭,所以也叫炭水化合物。
再说一个更有趣的例子,烧锅炉用的煤、学生用铅笔芯的材料石墨,再一个做高级装饰用的金刚钻。虽然它们的价值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成份——组成它们的元素——都是炭(符号c)。渗有杂质的炭,就成了煤炭,比较纯粹的炭就成了石墨,可用来造铅笔,可用于铸铁等用途;而高纯的炭,不含一点杂质,它就成了金刚钻。
这正好说明:众生自性平等,人人皆有佛性。能否成佛全在一念之间。
说到念头,说到心之发动,说到认识,下边就要讲一讲:佛法与思惟科学。
-------------------------------------------
二、佛法与思惟科学(编者按:开始讲识啦!)
佛法中之思惟科学极其丰富、非常高级。
我们知道,有不少的自然科学家曾求助于佛学,有不少的哲学家曾求助于佛学,还有不少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因学习佛法中的思惟科学而悟入(宇宙真理)。
佛法中讲认识论,讲思惟方法,讲哲学,讲逻辑学的经论是非常之多的。举例说:中论、唯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实际上,在每一部经论中几乎均可找到非常高级的逻辑学、哲学。
今天,我仅从《金刚经》中举一个例子来说。
《金刚经》中有一著名的哲学公式:“佛说——即非——是名”(编者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换个说法就是:“说是什么,就不是什么,也就是什么。”这是我学习《金刚经》非常深刻的一点收获。说它是个公式,是因为它通用,是真理,是可以套的。今天,我们就来套一套看:
说是个人,就不是个人,也就是个人;
说是同学,就不是同学,也就是同学;
说是时间,就不是时间,也就是时间;
说是西方,就不是西方,也就是西方;
……
这涉及到相对论、模糊理论、量子物理、测不准原理等知识。我们再回忆一下《道德经》中开篇也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此等等。
为了辩明真理,我试着来解释一下。
首先,通说一下。开头一个“说是”,那是假观,假者,借也,是个概念,借以说明某件事,某个人……等。第二个“就不是”,那是“空观”,是说那个人,那件事本无自性,本无实体,本无一根你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第三个“也就是”,那是“中观”,为了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得到一种方便,暂且如此。(也就是所谓缘起性空者也。只讲缘起,会著于“有”,而只讲性空,只会著于“无”,两者都会出问题,只有圆融二者,既讲缘起,又讲性空,才能一切无碍,与宇宙实相相符,编者注)。
现在解释第一例。
说是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抽象,它已经经过舍象,舍去了具象——舍去了男人,女人,白人,黑人,老人,小人……等。
就不是个人,是因为既然是抽象,是概念,它已经没有了自体。我们睁开眼睛看到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具体的男人,女人,具体的张三、李四、王老五……。
末了,也就是个人。这是为了方便,因为我们讲话时总不能一气把张三、李四、王老五……全说出来。
现在解释第二例。
说是同学,这同学二字也是一个概念,是人们假借而来的一个名词,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实际存在的某个同学。例如:我们班上有36位同学,这是为了说话方便而已,实际上拿不出一个“同学”本身来看一看。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张三、李四、王老五。同学只不过是说明一种关系而已。全班就你一个人,就没有同学。增添一位张三,可以说增添了一位同学,张三是你的同学,你也是张三的同学,互为同学,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起性空”,并无一个实体的同学存在。
人们经过舍象,抽象,为了方便,创造了一个个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人们常常把概念当真实,当作具象,从而自我矛盾,弄出许多怎么也讲不明白的问题。(编者按:这块砖不可小觑!)
这个问题在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里也就有了论述。(《易经》——你可以认为它是一部算卦的书,但的的确确它是一部记载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巨著)。《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神,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就是形象,是人们经眼耳鼻舌身可以感触的东西;所谓上就是经过舍象,抽象思惟加工的过程;所谓神,是指精神概念。所谓下者,是求其形象之具体者;而器就是一件件具体、实在的事或物。上面讲的人,同学就是形而上的结果。再例如“粮食”二字,就是形而上,古人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它们的果实,种子可以果腹,于是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果实种子,舍去一个个具象,经过抽象,上升为概念,也就是形而上,就得到了“粮食”这两个字,反之,追求这些果实、种子之具体、有形、实在者,就发现有大米、小米、麦子、玉米……等等各各不同,这也就是形而下。
人们的确太聪明了,但也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们往往把概念当真实,把在一定时空中正确的东西,无限扩大,结果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些说不清弄不明的问题,所以佛说:“不住于相”。(编者按:又来一砖!接着了!)
下面我们就解释一下上边举的第三个例子——时间。时间是什么?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借用的一个假名而已。谁见过时间?谁能拿一个具体的时间来看看?!(爱因斯坦曾说过:时间、空间,是人类的错觉,编者注)不用急,好好想想再回答。手表、钟是时间么?日出、日落、立个竹竿,观察日影而看“时间”,那只能说明地球自身在旋转,春、夏、秋、冬也只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不同而已,哪有一个真实的时间?时间只不过是人类为了方便所创造的一个概念而已,它并无自性,更无真如实相。
人们说,一天24小时,这不是时间么?
我说:这既对又不对。
古人定一天为十二时辰;今人定一天为24小时,这都是人定的,为了方便,否则事情就乱套了。
但是,什么是一天呢?人们心目中的一天是指一昼夜,即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从今天早上太阳升起到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算一天。这是人为的,是非常有限的。譬如在月亮上,这就不能成立。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月亮上一天(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相当于地球上29天还多。其实,就在我们的地球上,有的地方就不是一天等于24小时。譬如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在那里一天相当于我们这里一年。因为在那里有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南极和北极正好相反)。科学家们研究还发现,质量非常好的钟表,在地球上和在宇宙空间走时就不一样。所以一天等于24小时,又是不正确的。(再想,若一年是指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所化的时间,那如果此轨道直径缩小或扩大不是一切就乱套了吗?)
我们学佛,得智慧,就不要把在一定条件下正确的东西,当作永恒的东西,尤其莫把概念当真理。(编者按:第三砖!顶住啦!)
下面讲方向这个问题。
不要忘记《金刚经》教给我们的这个公式:“佛说——即非——是名”,方向也一样。
举一个西方,那么东方,南方,北方都是一样的。说是西方,这是人为确定的,它是一个假名。即非西方,是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西方存在(佛经中说,“虚空无迹”);也就是西方,这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了说话,为了交流,为了分别,一句话,为了方便。拿我们成都市来说,不分个东南西北,你怎么走路呢?
但是应用的范围是有限的。譬如说,印度在哪里?你当然会回答:在我们的西方。另外有一个人,他回答说印度在我国的东方。你说对不对呢?你说对,和刚才回答西方不就矛盾了吗?你说不对,那么这个人说:我向东走,经过日本、太平洋,经过美国、大西洋,地中海,经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不是也到了印度么?
再说,如果在北极顶尖上去修一间房子,四边都开上门。那么,你从任何一个门出去都是南方。在那里已经没有了东方、西方、北方。
如果你再辩论一下说:“我左手指向西方,是空间的西方,不围绕地球表面转。”好!我们画一个圆表示地球,画一条切线表示你左手指向的西方,这时正好是白天,你面向太阳。但是,当到了夜晚,地球自己转了半圆(180度),你背向太阳,你的左手实际上指的已是东方了。
佛说:“如我伸手,本无上下。”
各位,能自己想通这个问题吗?
谈到认识论,谈到哲学,就有人说:佛教是唯心论。并且振振有词地说:“你们佛经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万法唯心嘛!”
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实际上无理。因为这样说话的人要不是对佛法一窍不通;要不就是故意歪曲。
因为佛经均来自印度,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此其一,其二,是汉字的含义多样。就以这个“心”字来说,它可以解释为人的心脏,人的大脑,可以解释为精神,也可以解释为认识。所谓万法唯心,也就是万法唯识。世间的真理是要经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觉知,去认识它。一切事物莫不如此。
半个世纪了,常常听到人们说佛教是唯心论,自己看不到的事物就不承认其有,不承认其客观存在。对此,我也很难置可否。直到最近读《唯识三十颂诠句》才豁然开朗。现在把文中一段文字抄录于后,与各位一同分享。
“云何为识。唯有二义。一、决定义。表有内心,说唯有识。二、简别义,遮无外境,说唯有识。世间现见诸色法等,体虽非无,然是识相。识若起时,相方显现。识若无者,相亦非有。由是故说诸色声等,不离识故,名为唯识,非彼全无,名为唯识。”
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所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真理,需要人们用心去感知、觉知,用心去认识了知。否则,那些虽然客观存在的事物,真理,怎么能显现得出来呢?
譬如说我们脚下踩着一个金矿,而且品位很高,极富开采价值。但是在没有勘测发现并实施开采以前,怎么样呢!客观虽然存在,主观(内心)却还没有认识到。虽然是个品位很高的金矿,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没有也无多大区别。只有当你勘探它,开发它——认识到它——这时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世尊教导我们的这种思维方法无疑是十分正确的非常科学的,是完全符合客观存规律的。
再说,怎么能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教法来套当今的什么唯心论,唯物论呢?!(那样做不就是在偷换概念了吗?)
要尊重古人,尊重祖先嘛!
其实,心和物怎么可以完全分开呢?我大胆套用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说法,“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不异物,物不异心”。我没有一点玩弄游戏的心思。这完全是我学习经论的体会,是我自身亲身的经历所证明的。
大约15年前,我还在岗。我们单位一位科技人员研制了一种类似于心电仪的仪器。外形相像,原理相同,主要不同点在于这种仪器的灵敏度比一般的心电仪高了上千倍,从而可以测量人体上极其微弱的生物电流。观察其变化就可以测知身体某部位是否有病。仪器研制好后的一天,在实验室里,在场的约七八位科技人员,记得还有四川大学的几位教授,我们的工作是要对该仪器进行测试鉴定,以便向鉴定会提出测试报告。记得当时川大一位林教授(头部秃顶)把两根探针接触到手擘的皮肤上。开机后,记录纸条向外走动,记录笔在纸条中心线上画出一条微弱的、有规律的振荡曲线。我正站在林教授背后,想开个玩笑,心中一动——奇迹出现了,记录笔被子弹出纸条之外。满座惊呼:“怎么回事?!”我告诉大家,是我开了个玩笑。于是大家要求重复一次。重复开始,当我心中一动,记录笔又弹出纸条外面去了。而我站在林教授背后,和他保持着一定距离,而且这一次是大家聚精会神、瞪眼看着的。事实证明,当我心一动时,就有某种物质从我身上发出而射入林教授体内,从而使他身体内的生物电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被仪器记录下来。
科学讲究实证,要求重复,此后不久,我们约请了三十多位对人体科学,对气功有兴趣的朋友在文殊院西方丈院内聚会。研制者本人坐在仪器前面,探针接触手擘,与会的朋友们一一从他面前走过,有的想一想,有的指一指,结果都能使记录笔偏摆一定幅度。我在一旁观看了全过程,也参与了“想一想”。这是科学实验,反复地实验,证实了心和物有紧密的关系,从而使我得出了上面心物不二的科学结论。(编者按:这位砖家可不会气功,主要原因是仪器太灵敏了。如果是块砖头,他万万不可能只动一动心,而不动手,就能使之飞起来砸人。)
----------------------------------
编者简评:看了这篇节选的讲稿,你可对空和识有所感悟?哪怕有一点点都行,对于以《玄牝之门》的多元宇宙观游戏,便已足够了。莫把概念当真理,不住于相,便可知空和熵,识和以太是本体相通的。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7_7687/c29093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