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36章 孤军(中)

炮弹带着一种特殊的啸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敌袭!敌袭!奥斯曼人来了!”

老中尉声嘶力竭地吼着,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炮弹的爆炸声所淹没。开花弹精准地落在外围的哨岗上,整个棱堡(土堆)都在震动。

士兵们从梦中惊醒,有人跑向营房叫醒大家,有人则是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惊呼、惨叫不绝于耳,还有人在大喊着对着上千米外的敌人射击。

碎石、木屑乱飞,不时就有俄军士兵被溅起的石块、弹片击倒,同伴们看准时机迅速地将其拖到土堆后面。

俄军司令亚历山大·普林斯基在地堡中醒来,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告诉士兵们拿起武器,为了解放我们被奥斯曼人奴役、压迫的同胞,为了我们的信仰,我们要和奥斯曼人血战到底!
把我们的马杀了!今天晚上大家吃肉!”

副官有些犹豫地问道。

“司令官,您为什么要杀马?如果,我是说如果战事不利,您怎么离开?”

“霍登斯基,现在冰雪还没融化,哪怕是陛下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也要两个月的时间,没有人会来救我们的。

开心点,我们会成为烈士的。”

亚历山大·普林斯基说完便戴上了他的帆船帽,普林斯基要看看战局如何,他可没打算引颈就戮,哪怕死也要死的壮烈。

奥斯曼人的炮火十分犀利,临时搭建起的棱堡(土堆)果然派不上什么用场,这一切早就在普林斯基的预料之内。

不过炮击还未停止奥斯曼人的步兵就开始了进攻有些让他始料未及,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奥斯曼人的炮兵准头一向很差。

果然一发奥斯曼人自己的炮弹落在了前方奥斯曼步兵的队列之中,只听得“轰隆”一声一片血肉模糊。

这种对自己人的误伤对于己方的士气有着难以估量的损失,原本士气高昂的步兵在目睹同袍惨死之后,脚步都变得迟疑起来,他们可不想死在自己人的炮口之下。

前方的指挥官立刻就察觉了这一变化,手中的鞭子随之舞动起来,鞭影如雨点般落在士兵们的身上才让他们回忆起了后退会迎来何种惩罚。

在恐惧本能的驱使下,奥斯曼帝国的士兵们低着头前进,祈祷着不要被炮弹击中。

然而俄军司令普林斯基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奥斯曼人,他立刻下令让炮兵开火。

不过首要目标是敌军的炮兵,毕竟理论上只要摧毁了敌方的炮兵,那么己方的火力优势将是无限大的。

普林斯基很清楚俄国炮兵的素质确实是要强于奥斯曼炮兵,但强的有限。

而且打击远方目标本就不容易命中,炮弹绝大多数都会落在奥斯曼的步兵身上,关于这一点他早就有心理准备。

然而俄军炮兵一轮齐射居然没有一发炮弹能击中奥斯曼帝国的炮兵,弹着点距离敌军炮兵甚至还有上百米。

这不禁让普林斯基怒不可遏大骂道。

“炮兵那些蠢货在干什么?他们拿着我们双倍的工资,他们是打算笑死奥斯曼人吗!”

指挥室内一片沉默,这时有一名军官说道。

“这不正常,长官。”

霍登斯基说道。

“那就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普林斯基怒吼着。

“遵命,长官。”

霍登斯基叫上了两名勤务兵匆匆离开指挥室。

俄军的炮击虽然没有给奥斯曼帝国的炮兵造成伤害,但是却实打实地击中了奥斯曼人的步兵队列伤亡在所难免。

相比已经大量列装开花弹的其他列强,俄军依然还在使用古老的实心弹。

实心弹的杀伤效率虽然没有开花弹稳定,但却不代表它的杀伤力不足。

实心铁球轻易地撕开了人体,砸在冻土荒原之上再次弹射起步,只留下一片血肉模糊的通道。

那些砸在冻土荒原上的铁球看起来速度似乎不是很快,有些人甚至想要用脚去停球..
然而结果是铁球轻易地穿透了脚的防线,身后只留下一个膝盖以下被撕裂,嚎叫不似人声的士兵。

“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俄军的前线还是一片混乱,一大堆士兵慌忙地进入阵地,虽然战争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四个月了,但俄军阵地的战壕挖的依然很烂。

再加上一旁粗制滥造的棱堡,以及用圆木、石头垒砌由冰水浇灌的胸墙,整个阵地犹如一副毕加索的画一般支离破碎、结构扭曲。

奥斯曼军队的炮击带来的破坏反倒像是在整容一般.
“我的烟斗在谁那?”

老中尉声嘶力竭地喊着,就好像孩子不见的妇人一般。

“中尉,在我这里。我还没来得及抽呢!”

“省着点!小狗崽子!都抽完了,老子和你没完!”

听到老中尉的骂声,士兵们都笑了起来,似乎短暂地忘记了正在汹涌而来的奥斯曼军队。

奥斯曼人用隆隆的炮声打破了这欢乐的气氛,俄国人显然还没适应开花弹的威力,时常有人不知所措地被弹片击中倒在地上。

“白痴!趴下!”

老中尉大喊着,曾经参加过反法战争的他见识过各种残酷的战争兵器,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奥斯曼炮兵的威力几乎要赶上法国人了。

奥斯曼炮兵的目标并不是他们,而是后方的俄国炮兵,至少奥斯曼人的阿姆斯特朗火炮第一目标是反制敌方火炮。

炮兵阵地被直接命中,这对于俄军炮兵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打击,此前他们在火力上都是单方面地吊打奥斯曼炮兵。

即便偶尔互有伤亡,也是建立在双方抵近射击的前提下。

尤其是在之前的试射中,俄军炮兵已经调高了射击角度,并且尽可能多地填装火药,可弹着点依然距离对方的炮兵阵地有上百米的距离。

所以俄军炮兵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又是和平时一样的战斗,只要按部就班地装填、射击就可以了。

起初俄国人还以为是风向和运气的问题,然而很快第二轮炮击到了,这一次虽然没有命中炮兵阵地,但是他们却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奥斯曼军队的火炮远优于他们的火炮,实际上英国人派来的陆军顾问是一名火炮专家,他很清楚俄国人的极限在哪里。

为了发挥阿姆斯特朗炮的最大威力,所以才将奥斯曼帝国的炮兵部署在这样靠前的位置,而非是最大安全距离。

(本章完)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4_94083/c2314963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