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白云飘飘 > 第十三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三章

    中午放学回到家后,父母先问老师咋处置他了,云如实相告后,父母紧张的神情才缓和起来。母亲还告诉云:猴治军的外奶奶来家里把云在她女婿家两天的生活费和回家的车费要去了  。总共要了28块钱。生活费20块,车费8块。还说要家里好好管教他,不要再去招到(教唆)他们军军干坏事了。云听后没敢言喘,心里却骂道:烂驴日的猴治军!还有他那个老骚货外奶奶,都他妈不是东西!城里人他妈就是坏!亏他爹还叫他几声姨爹了呢!

    学期末,学校斜对面的老枣园街上新开了一家小书店,里边多是一些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等港台武侠小说家写的武侠小说,只有数量很少的童话书或者很破旧的小说、杂志,都是旧书,租一本,一天两毛钱。不少不爱学习的男同学都爱光顾。云也是那儿的常客。

    甄老师的确不在乎云了,云也时不时地因为迟到,自动逃课了。

    每次逃课之后,如果遇上同伴,他们就在学校西面围墙上拿碳碴子、粉笔或从墙上揭一块白灰写一些骂老师的话。他们写的那些话都很脏,可能在学校那一次组织师生砍伐围墙边的树木时,各班老师们都发现了,不过没见哪个老师因此而发火。

    多数时候,云都只能一个人忍受孤独和恐惧。有时候,他就会去书店里租一本书看,以此消磨时光。

    云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小说、杂志,甚至他还不经意间喜欢上了席慕容和北岛的诗歌。虽然他对某些大家的现代诗歌还不太了解,看不出其中蕴涵的意境,但他既喜欢那种韵律美。当然,对于其中有些简单易懂、且韵味十足的诗歌,他还是犹如醍醐灌顶,越看越喜欢。

    每当他躲在稻田里的垡子行子里,如饥似渴地欣赏书中流露出的自由、奔放、优美、感人的语句时;每当他躺在干爽的稻草铺上,沐浴着冬日珍贵、和暖的阳光时;他就会很享受地浮想联翩。这些自由的日子也让他的文学功底大有长进。他一度乐此不疲,甚至盼着早早中考,早早结束这种逃亡般的学习生涯,自由自在地生活一辈子。那个时候,思想单纯的他甚至还憧憬着如果有可能,他也会像那个书店老板一样开一个书店,看一辈子书,那该多好啊!

    自由啊,自由!寂寞啊,寂寞!

    每当他枕着书包,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看着田地里自由流浪的猫儿、狗儿,他就想:人为什么不能像这些飞禽走兽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呢?人类为什么要无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个藩篱之中?地球真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吗?我们不能随便徜徉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原因何在?……我们辛辛苦苦用十几年学英语,还边学边忘,还不如放我们出去英国待上三年,记忆深刻。人生太短暂,用来创造财富的时间越来越少,全部用在学习上了。想着想着,他就会禁不住热泪盈眶。内心的强烈激动让他不由地坐起来,掏出日记本……

    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会如期来临。

    那个年月,全中国都在流行一句激情四射的广告语“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个别有文艺天赋的男生、女生就成了每次联欢会上的绝对主角。他们提着双卡收录机,学着港台流行歌手的样子,在头上箍了红绸子,跳霹雳、太空、大唱流行歌曲。他们也是青春勃发的学生们的绝对偶像。不论他们文化课学得咋样,在同学们的眼中,他们是校园里最抢眼的明星。

    每次联欢会,学校都在院子里搭一个临时舞台。随着高音喇叭里疯狂的舞曲响起,常引得附近村民驻足围观,气氛之热烈不亚于现在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型歌舞联欢会“同一首歌”。每当这个时候,辛劳了一年的师生和家长才感到了人生原来是如此美好,纷纷流露出热情洋溢的笑脸。

    那些拥有双卡收录机的同学多数家境良好。像云这样的贫困学生只有在兴奋、激动之余流露出一些自卑与艳羡。

    很快,期终考试如期来临。云的各科成绩除语文、历史、地理外皆考得一塌糊涂。看来他的寒假生活不会有多少快乐可言了。

    一九九零年岁末,有一个名字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她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善良者的心。她就是“刘慧芳”——改编自“痞子作家”王朔小说《刘惠芳》的电视剧《渴望》的女主角。二十年过去了,当年《渴望》热播时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此外,童心未泯的云还和弟妹们争抢着看日本科幻动画大片《恐龙特级克赛号》。

    那时候,虽然家里还是一台12英寸的友谊牌黑白电视机,但云和弟妹们一样看得很动情。以至于那时候孩子们玩耍时,动不动就是“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三级,放!”、“克赛,前来拜访!”、“时间暂停”这些经典台词。

    开学了。初三第二学期在紧张有序中一天天度过。

    就在这个时候,祖父忍受不了大伯、大妈两口子的冷漠,托祖母接生时认识的天昊(后叙)的祖父,在枣园乡碳素厂找了个看大门的活计,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块钱。

    每次家里吃肉,母亲就指派云去碳素厂给祖父送一铝饭盒肉饭;大伯、大妈就趁每个星期天,慧慧姐、小松哥高中放学回来改善生活时,派他们去碳素厂给祖父送饭。两家大人的用意很明确——祖父有收入了,自己的孩子们念书都需要祖父的资助。

    阳春三月,万物萌动,孕育着春的希望,秋的收获。作为一个劣等生,云在初中三年里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光彩,是屈辱,还是泪水,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四月,村里村外的桃花、杏花、梨花、李子花盛开的季节。它们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像一个个百媚千娇的少女,在明媚的春光中开怀大笑。塞北江南,处处莺歌燕语、蜂飞蝶舞、让人为之心旌摇荡、春情勃发。柳树枝条在和煦的春风的扮弄下,柔顺如少女飘逸的秀发。柳条上面缀满了鹅黄、嫩绿的碎芽。柳花溢蜜,常引得馋嘴的孩童攀爬折取,像蜂蝶一样吮咂。也有心灵手巧者,折取无节痂的柳条,拧几转后,抽掉柳茎,截取长短不一的一段,拿小刀或指甲刮(掐)去一端约半公分的皮,口中念念有词道:“蜜,蜜,你给我响,我给你杀猪,我给你宰羊……”,然后像吹鼓手一样拿舌头弹(dan)几下,舔一舔,鼓起腮帮子使劲一吹,柳笛(蜜蜜子)就发出欢快悦耳的声响。柳笛,粗细长短不一,粗长如箫笛的还模仿着拿剪刀剜了发音孔,音调或高亢、或低沉、或尖利,和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演奏出一曲欢快悦耳的春的序曲。和廊檐下的乳燕、田野里的百灵鸟一样,孩子们也是春季最欢快的小天使。他们吹着柳笛,迈着轻盈欢快的步伐,走向学校,回到家里,走向田间地头,走向他们自由、广阔的天地。

    田野里,小麦已经明沟。玉米、苏子、蚕豆、黄豆等作物已经点播完毕。一行行、一片片嫩绿的麦苗儿,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稻田里,勤劳的农人已经挖好了育秧池子,只待每年四月二十几号跃进渠放水后,撒种育秧。沟渠边、田埂上、到处是小草鹅黄、嫩绿的身影。天地间,一切幼小的生命仿佛都在焦急地等待头灌,或上天有眼,给它们来个痛快的淋浴。低洼的巷道里、河拜上、小道边、大路旁,到处是返潮后绵软、湿漉漉的迹象。排水沟渠里已经渗出绿油油、清澈见底的地下水。二、三月份那些风沙漫天、阴冷干燥的恶劣天气一去不返。人们都已经脱下厚重的棉衣、棉裤,换上了清爽舒适的绒衣、绒裤。

    人间最美四月天。

    虽然那时校园里,到处传唱着台湾青春偶像组合“小虎队”青春、欢快的歌声,但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日子还是在紧张、繁忙地测验和模拟考试中一天天度过。

    一转眼,决定每个初三学生命运的中考,虎视眈眈地来临了。

    七月。火热的夏季。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金灿灿的麦浪随风起伏,等待收割。绿油油的玉米已经高过麦浪一头,在夏季热呼呼的风中摇曳。碧绿的水稻已经扬花,准备灌浆……

    一片丰收在望的好年景。

    云所在的初三四班一共四十多个同学。三分之一点几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被批准考高中,为学校争升学率。其中包括三姨奶奶的八儿子——赖八大大和云初一时的女同桌郝柳碧等人。三分之零点几的复读生和成绩拔尖的学生自己决定考中专,提前就业,为学校争名誉。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劣等生和有城市户口的学生,前者被迫考根本没希望考上的试题难度很大的中专,用老师、家长和自己的话说就是“瞎猫碰上个死老鼠——瞎撞”;后者利用“牛b户口”可以不考英语,考技校,从而提前就业,或是升学无望后,通过参军,达到就业。这其中云就属于前者,班主任甄老师的外甥——江海就是后者中考上技校的。其父在c处上班的李大头就是通过参军、复原以后,通过内部招工,到c处工作的。剩下的三分之零点几的学生只有提前滚蛋。因为他们模拟考试不过关,连个初中毕业证都拿不上。这其中就包括云的铁哥们——老鼠子。

    当时的宁安河北片,中专考点设在永兴镇太平村中心完小,高中考点设在永兴镇上的关帝中学。因为要连考三天,每个考生都想办法找临时住所。

    父亲领着云去了他老家永兴镇白营村,把云安置在他的堂兄家里。这位堂伯是祖父的二弟的长子,当时家境不太好,但为人却很厚道,不是嫌贫爱富之辈。虽然两家相距甚远,没有什么大事也不常来往,但堂伯与父亲却很投脾气,关系不错。大妈也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娘家在云所在的韩庄三队(田台)。她对云招待得也很好。

    堂伯家有个栽植两年的苹果园,因为树冠都还不大,行子里套种着西瓜。其时正值西瓜上市,生生哥就每天都带云去园子里摘西瓜吃。这位生生哥其实是堂伯的亲外甥。他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又因为某些事坐牢去了,这位好心的堂伯就担负起了照顾亲外甥的责任。生生哥学习不好,干活却有鼻子有眼,堂伯后来给他成了家,分开另过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834/c422504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