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挪威的森林 > 第四章 奇特的邂逅(中)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四章奇特的邂逅(中)(本章免费)

    像杂志、星期天、跳跃等等。再来卖得成绩还算不错的就是  周刊。反正几乎都是杂志就是了。文库本也卖了一些,但并不算多。只有推  理的啦、时代的啦、风俗等等才卖得出去。再来就是实用书了。好比说围棋  秘法啦、盆栽栽法啦、结婚典礼演说法啦,还有你非知道不可的性生活啦、  戒菸妙方等等。我们店里连文具都卖哩!就只在柜台旁边摆些原子笔、铅笔、  笔记本什么的。既不卖战争与和平,也不卖性的人类,或是裸麦田。  这就是小林书店。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你羡慕吗?”

    “你说的种种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眼前。”

    “嗯!就是这种店嘛!附近的邻居会来买书,我们也会代人送书,生意  也一直很不错,是足够养活一家四口的了。既不曾举债,也送两个女儿上了  大学。可是就只有这样!除此之外,我们再没有余力做别的事。所以说,根  本就不该让我念那所高中嘛!那真是自找麻烦。

    一到要捐钱的时候,父母亲就唠叨个没完,和班上同学出去玩也一样,  总是担心待会若是到高级餐厅吃饭的话,钱会不会不够。这种日子实在不是  人过的。你家里很有钱吗?”

    “我家?我家只是非常普通的薪水阶级。既不算什么有钱人,也不算太  穷。送小孩子到东京上私立大学是很辛苦没错,不过幸好也只有我这么一个  小孩,还不成问题。家里寄来的钱并不算多,所以我需要打工贴补。很普通  的家庭嘛!有个小院子,有辆丰田可乐娜。”

    “你打的是什么工呀?”

    “每星期在新宿的唱片行上三天的夜班,蛮轻松的。只要坐在那儿看店  就得了。”

    “哦!”阿绿说。“我一直以为你没有钱的烦恼呢!看起来不像。”

    “我是从来也没有烦过呀!只是不算顶有钱而已,和大多数人一样。”

    “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有钱人!”一面将两手摊在膝上,她一面  说道。“问题在这里。”

    “从此之后就没法再适应另一种生活了。”

    “喂!你知道当个有钱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

    “不知道!”

    “就是你可以说我没钱三个字。比如说我邀同学一起去干嘛的,她可以  说:“不行!我现在没钱。”换作是我的话,我可不能这么说了。因为如果我  说:我现在没钱。那就是真的没钱,很惨吧?这道理就好比一个美人说:  我今天很难看,不想出门。一样,如果你是个丑八怪,说这话一定会被  嘲笑的。我当时过的就是这种日子。到去年为止,整整六年。”

    “以后你就会忘了。”我说。

    “忘得愈快愈好!自从上了大学,我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呢!因为每个人  都很普通。”

    她咧嘴笑了一笑,又用手去撩她的短发。

    “你在打什么工呀?”

    “写地图的解说。你知道的,买地图的时候不是会附上一本小册子吗?  上头有街道名称啦、人口啦、风景区什么的,还印了很多别的,比如说这儿  有徒步旅行路线啦、有这种传说啦、开这种花啦、有这种鸟之类的。我就是  负责写这些东西,这真的很简单,一下子就好了。只要到日比谷图书馆花上  一天的时间查资料,便足够写一本了。你只要抓住一点诀窍,做起来就不难。”

    “什么样的诀窍?”

    “也就是说,你只要添加一些别人没写过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么一来,  地图公司的人便会觉得你会写文章。他们会对你非常佩服,把工作全交给你!  你不必做得太好,一点点就行了,比如说,为了建水坝,这儿曾淹没了一个  村镇,但候鸟仍记得这个村镇,只要季节一到,人们便看得到一群鸟在湖上  徘徊不去的情景。你这么加油添醋的话,他们都会很喜欢的,你看嘛!这不  是又有气氛又有雅趣吗?一般打工的人不会这么做的。我写那些稿子还赚了  不少钱咧!”

    “可是这种资料好找吗?”

    “嗯……”阿绿微微倾着头。“只要想找就找得到。真找不到的话就酌情  创作一下嘛!”

    “原来如此。”我佩服之至。

    阿绿也想听听宿舍的事,我便照例把国旗啦、“突击队”的收音机体操  之类的笑话说给她听。阿绿听过“突击队”的笑话之后也大笑不止,看来“突  击队”似乎真能让所有的人快乐起来!阿绿觉得很有意思,说是无论如何要  到宿舍去看看。我告诉她,看过就没意思了。

    “没什么啦!只是有几百个男生躲在稍嫌脏乱的房间里喝酒、手淫,如  此而已。”

    “你也做同样的事吗?”

    “没有人不做的。”我解释道。“就跟女孩有月经一样,是男人都要手淫  的。大家都做,没有人不做。”

    “有女朋友的人也做吗?我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有性伴侣的人也做吗?”

    “这不相干的。我隔壁一个庆应大学的学生在每次约会之前都要手淫。  他说这样反而比较不会紧张。”

    “我不大懂这些,因为念的一直是女校。”

    “而且妇女杂志的附录里头又没交代,是不?”

    “是呀!”阿绿笑道。“对了,这个星期天你有空吗?有没有约会呀?”

    “每个星期天我都有空啊!不过晚上六点钟要打工就是了。”

    “要不要到我家来玩?到小林书店来,店是不开,但我得留到傍晚,怕  会有什么重要的电话进来。喂!你要不要和我一块儿吃午饭呀?我烧给你  吃。”

    “不胜感激!”我说。

    阿绿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小片纸,仔细地在上头画了到她家的地图。跟  着又拿出红原子笔来,在她家的位置上打上一个大叉。

    “很容易找的,因为有个小林书店的大招牌。十二点左右到好吗?  我会先烧好饭等你。”

    道过谢后,我将地图放进口袋里。然后告诉她,我该回学校去上德文  课了。阿绿则在四谷搭电车,说是还要去个地方。

    星期天早上,我九点起床。刮过胡子,洗了衣服,我拿到屋顶上去晒。  天气很好,颇有初秋的味道。一对对蜻蜓在院子里飞来飞去,附近的小孩子  拿着捕虫网到处追着跑。这是个无风的日子,国旗无精打采地俯垂着。我穿  上烫得十分平整的衬衫,走出宿舍,到都电的车站去搭车。星期天的学生街  彷佛一座死城似的杳无人影,大部分的店家都不做生意。街上只要有些微的  声响,听起来便异常清晰。女孩子们脚蹬木跟鞋咯哒咯哒地穿过柏油路。都  电的车库旁,四、五个小孩子将空罐子排成一列,拿石子扔着玩。后来我在  一家花店买了一束水仙花。秋天买水仙花是有些奇怪,但我从以前开始就一  直很喜欢水仙花了。

    星期天早上的都电只坐了三个结伴出门的老婆婆。我一上去,老婆婆  们便一会儿盯着我,一会儿盯着我手上的花。其中一个还边盯着我边露出笑  容,我也跟着笑了。然后,我在最后一排坐下,远眺着飞掠过车窗外的旧屋  景致。电车紧沿着屋檐奔驰。有一户人家在晒衣杆上放了十个蕃茄盆栽,一  只大黑猫在旁边作日光浴。我还看到小孩子在院子里吹泡泡玩。

    耳边也传来了石田亚由美怀念老歌的旋律。甚至还闻得到咖哩的香味。  电车飞快地穿梭在这个亲切感十足的小市区里。途中还上来了好几个乘客。  而原来的三个老婆婆仍然凑在一起,聊得正自起劲,没有一丝倦容。

    在大冢车站附近,我下了电车,按照阿绿画的地图,走到一条并不顶  热闹的大街上。街道两旁的商店看上去冷冷清清地,建物老旧不堪,里头也  不甚明亮。有的甚至连招牌上的字都已模糊难辨。从建物的老旧和样式看来,  这一带在战时似乎并不曾遭到轰炸,因此从前的街景便一直保留到今天,他  们当然也曾作过某种程度的改建,因为每一幢建都有增建和补修的痕迹。但  这样一来,反而此纯粹的老房子还要来得脏乱。

    大多数的人受不了车多、噪音、空气坏、高房租,就搬到郊区去了。  留下来的尽是一些住廉价公寓和社区住宅的,或是不好迁移的商店啦、打算  一辈子老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等等这条大街看上去就给人这种感觉,而且由  于车子排出大量的废气,街上彷佛罩着一层薄雾似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迷蒙、  肮脏。

    在这条大街上走了好一会儿,这才在转角的加油站往右一拐,呈现在  眼前的是一条小商店街,“小林书店”的招牌就立在中间。这的确不是一家  大书店,但并不像阿绿所描述的那么小。是极其普通的市区中一家极其普通  的书店。跟我在小时候总等不及到发行日就跑去买少年杂志看的那种书店差  不多。立在小林书店门口,我突然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不管走到  哪儿,你都看得到这种书店。

    书店铁门紧闭,门上写着“周刊文春,每周四发行”的字样。虽然还  有十五分钟才到十二点,但我不想捧着水仙花在街上乱逛打发时间,所以就  按了铁门旁的门铃,然后略略后退二、三步,等候应门。等了十五秒钟,没  有反应。正在犹豫要不要再按时,上头有人喀啦喀啦地拉开了窗子。抬头一  看,原来是阿绿从窗口探出头来,对着我招手。

    “打开铁门进来呀!”她叫道。

    “我来早了,没关系吗?”我也回叫。

    “有什么关系?上来二楼吧!我现在走不开。”跟着又喀啦喀啦地拉上窗  子。

    我大剌剌地将铁门拉开约一公尺左右。弓着身子进入店内后,又把铁  门拉下。

    店内一片漆黑,我撞上了用绳子困好放在地上准备退还的杂志,差点  没跌一跤,好不容易走到里侧,摸黑脱了鞋子,踏上地板。屋里仍旧微黑。  一上去,便是一个小客厅,里头摆着一组沙发。一道彷佛从前的波兰电影一  般的黯澹的光射进这小小的空间里。而左手边则是一个小仓库,厕所也在那  边。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右手边的陡梯,到了二楼。二楼比一楼明亮得多,我  这才松了口气。

    “喂!这儿啦!”阿绿的声音不知从哪儿传了过来。从楼梯一上来,右手  边就是餐厅,厨房则在里侧。屋子虽很老旧,但厨房似乎是最近才改建的,  流理台、水龙头和碗柜都相当新。阿绿就在那儿准备午饭。锅子里正呼噜呼  噜地煮着东西,此外还有烤鱼的味道。

    “冰箱里有啤酒,你就坐那儿喝嘛!”阿绿飞快地看我一眼,跟着说道。  我便从冰箱里拿出罐装啤酒,坐在桌旁喝了起来。啤酒相当冰凉,彷佛已经  放进冰箱冰了半年似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小的白色菸灰缸、报纸、酱油杓  子、便条纸和原子笔等。便条纸上写着电话号码和一些买过东西的计算数字。

    “大概再过十分钟就好了,你就在那儿等着好吗?可以等吗?”

    “当然可以罗!”我说。

    “饿一点也好。量蛮多的。”

    我一面啜着冰啤酒,一面盯着正在专心烧饭的阿绿的背影。她的动作  十分灵活,在一段时间内居然同时进行四道做菜手续。一会儿尝尝汤的味道,  一会儿在砧板上切东西;这才刚从冰箱里拿出东西装在盘子里,却又洗起用  过的锅子来了。从背后看来,她的这些动作让人联想起印度的打击乐器演奏  家。才刚打过那边的钟,便又叩击这边的木板,跟着又敲起水牛骨来了。每  个动作都相当漂亮、灵活、有整体感。我一面看着,一面暗自佩服。

    “有没有我帮得上忙的?”我出声道。

    “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一个人做了。”说罢,阿绿对我微微一笑。她今天  穿着一条牛仔裤,上身是一件蓝色t恤。t恤的背上印着一个苹果牌唱片的  大苹果商标。从背后看来,她的腰细得令人吃惊。彷佛曾经因为某种缘故,  让纤腰壮实的那一段成长过程给漏掉似的,那腰真细得紧。也因此,比起一  般女孩穿牛仔裤的苗条模样,阿绿穿起来反而给人一种中性的感觉,亮光从  厨房的水池子上方的窗口流进来,使得阿绿身子的轮廓更添上一层朦胧。

    “我自己就从不曾做过像这样的一顿大餐哩!”我说。

    “这算什么大餐嘛!”阿绿背对着我说。“我昨天太忙,没时间去买菜,  只就着冰箱里现有的东西凑着做而已。所以呀,你千万别客气。真的!而且  我们家喜欢请客。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一家族的人基本上都很喜欢请客。  喜欢得要命哩!倒不是说我们家的人与众不同,特别的亲切;也不是想藉此  赢得大家的好评,反正只要有客人来,就一定非请不可。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全家人刚巧都是这种个性。像我父亲自己几乎是滴酒不沾,可是我们家里放  了好多酒,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为了请客嘛!所以啤酒尽管喝好了,别客  气!”

    “谢谢!”我说。

    这时,我突然想起放在楼下的水仙花。记得刚才脱鞋的时候就顺手搁  在一旁了。我于是又下楼将躺在一片微之中的水仙花拿上来。阿绿从碗柜中  拿出一个瘦长的玻璃瓶,把水仙花放进去。

    “我最喜欢水仙花了。”阿绿说道。“上高中时有一回参加文化祭,我还  唱了七朵水仙呢!你听过吗?七朵水仙?”

    “当然听过呀!”

    “从前在民歌俱乐部时唱过的。还弹吉他伴奏呢!”

    说着,她便一面哼着“七朵水仙”,一面把菜倒进盘子里去。

    阿绿的菜远比我想像的要丰盛得多了。醋渍竹荚鱼、厚片蛋皮、一个  自己做的鱼西京渍、再加上煮茄子、菜汤、玉蕈饭,饭上头还遍撒了芝麻和  黄萝卜干。

    完全是关西式的清淡口味。

    “真好吃!”我佩服极了。

    “渡边,老实说你有点意外吧?看起来并不怎么样?对不?”

    “可以这么说。”我实话实说。

    “你是关西人,应该蛮喜欢清淡的口味吧?”

    “为了我才特别做的呀?”

    “才不呢!再怎么样,我也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呀!是因为我们一直吃的  就是这种口味啦!”

    “你父亲或母亲是关西人吗?”

    “不是,我父亲是东京人,母亲是福岛人。我们家族里没有一个关西人。  都是东京和北关东一带的。”

    “你这么说我就不懂了。”我说。“那你怎么会做这么有模有样又正统的  关西菜呢?有人教你的?”

    “唉!说来话长罗!”她咬了口蛋皮。跟着说道:“我母亲非常厌恶做家  事,凡是叫家事的,她一概不做,也几乎不烧饭吃。而且我们又是做生意的,  一忙起来就随便吃,今天从外头叫菜进来吃,明天到肉店去买现成的炸肉饼  吃。从小我就非常不喜欢这样,但不喜欢归不喜欢,我还是无可奈何。所以  只好一次做三天份的咖哩放着每天吃了,直到有一天,那时我念初中三年级  吧?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做菜吃,我于是到新宿的纪伊国屋去把最高级料  理的烹饪书给买了回来,一字不差地完全照着做。包括选砧板、磨菜刀、杀  鱼、削木鱼等等所有的一切。因为写书的人是关西人,所以我的菜也全都是  关西菜了。”

    “那今天做的这些菜,都是从书上学来的?”我惊道。

    “后来我存钱,去吃了几次正统的怀石料理,就把味道给记住了。我的  直觉很灵的。尽管没什么逻辑概念。”

    “你真的很行呢!无师自通。”

    “当时很苦哩!”阿绿叹道。“因为家里的人对做菜是既不了解也不关心。  根本不给钱买一把好菜刀或是锅子什么的,说是现有的就很不错了。开什么  玩笑嘛!那种又薄又钝的刀子能杀鱼吗?我这么一说,他们又答说那就别  杀嘛!我有什么办法?只好赶紧存钱买利刀、锅子、杓子了。喂!你相信  吗?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会拼死命一点一滴地存钱买杓子、磨刀石、锅子。  而我身边的朋友有了钱就可以去买漂亮的衣服、鞋子什么的。很可怜吧?”

    一面喝汤,我一面点头。

    “高一的时候,我好想要有一个煎蛋锅。就是那种细细长长、可以做蛋  皮的铜锅。结果我便拿原本打算用来买胸罩的钱买了锅子。可真够惨的,害  得我连续三个月都戴同一个胸罩哩!你相信吗?晚上洗一洗,然后拚命地弄  干它,早上再戴出门去。没干的话可真是可怜哪!这世上再没有比戴一件还  有些冷的胸罩更可怜的了。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呢!而且想起来都是为了那个  锅子。”

    “说的也是。”我笑道。

    “所以当我母亲过世时,我还真松了口气!虽然这么说很对不起她,可  是从此以后,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现在我做菜的  道具可说是一应俱全!因为我父亲从不过问家里的支出状况。”

    “你母亲什么时候过世的?”

    “两年前。”她简短地答道。“是瘤。脑瘤。住院住了一年半,吃足了苦  头,后来整个人变得傻傻的,只靠药物维持生命,但仍旧没死,最后几乎可  说是安乐死哩!该怎么说呀!

    那算是死得很惨吧!她本人痛苦,大家也跟着累得要死,家里也用尽  所有的积蓄。打一次针要两万块钱,又要帮忙照料这个那个的。我也因为照  顾她,没办法好好看书,才当了重考生,三波四折的。而且……”她欲言又  止,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越说越难过了。怎么会说到这儿来的?”

    “从胸罩开始说起的吧!”我说。

    “喂!蛋皮呀!你可得吃唷!”阿绿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把自己的一份吃下后,肚子就很撑了。阿绿吃的没有我多。她说一  边做菜,自己也一边跟着饱了起来。吃过饭,她收了碗筷,擦了桌子,不知  从哪儿拿来一包万宝路,用火柴点了一根抽。然后又将插着水仙花的玻璃瓶  捧在手上,端详了好一会儿。

    “插在这儿好看吧!”阿绿说道。“好像不需要再移到花瓶里去了。这样  看起来,会让人有种错觉,以为是才刚从河边摘了水仙回来,顺手就插在玻  璃瓶里呢!”

    “是从大冢车站前的河边摘来的。”我说。

    阿绿咯咯地笑了起来。“你真是个怪人呀!可以板着脸开玩笑。”

    阿绿托着腮,将抽剩的半支菸倏地丢进菸灰缸,然后用力地将它捻熄。  被烟给薰了似的,她揉了揉眼睛。

    “女孩子捻菸的动作要更高雅才是呀!”我说。“你那样像个樵妇。不要  强去捻熄它,要从旁边慢慢地捻。这样才不会弄得脏兮兮的。像你那样就太  难看了。还有,无论如何,烟不能从鼻子出来。另外,一般女孩子和男人一  块儿吃饭时,大概也不会聊什么三个月都穿同一件胸罩的事吧!”

    “我是樵妇呀!”阿绿搔搔鼻子说道。“再怎么样也高尚不起来。有时候  会故意开开玩笑装模作样的,可是骨子里就是学不来。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万宝路也不是女孩子抽的菸。”

    “那有什么要紧?反正不管什么牌子都一样不好抽嘛!”她说。跟着就将  万宝路的红色硬纸盒端在手上转着玩。“我上个月才开始抽的。其实我也并  不是真想抽,只是突然想试试看而已。”

    “为什么会突然想试?”

    阿绿将摆在桌上的两只手掌交叉握着,沈吟了一会儿。“反正就是想试  嘛!你不抽吗?”

    “六月时戒掉了。”

    “为什么?”

    “太麻烦了。到了半夜没菸抽的话很痛苦,所以才戒的。我不喜欢被任  何东西牵制住。”

    “你的个性一定相当严谨罗!”

    “或许吧!”我说。“所以人缘大概就好不起来了。从以前就是这样。”

    “那是因为你看起来也不像挺在乎人缘好不好的呀!所以有一种人日子  会过得不快乐。”她托着腮,低声说道。“可是我很喜欢跟你说话耶。因为你  说话的方式很特别。比如说我不喜欢被任何东西牵制住”。

    我帮阿绿洗碗盘。我站在她身旁,用毛巾擦干她洗过的碗盘,放在流  理台上。

    “你们家的人今天都上哪儿去了?”我问道。

    “我母亲现在在坟墓里头。两年前死的。”

    “刚刚已经听说过了。”

    “姐姐出去和未婚夫约会了。好像是开车出去兜风吧!她未婚夫在一家  汽车公司上班,所以非常喜欢车子,我并不怎么喜欢。”

    接着阿绿就沈默下来,静静地洗盘子,我也静静地擦。

    “再来是我父亲啦!”过了一会儿,阿绿说道。

    “对!”

    “我父亲去年六月到乌拉圭去了,一直都没回来。”

    “乌拉圭?”我惊道。“为什么要到乌拉圭去?”

    “他想移民到乌拉圭去呀!很可笑吧?当兵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在乌拉圭  开农场,问他要不要去,他就一个人搭飞机去了。我们拚命劝他不要去,跟  他说:去那种地方既没事做,语言又不通,何况你连东京以外的地方都难  得去一次但还是没用。我母亲的死大概对他打击太大,他甚至活得有点意  兴阑珊哩!他就是这么爱我母亲。真的唷!”

    我无词以对,只张着嘴巴盯着阿绿。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063/c40787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