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37章 孤军(下)

虽然俄国和奥斯曼之间的攻守早已逆转,像老中尉幼年时那样直接遭遇奥斯曼猎奴队抢劫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奥斯曼官方都已经终止这种行为。

但由于奴隶贸易的巨大利益,猎奴行动却始终没有停止。不过是从大规模劫掠变成了小规模袭扰,从明目张胆变得偷偷摸摸。

猎奴的主要方式也从抢劫变成了诱拐、绑架,其中最经典的便是高价收购薪柴来换取受害者的信任。

受害者通常为了赚更多的钱会选择带更多的柴火来卖,而奴隶贩子选中的受害者通常是穷苦的年轻人或者半大孩子,他们的钱和生活阅历不支撑他们采取更商业化的行动,他们会去找好友、亲属帮忙然后将所有人带到奴隶贩子指定的区域。

如此一来奴隶贩子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绕过俄军的哨卡和巡逻队,轻而易举地将受害者们一网打尽。

除此之外有相当多的俄国人也在贩奴的利益链条之中,这些内鬼通常会以介绍工作或者探险、游玩为名将人骗出来,甚至会有人去怂恿农奴逃亡。

历史的记忆和在俄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谣,让士兵们也能感同身受。

俄军指挥部内,久违的肉味让军官们食指大动,司令官亚历山大·普林斯基高举酒杯。

“敬胜利!干杯!”

“干杯!”

“兄弟们,我刚刚收到了缅什科夫亲王的亲笔信。”

顿时引起场内一片惊呼之声。

“肃静!”

亚历山大·普林斯基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封信,又从衣兜中拿出一副眼镜戴在鼻梁上。

“伊万·彼得罗维奇阁下:

本亲王以全俄罗斯之君主沙皇陛下之名,向尔等传谕:
近卫军团已经在一周前启程,圣旗所向必荡涤邪祟。然第三罗马之伟业,非一城一地之得失可计。

为全陛下之伟业,毕其功于一役,今欲使近卫骑兵与哥萨克绕过多布罗加断其粮道、绝其归途。

此乃沙皇钦令,尔等当以血肉筑墙,死守待援。望汝等以国家为先,民族为先
第三罗马万岁,尼古拉一世万岁”

“乌拉!”

“乌拉!”

“乌拉!”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以致对方于死地。

奥斯曼人的尸体已经铺满了整个战场,要塞内的俄国人也已经弹尽粮绝,老中尉在一次偷袭奥斯曼人炮兵阵地的任务中受了伤,他自愿留下来点燃炮兵阵地上的火药桶。

进攻接连受挫,珍贵的阿姆斯特朗炮还被俄国人炸毁了大半,奥尔马帕夏怒不可遏,于是乎将几个指挥不力的军官撤职,这实在很正常。
之后又将那些进攻不利的军团推上前线要求他们进行赎罪似乎也说得过去,少数持反对意见的人被直接处决也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不知不觉间奥尔马帕夏已经成为了这支军队的绝对掌控者。

远在伊斯坦布尔的谢夫凯芙扎太后也收到了一些关于奥尔马帕夏正在围攻俄军的消息,有人害怕奥尔马帕夏的行为会激怒神圣同盟,毕竟他们刚刚将奥地利帝国的两位大公送走。

其实奥斯曼帝国高层也想将两位奥地利大公留下做客(充当人质),只不过当奥地利帝国海军抵达伊斯坦布尔港的时候他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弗里德里希根本连船都没下,他的妻子虽然是个阿拉伯人,但是他对奥斯曼人可没有半点好感。

在弗里德里希看来弗兰茨两个愚蠢的兄弟如果能死在伊斯坦布尔也不错,至少奥地利帝国海军在南意大利的布置不会有人来指手画脚。

除此之外,对奥斯曼帝国的憎恨是刻在哈布斯堡家族基因中的,而且在弗里德里希看来巴尔干本来就该是奥地利帝国的土地,击败奥斯曼海军更是能让奥地利海军在地中海内少一个对手。

奥地利帝国主力舰队的到来直接瘫痪了整个埃米诺努码头,虽然奥地利帝国海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但是也几乎没有船敢近这里。

(埃米诺努码头是距离托普卡帕宫最近的码头。)
有船只想要离开,但是奥地利帝国海军没有进行回应,前者只好灰溜溜地开了回去。

弗里德里希给了奥斯曼人一个48小时的期限,没人知道这个小矮子会做些什么,毕竟上一个忤逆他的阿曼帝国直接葬送了自己的主力舰队,以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陆军。

打得赛义德大帝又是割地赔款、又是嫁女求和,虽然阿曼帝国一直在极力封锁此事,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然而此时阿曼帝国的实力已经恢复,尤其是奥地利帝国在欧洲战场大杀四方之后,没人会嘲笑赛义德的委曲求全,反而都称赞其能屈能伸,目光独到。

谢夫凯芙扎太后虽然有些担心,但她还是选择了相信奥尔马帕夏,毕竟此时她能依靠的人真不多。

那些所谓的高层很多人都与英国人来往密切,而且都有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很多都在之前大位之争中选择了中立。

这让谢夫凯芙扎太后无法完全信任这些所谓的栋梁,而她信任的人又多半出自皇宫之中,他们根本不可能被委以重任,所以她只能选择相信奥尔马帕夏的决定。

奥尔马帕夏对此的解释是英国顾问的建议,并且将科林·坎贝尔的原话送给了谢夫凯芙扎太后。

“这是击败俄国最好的机会。只要俄国人失去了这支先头部队,他们就不得不重新考虑这场战争。

这场歼灭战将给奥斯曼帝国带来十年的和平。”

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朝堂之上的改革派们也认为奥斯曼帝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坦齐马特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策在制定之后无法推进。

但只要一场胜利,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谢夫凯芙扎太后也很期待这场胜利
这一次奥尔马帕夏动用了他的全部兵力,要塞内的俄军光是击退那些奥斯曼人的炮灰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司令官亚历山大·普林斯基口中的援军始终没有出现,要塞内的守军只当是自己运气不好,没能看到第三罗马帝国的胜利。

在奥斯曼军队发动总攻之前,亚历山大·普林斯基终于出现在了士兵们面前,他觉得至少在最后该和这些勇敢的士兵们站在一起。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刚刚发起总攻不到一个小时就选择了撤退,一支骑兵部队在侧翼袭击了奥斯曼人,远方还有更多的军队正在陆续赶来。

虽然都是双鹰旗,但却并非沙皇陛下的圣旗.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4_94083/c229650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